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7:15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七章第三节 绿化 我们共同的行动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br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r />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r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植树造林不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树木可以起到其他作用,树木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植物能净化空气.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我国植物种类很少<br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br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br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我国植物种类很多,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对保护环境起根本作用的措施是(  )<br />A.禁止打鸟<br />B.植树造林<br />C.禁施农药<br />D.保护农田</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的是(  )<br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br />B.使用再生纸自制贺卡<br />C.开山、围湖种粮食<br />D.在农村推广清洁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的使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使用再生纸自制贺卡,能够保护树木,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煤、柴火等传统燃料可保护环境,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行为。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br />B.荒漠中植被稀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br />C.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br />D.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别在比较干旱的地区,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还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植物终年常绿属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而不是温凉,冬季寒冷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答案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双版纳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这种植物类型是(  )<br />A.针叶林<br />B.草原<br />C.落叶阔叶林<br />D.热带雨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选D。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河口、西双版纳景洪一带的河谷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低山河谷地区.但以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为典型,受季风热带气候的影响,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是雨林的北部边缘类型或将之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之间的“常绿季雨林”.<br />【考点精析】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发生,下列措施对治沙可能造成不利的是(  )<br />A.南水北调<br />B.建防护林<br />C.退耕还草<br />D.扩大畜牧业发展</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答案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利用好草原,长期的发展畜牧业,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br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br />B.尽量发展牲畜养殖,最大限度的发挥草原的潜力<br />C.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br />D.改良牧场,促进良种牧草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活在草原的植物大多数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适于发展畜牧业,但是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退化、沙化,甚至导致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对人类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大力兴修草原水利、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改良牧场,促进良种牧草的发展等措施能够使草原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故答案选:B</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居第119位 .</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数量大,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小,资源分布极不均衡.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1990年评估报告”,中国森林面积居第五位;林木总蓄积列第八位.按人均占有量分析,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4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4公顷的17.8%.居世界第119位,均占有森林蓄积为8.622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71.8立方米的12%.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使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雨水充沛;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促进碳氧平衡.这些均是植树造林的目的,而并非只是为了获以木材,题干的说法错误.答案为:×<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蒸腾作用的意义,需要了解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力进行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稳定.</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保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稳定.答案为: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蒸腾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学校绿化时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面积.</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绿色植物能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促进了碳氧平衡,增加了氧气含量,使得空气清新;绿色植物也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还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同时还能美化校园.因此我们要最大绿化面积,学校绿化时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面积.答案为: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蒸腾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2000年春至今,沙尘暴多次肆虐,波及大半个中国,发生频率和含沙量都是空前的.沙尘暴期间,灰尘弥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森林、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研究我国近几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有很大的帮助.<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9/490d9e53/SYS201702110900276363700464_ST/SYS201702110900276363700464_ST.001.png" width="309"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北方“沙尘暴”天气具有&#xa0;&#xa0;&#xa0;、 &#xa0;&#xa0;&#xa0;、 &#xa0;&#xa0;&#xa0;等特点.<br />(2)“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 &#xa0;&#xa0;&#xa0;受到了严重破坏.<br />(3)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有( )<br />①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②采伐森林,开垦耕地 ③工业的发展 ④黄河出现断流现象<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①②③④<br />(4)请你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br />(5)请你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br />(1)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br />(2)植被(或森林草原)<br />(3)D<br />(4)</p><p>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破坏使土壤裸露并荒漠,有风便起风沙,森林面积减少,防风沙能力下降</p><p><br />(5)</p><p>造防护林,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等.</p><p><br />【解析】沙尘暴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由于植被(或森林草原)遭到破坏,造成沙尘暴天气,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破坏使土壤裸露并荒漠,有风便起风沙,森林面积减少,防风沙能力下降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造防护林,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等是治理沙尘暴的重要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下列地区与其植被类型用线连接起来.<br />①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的地区 &#xa0;&#xa0;&#xa0; A.草原<br />②半干旱气候的地区 &#xa0;&#xa0;&#xa0; B.荒漠<br />③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 &#xa0;&#xa0;&#xa0; C.针叶林<br />④气候炎热,湿润的地区 &#xa0;&#xa0;&#xa0; D.热带雨林<br />⑤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xa0;&#xa0;&#xa0; E.常绿阔叶林 <br />⑥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xa0;&#xa0;&#xa0; F.落叶阔叶林</p></div></div>
<div><p>【答案】B;A;F;E;D;C<br />【解析】:草原:半干旱的气候地区;荒漠:夏季炎热干燥、土壤分瘠的地区;针叶林: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常绿阔叶林:气候炎热,湿润的地区;落叶阔叶林: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这几段话是植物王国的居民给我们人类的建议:<br />芽使我们枝繁叶茂,请不要小瞧它啊!<br />当你们移动我们的时候,请一定要多带点土!<br />当我们还是小树的时候,请不要在我们树之间拴铁丝晾衣服或拴皮筋跳着玩!<br />请你就以上建议中的任意一条,从植物生长的原理,写出人类如果遵循建议去做为什么有意义?<br />请你以植物王国居民的身份再给人类提1﹣2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1)芽中有分生组织,可以发育成枝条;(2)移栽植物时多带点土可以防止损伤根毛;(3)如果在树之间拴铁丝晾衣服或拴皮筋跳着玩,会勒断树皮,勒断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叶片产生的有机物无法运送到根,导致植物死亡.2、建议:(1)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请勿剥掉我们的树皮;(2)当你给我们施肥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浇水。<br />【解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从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一:今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br />资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严重干旱,洪湖水面原有53万余亩,现只剩下6万余亩.<br />资料三:如图是一幅漫画:<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9/490d9e53/SYS201702110900277873251950_ST/SYS201702110900277873251950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沙尘暴和大面积干旱都与人类&#xa0;&#xa0;&#xa0;相关.<br />(2)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原因是植物可以通过&#xa0;&#xa0;&#xa0;作用从叶片的&#xa0;&#xa0;&#xa0;散发出水分.<br />(3)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xa0;&#xa0;&#xa0; .<br />(4)请你写出一点看完资料三后的感想&#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破坏植被<br />(2)蒸腾;气孔<br />(3)植树造林<br />(4)要珍惜水资源<br />【解析】(1)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而我国西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由于人类乱砍乱伐、过度放牧、毁林造田、开荒造田等不合理的开发,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沙尘暴和大面积干旱都与人类破坏植被有关.(2)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3)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因地制宜,宜林则林,易草则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要珍惜水资源、要节约用水或保护植被、增加植被、实现植被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水资源面临枯竭,就像漫画中的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人类的眼泪.</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七章第三节 绿化 我们共同的行动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