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6:46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造成上述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br />A.动物病毒<br />B.天敌过多<br />C.自然灾害<br />D.人类活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br />A.种类多样性<br />B.基因多样性<br />C.生态系统多样性<br />D.物种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r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br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黄萎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表明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等.<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般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选项中,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br />A.人<br />B.含羞草<br />C.细菌<br />D.感冒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人是动物,含羞草是植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都有细胞结构;<br />D、感冒病毒是动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所以,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感冒病毒”.<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特点不属于病毒的特点的是(  )<br />A.没有细胞结构<br />B.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br />C.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繁殖<br />D.可以独立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病毒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内部的核酸(DNA)组成的.故A正确.<br />B、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所以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B正确;<br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故C正确;<br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故D不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病毒,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br />A.酵母菌﹣﹣制作面包<br />B.醋酸菌﹣﹣制作泡菜<br />C.乳酸菌﹣﹣制作酸奶<br />D.甲烷菌﹣﹣生产沼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A正确;<br />B、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B错误;<br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C正确;<br />D、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人们进行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多块肌肉的运动状态分别是(  )<br />A.收缩&#xa0; 收缩<br />B.舒张&#xa0;&#xa0; 舒张<br />C.收缩&#xa0;&#xa0; 舒张<br />D.舒张&#xa0;&#xa0;&#xa0; 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389772416295_DA/SYS201702111628389772416295_DA.001.png" width="26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天黎明时分,渔民用竹竿拍打鱼塘水面,其目的是(  )<br />A.震动水面使鱼多活动,多吃鱼饵<br />B.震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br />C.让鱼躲过中午高温的袭击<br />D.让鱼群向四周扩散,充分利用水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每天黎明时分,渔民用竹竿拍打鱼塘水面,其目的是增加氧气的溶解量,如果水里缺少氧气,鱼会因缺氧窒息而死.所以震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以防止鱼因缺氧而窒息死亡.<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牵动家鸽两翼飞行的肌肉是(  )<br />A.前肢肌<br />B.两翼肌<br />C.躯干肌<br />D.胸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鸟的胸肌可分为大胸肌和小胸肌两种.前者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的腹面,收缩时,使翼下降;后者起于龙骨突,而以长的肌腱穿过由锁骨、乌喙骨和肩胛骨所构成的三骨孔,止于肱骨近端的背面,收缩时使翼上举.后肢的肌肉,集中在大腿的上部,而各以长的肌腱连到趾上.这样,支配前肢和后肢运动的肌肉都集中于身体的中心部分,这对于飞翔时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所以,能牵动家鸽两翼飞行的肌肉是胸肌.<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活鱼的鳃是鲜红的,这是因为鳃丝内含有丰富的(  )<br />A.动脉<br />B.静脉<br />C.毛细血管<br />D.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所以活鱼的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空中飞行的动物(  )<br />A.都是脊椎动物<br />B.都是无脊椎动物<br />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br />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要有能飞翔的翼或是翅膀,体重要轻.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节肢动物,如蝗虫、蜜蜂等;鸟类的前肢变成翼,能在空中飞行.像节肢动物的体内没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像鸟类的体内有脊柱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脊椎动物,也有无脊椎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br />A.乱砍乱伐森林<br />B.环境污染<br />C.建立自然保护区<br />D.不限制引进外国物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在适应环境而死亡;不限制引进外国物种,会导致生物入侵.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和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细菌都有鞭毛这个结构<br />B.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br />C.芽孢是细菌的生殖体<br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A错误;<br />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br />C、芽孢是细菌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与生殖无关,不是生殖体,C错误;<br />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br />A.蜜蜂<br />B.东北虎<br />C.白蚁<br />D.蚂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r />B、东北虎是单独活动的动物,一般不成群,因此不具有社群行为;<br />C、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r />D、蚂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社会行为的特征,需要了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是引发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br />&#xa0;&#xa0;&#xa0;病毒、&#xa0;&#xa0;&#xa0;病毒、&#xa0;&#xa0;&#xa0;病毒;病毒没有&#xa0;&#xa0;&#xa0;结构,由&#xa0;&#xa0;&#xa0;构成;只有寄生在&#xa0;&#xa0;&#xa0;中才能生存.</p></div></div>
<div><p>【答案】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或噬菌体);细胞;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活细胞<br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br />所以答案是: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或噬菌体);细胞;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活细胞。<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骨骼肌由&#xa0;&#xa0;&#xa0;和&#xa0;&#xa0;&#xa0;两部分组成.</p></div></div>
<div><p>【答案】肌腱;肌腹<br />【解析】解: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肌腱;肌腹。<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身体分为&#xa0;&#xa0;&#xa0;三部分,体表坚硬具有&#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头、胸、腹;外骨骼<br />【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坚硬具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398417306361_DA/SYS201702111628398417306361_DA.001.png" width="214"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答案是:头、胸、腹;外骨骼<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基因库都属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人们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因此,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有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基因库等,故此题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病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和保证,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前提,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也无法适应环境和繁殖后代.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而学习行为使动物能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系统完成运动,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不需要其它系统的参与。</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例如,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r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掌握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星期天,王冰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有蝴蝶、海豹、热带鱼、水母、鸵鸟等等,看得王冰眼花缭乱,你能帮他给这些动物分类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401081337740_ST/SYS201702111628401081337740_ST.001.png" width="385"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xa0;&#xa0;&#xa0; , B&#xa0;&#xa0;&#xa0; , C&#xa0;&#xa0;&#xa0; , D&#xa0;&#xa0;&#xa0; , E&#xa0;&#xa0;&#xa0; .<br />(2)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母;蝴蝶;热带鱼;鸵鸟;海豹<br />(2)体内有无脊柱<br />【解析】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题中的海豹、热带鱼、鸵鸟属于脊椎动物,蝴蝶和水母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中热带鱼是鱼类,鸵鸟属于鸟类,海豹属于哺乳动物,蝴蝶是节肢动物,水母是腔肠动物.<br />所以答案是:(1)水母;蝴蝶;热带鱼;鸵鸟;海豹;(2)体内有无脊柱.<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猪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5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编号</p></td><td style="width:68.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材料</p></td><td style="width:5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环境温度</p></td><td style="width:58.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保存时间</p></td><td style="width:79.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现象</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鲜猪肉100g</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一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鲜猪肉不变质</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鲜猪肉100g</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8℃</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一天</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鲜猪肉变质</p></td></tr></table><p><br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xa0;&#xa0;&#xa0;?<br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xa0;&#xa0;&#xa0; .<br />(3)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g的原因是&#xa0;&#xa0;&#xa0; .<br />(4)猜想一下:为何放在冰箱里鲜猪肉不易变质:&#xa0;&#xa0;&#xa0; . (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或低温杀死微生物)<br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低温可以防止鲜猪肉变质吗<br />(2)温度<br />(3)使实验材料保持一致,增加说服力<br />(4)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br />(5)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冰箱可以使食物保鲜),(冰箱可以延长食物保存时间)<br />【解析】解:(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低温可以防止鲜猪肉变质吗?(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温度;(3)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g的原因是 使实验材料保持一致,增加说服力;(4)猜想一下:为何放在冰箱里鲜猪肉不易变质: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