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br />A.所有变量都相同<br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br />C.实验变量相同<br />D.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对照实验所起的作用是对比,探究的是一种条件(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称为控制变量。通过控制变量,得出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因此,除了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变量应当保持相同。<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br />A.扔进垃圾桶<br />B.放回阴暗潮湿的自然环境中<br />C.随手扔掉<br />D.用作鱼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蚯蚓能够使土壤疏松肥沃,同时能够分解生活垃圾,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在实验过后将它们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br />B.假设是一种对结果的猜测<br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br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假设的概念。在科学探究中,假设的提出应该有一定的依据,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着问题来提出,是对实验结果的一种猜测。它可以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并且它不一定与实验结果一致。<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鹰低叫大雨将到”“样子低飞要落雨”通过这些动物的行为变化,形象反应了大气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应用了( )<br />A.观察法<br />B.调查法<br />C.实验法<br />D.比较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这些谚语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听、看等途径观察得出的生活经验或规律,因此运用的是观察法。<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调查全国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下列选取的样本中,误差最小的是( )<br />A.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某中学<br />B.东部沿海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的某中学 <br />C.城市和乡村的某中学<br />D.以上各处都要有样本,去平均值</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题目中,要调查的范围是全国,范围很大,因此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由于全国各地差异性大,因此各地都应该有样本<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r />B.作出假设应有一定依据,不能臆断<br />C.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也可不同<br />D.探究实验时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均应相同,以遵循变量惟一原则;探究实验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如不同的浓度梯度。<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br />A.相同<br />B.不同<br />C.相似<br />D.随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探究的是一种条件(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称为控制变量。通过控制变量,得出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因此,除了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变量应当保持相同。<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甲同学提出可以涂上防晒霜防止皮肤被晒伤;而乙同学对防晒霜的功能提出的质疑,认为没有效果。因此,几位同学准备利用这次户外活动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他是否有效。设计方案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学生 </p></td><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p></td></tr><tr><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脸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p></td></tr><tr><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一天在脸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脸的灼伤程度。</p></td></tr><tr><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丙</p></td><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在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p></td></tr><tr><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丁</p></td><td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在另一同学的两只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另一同学手背的灼伤程度</p></td></tr></table><p>你认为4人种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br />A.甲<br />B.乙<br />C.丙<br />D.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在于对照实验的设置。根据题目,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涂防晒霜,因此,除了该变量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相同。甲的方案中,手与脸上的皮肤颜色不一致;乙方案中,在第一天脸有可能被晒黑了,影响实验结果;丙方案两只手的皮肤颜色基本一致,所处的环境一致,因此正确;丁方案中。不同人的肤色不同,抵抗阳光的能力也不同。<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 )<br />A.评价数据的可靠性<br />B.与人交流和合作<br />C.进行必要的推理和判断<br />D.以上均需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生物学的研究中,需要评价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必要的推理和判断,及与人交流合作,因此本题应该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这一实验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作用是( )<br />A.起并列作用<br />B.没什么作用<br />C.起对照作用<br />D.起说明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科学探究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所起的作用是对比,探究的是一种条件(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称为控制变量。通过控制变量,得出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r />A.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试<br />B.在测量灌丛的湿度时,把温度计放在地上<br />C.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量温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br />D.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题目,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植物的有无,因此选择的地点应该含两个,一个的有植物,另一个没有植物。在同一个地点进行测量的时候,应该分多次测量,去平均值,以减少误差。测量湿度应该使用湿度计,而不是温度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br />A.土壤的湿度<br />B.温度<br />C.土壤的湿度和光照<br />D.光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变量的确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研究的是光这个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为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疹)也没有患病,学生丙(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br />A.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br />B.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br />C.学生乙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br />D.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学生甲乙丙形成相互对照。甲与乙形成对照,得出有接种过疫苗与换过丙的人没患病;乙与丙得出患过病的人不会得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 )<br />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r />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r />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再用纸板盖住有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 ,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r />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的实验变量为水分,因此,除了水份不同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一致。A项中,一侧有土壤另一侧没有,不符合要求;B项正确;C项一侧有盖纸板,另一侧没有,光会对其造成无关影响;D项的鼠妇数目少,误差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花盆</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阳光</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向阳</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暗室</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0℃</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r></table><p><br />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r />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br />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br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题目,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阳光,因此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致。而在本实验中,甲放置在20℃的环境中,乙放置在30℃的环境中,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小组探究“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一个什么科学的变量:( )<br />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br />B.不同的水质<br />C.不同的饵料<br />D.不同的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为水质,因此得设置不同的水质条件。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目的是为了起   作用。</p></div></div>
<div><p>【答案】对比<br />【解析】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变量是设计实验方案中必须处理好的关键因素。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通过控制变量,得出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制定计划→   →    →表达和交流。</p></div></div>
<div><p>【答案】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得出结论<br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一致。</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在进行探究活动时,作出假设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作出可能的猜测,不一定与实验结果一致;水、温度、时间可能是实验的变量,但实验变量只能有一个,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于该实验变量所引起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实验:<br />步骤:(1)内,左侧放潮湿土壤。盘上盖不透光纸板;右侧放干燥土壤(土壤除含水量不同外,其他性质与左侧相同),盘上盖玻璃板。(2)将2只鼠妇分别放入铁盘左右两侧中央处。(3)观察:一会儿2只鼠妇均集中于左侧。(4)结论:鼠妇既喜欢黑暗的环境,也喜欢潮湿环境。<br />请回答:<br />(1)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br />(2)若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br />①   ;②   ;③   。<br />(3)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怎样处理?</p></div></div>
<div><p>【答案】<br />(1)</p><p>不合理</p><p><br />(2)若证明“鼠妇喜欢黑暗环境”,则左右两侧应都放潮湿土壤;若证明“鼠妇喜欢潮湿环境”,则左右两侧应都盖不透光纸板;实验鼠妇的数量应当多些,如10只或20只。<br />(3)</p><p>将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p><p><br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在一个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但题目(1)步骤中同时出现了水分、光两个变量。若证明“鼠妇喜欢黑暗环境”,则左右两侧应都放潮湿土壤;若证明“鼠妇喜欢潮湿环境”,则左右两侧应都盖不透光纸板;另外,为了减少误差应该是使用更多的鼠妇。在实验完成后,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将它们放回到适合生存的大自然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据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的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食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br />(1)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正确或错误)<br />(2)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br />(3)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p></div></div>
<div><p>【答案】<br />(1)错误<br />(2)乙<br />(3)</p><p>作出假设</p><p><br />【解析】探究实验有六个步骤: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题目中甲属于作出假设;作出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合,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步骤乙采用了两组老鼠,一只用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喂食,一只用正常食物喂食,是对照实验。</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