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设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r />A.都能运动<br />B.都能呼吸<br />C.都能生活在水中<br />D.都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有的生物能运动,如动物;有的生物不能运动,如植物等;A错误;<br />B、生物生活需要能量,能量主要来自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体利用,因此生物都能呼吸;B正确;<br />C、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等,C错误;<br />D、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分别观察同一洋葱的表皮组织,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br />A.5倍和10倍<br />B.10倍和10倍<br />C.10倍和15倍<br />D.10倍和40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br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br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5═150(倍);<br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br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四组显微镜的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10倍和40倍”(400倍),所以,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的是“10倍和40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带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br />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br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br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br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海带生活在海水中.它们的细胞,为了长期适应海水的盐度并保持渗透压,细胞里面的液泡中的细胞液含盐的浓度与海水都保持一致,所以可以生存在海中.一旦将它们放入淡水中,它们体内的细胞为了平衡细胞内外浓度,淡水会渗透到细胞内(水由浓度低的往浓度高的地方渗透),因而造成细胞涨破、生物体死亡.这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br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r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r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r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写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br />A.b<br />B.d<br />C.q<br />D.p</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是“q”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B、“d”是“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q”是“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p”<br />是“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br />A.赤壁陆水水库<br />B.嘉鱼潘家湾蔬菜基地<br />C.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牛<br />D.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A、B、D都是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br />C、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牛:只有动物,没有植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也没有环境,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不是生态系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概述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br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r />B.动物和植物<br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D.所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   内,   与   所形成的   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包括   成分和   成分.</p></div></div>
<div><p>【答案】地域;生物;环境;统一;生物;非生物<br />【解析】解: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br />所以答案是:地域;生物;环境;统一;生物;非生物.<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类:   因素和   因素,前者如   、   、   、   、后者包括   、   、    .</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生物;光;温度;水;空气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br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常见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如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两只羚羊在争斗;合作关系如蜜蜂酿蜜、蚂蚁搬家.<br />所以答案是:非生物;生物;光;温度;水;空气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   _生态系统;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br />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森林;湿地;森林<br />【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生态系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br />所以答案是:森林;湿地;森林.</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   、   、   、   、    .</p></div></div>
<div><p>【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解析】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所以答案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   、   和    , 根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分别称为   、   、和    .</p></div></div>
<div><p>【答案】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r />【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属于生产者;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等腐生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属于分解者.所以,“根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分别称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所以答案是: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地点<br />时间</p></td><td style="width:8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裸地</p></td><td style="width:8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草地</p></td><td style="width:144.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灌丛</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早上</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44.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64.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78%</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中午</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16%</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30.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39%</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晚上</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41.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54.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平均值:59.3%</p></td></tr></table><p>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 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地点,植物的   和   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的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 最小的时间是    . 所以,生物会   环境.</p></div></div>
<div><p>【答案】灌丛;种类;数量;早上;中午;影响<br />【解析】解: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78)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36.8)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就是因为生物能影响环境.<br />所以答案是:灌丛;种类;数量;早上;中午;影响.<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e078c1d9/SYS201702111718331443193243_ST/SYS201702111718331443193243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r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    , 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br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   ;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   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br />(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   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r />(1)有机物<br />(2)消费者<br />(3)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br />(4)相互依存<br />【解析】解:(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植物有木本植物(各种树木)和草本植物.因此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不包括腐生动物;还包括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因此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3)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依赖于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br />所以答案是:(1)有机物;(2)消费者;(3)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4)相互依存.<br />【考点精析】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