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郭投篮动作优美,其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br />A.骨、关节<br />B.关节、骨骼肌<br />C.骨骼肌、骨<br />D.骨、骨骼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br />A.昆虫→青蛙→蛇→鹰<br />B.草→兔→羊→狼<br />C.草→昆虫→青蛙→蛇<br />D.阳光→草→羊→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食物链的起点是昆虫,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故A错误.<br />B、该食物链中兔与羊都吃草,兔与羊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故B错误.<br />C、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昆虫、青蛙、蛇它们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br />D、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不包括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们食用的蘑菇属于( )<br />A.植物<br />B.细菌<br />C.真菌<br />D.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如我们喜爱食用的香菇、平菇等都属于大型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真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中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15142544231_ST/SYS201702111628115142544231_ST.001.png" width="444"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br />B.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br />C.黑猩猩使用工具取食白蚁<br />D.公鸡尝试绕道取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BCD、“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黑猩猩使用工具取食白蚁”、“公鸡尝试绕道取食”,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br />所以,“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的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br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br />B.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br />C.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变化的环境<br />D.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br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的现象.<br />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例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br />D、变异是不定向的.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能够适应环境,叫做有利变异.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就属于有利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会被淘汰,叫不利变异.例如玉米的白化苗.<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男性和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 )<br />A.输精管和输卵管<br />B.精囊腺和子宫<br />C.阴囊和阴道<br />D.睾丸和卵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男性的生殖形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如.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7年4月22号,长江流域举行大型的人工培养中华鲟放流活动,长江水产研究所将5万多尾中华鲟鱼苗放入长江以增加中华鲟的野生种群,这种保护措施叫( )<br />A.就地保护<br />B.易地保护<br />C.法制教育和管理<br />D.以上都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r />长江流域举行大型的人工培养中华鲟放流活动,长江水产研究所将5万多尾中华鲟鱼苗放入长江以增加中华鲟的野生种群,这种保护措施属于易地保护.<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以及对迁地保护的理解,了解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的许多器官都能繁殖后代,用下列器官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br />A.叶<br />B.根<br />C.茎<br />D.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通常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选项中A、B、C都是用营养器官进行的繁殖,都是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D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的繁殖方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图示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001.png" width="121"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002.png" width="121"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003.png" width="126"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SYS201702111628122662707143_ST.004.png" width="125"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选项A表示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人的白发和黑发<br />B.羊的黑毛和卷毛<br />C.豌豆圆粒和高杆<br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C、“人的白发和黑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r />BC、“羊的黑毛和卷毛”、“豌豆圆粒和高杆”,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br />D、兔与猫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不属于相对性状.<br />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人的白发和黑发”.<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你认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分别( )<br />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br />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br />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br />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牛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雄蛙经过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于精子排在水中,在水中发育结合形成受精卵,它的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牛蛙是体外受精;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野鸡经过公鸡和母鸡交配后,在母鸡的体内结合受精然后产下卵,因此野鸡是体内受精.<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和鸟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组织培养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能产生变异出现新品种<br />B.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br />C.培养无病毒感染植株<br />D.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地快速地繁殖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不能培育植物新品种,故符合题意;<br />B、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故不符合题意;<br />C、组织培养能培育出无病毒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故不符合题意;<br />D、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地快速地繁殖植物,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br />A.体细胞中无性染色体,精子、卵细胞中才有性染色体<br />B.精子内染色体数目是口腔上皮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br />C.人类的精子有两种:含X染色体的和Y染色体的<br />D.受精卵内染色体与心肌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染色体与遗传有关,但与遗传有关的染色体不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还存在于受精卵和正常有核的体细胞内,A错误.<br />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B正确.<br />C、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C正确.<br />D、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请说明11号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27054867084_ST/SYS201702111628127054867084_ST.001.png" width="346"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a或aa<br />B.AA<br />C.aa<br />D.AA或Aa</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7号个体患病,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11号是7号、8号的子女.8号虽然是正常女性,但是由于其母亲(3号)是患者,而每个子女体内的每对基因都是来自父母双方的,因此8号看似正常,但是其体内一定有一个来自3号的a基因,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7号和8号家庭的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11号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a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27054867084_DA/SYS201702111628127054867084_DA.001.png" width="20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br />A.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br />B.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一白化女儿<br />C.长在暗处的玉米矮小<br />D.肥水充足处的花生植株高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CD、“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小长在暗处的玉米矮小”、“肥水充足处的花生植株高大”,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r />B、“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一白化女儿”,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r />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一白化女儿”.<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br />A.青蛙<br />B.家蚕<br />C.家燕<br />D.蝗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蝉、家蝇、蝼蛄、螳螂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两栖动物,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家燕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不进行变态发育.<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昆虫的发育,需要了解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男孩,通过手术整形成双眼皮,则该双眼皮性状( )<br />①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②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③可以遗传给后代 ④不会遗传给后代.<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某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男孩,通过手术整形成双眼皮”,则该双眼皮性状是②由外界环境决定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④不会遗传给后代.所以,该双眼皮性状②由外界环境决定的、④不会遗传给后代.<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当我们把茶杯端过来饮茶时,我们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二头肌    , 肱三头肌    .</p></div></div>
<div><p>【答案】收缩;舒张<br />【解析】解: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我们把茶杯端过来饮茶时属于屈肘动作,因此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收缩;舒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雄性动物繁殖的欲望非常强烈,两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从山上一直打到山下,雄性盘羊的行为属于   行为.在热带丛林变色龙的身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这是动物的   行为.</p></div></div>
<div><p>【答案】攻击;防御<br />【解析】“雄性动物繁殖的欲望非常强烈,两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从山上一直打到山下”,雄性盘羊的行为是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行为,因此属于攻击行为.<br />“在热带丛林变色龙的身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这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属于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有利于保护自己的行为,因此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br />所以答案是:攻击;防御<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般我们把个体微小,结构   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    .</p></div></div>
<div><p>【答案】简单;乳酸菌<br />【解析】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br />所以答案是:简单;乳酸菌<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沙糖橘吃起来很甜,若要大量繁殖这种无菌苗木可用   技术.</p></div></div>
<div><p>【答案】组织培养<br />【解析】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成新的品种;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沙糖橘吃起来很甜,若要大量繁殖这种无菌苗木可用组织培养技术.<br />所以答案是:组织培养.<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生殖,该生殖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后代   较强.</p></div></div>
<div><p>【答案】有性;生活力<br />【解析】“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该生殖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后代生活力较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br />所以答案是:有性;生活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它的化学成分由   和DNA两种有机化合物组成.</p></div></div>
<div><p>【答案】蛋白质<br />【解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r />所以答案是:蛋白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   特征叫性状,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叫    , 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p></div></div>
<div><p>【答案】生理;基因<br />【解析】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有遗传物质控制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亲子代之间的在性状上相似性叫遗传,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r />所以答案是:生理;基因<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骨折后骨的再生、修复主要靠骨膜上的成骨细胞。</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在性激素的刺激下,脑的重量迅速增加。</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脑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青春期的身体变化,需要了解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芬长得特别像她的姑姑,这是遗传现象。</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父母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有单眼皮的有双眼皮的,父母和双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遗传;小芬长得特别像她的姑姑,不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不属于遗传.<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只要生物的基因型相同,它们个体之间的表现型就一定相同。</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表现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战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因此,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不是你死我活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利用动物行为的类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分析简答: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73%,回答下列问题:<br />(1)在自然状态下,男孩与女孩的出生比例约为    .<br />(2)一个家庭第一胎生的是女孩,政策允许他们可以再生第二胎,请你推测这对夫妇生男孩的几率为    .<br />(3)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这个家庭父母表现正常,生的女儿却表现为患白化病,请写出这个家庭成员的基因组成.<br />父    , 母    , 女儿    .<br />(4)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1:1<br />(2)50%<br />(3)Aa;Aa;aa<br />(4)25%<br />【解析】解:(1)、(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22+X精子与22+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若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政策允许他们可以再生第二胎,这对夫妇生男孩的几率为50%.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37014484302_DA/SYS201702111628137014484302_DA.001.png" width="371"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3)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有一对表现正常的表兄妹结婚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隐性的即aa,孩子的白化病基因a一定来自父母,而父母表现正常,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孩子的基因是aa,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37014484302_DA/SYS201702111628137014484302_DA.002.png" width="418"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4)由“(3)遗传图解”可知:该夫妇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是Aa,若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5%.<br />【考点精析】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和人类染色体的传递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38020387121_ST/SYS201702111628138020387121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鸟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br />(2)能为鸟卵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有   和   (填名称).<br />(3)鸟卵的结构是与鸟类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如卵壳上有透气的微孔,鸟卵的钝端下面有    , 有利于鸟卵进行气体交换;鸟卵都有坚硬的卵壳,卵壳内面有防止水分蒸发的    , 这些都是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填名称)</p></div></div>
<div><p>【答案】<br />(1)5;胚盘<br />(2)卵黄;卵白<br />(3)气室;卵壳膜<br />【解析】解:(1)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2)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主要胚胎发育提供营养;(3)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2是外层卵壳膜,3是内层卵壳膜,与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br />所以答案是:5;胚盘;卵黄;卵白;气室;卵壳膜.<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示意图,其中①所示的是受精过程,②所示的是发良过程,请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以下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38852612863_ST/SYS201702111628138852612863_ST.001.png" width="362"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上述生物体代表青蛙,过程②的特点是    .<br />(2)若上述生物代表蝗虫,过程①过程的特点是    .<br />(3)若上述生物代表人,那么产生生殖细胞A的部位还能分泌   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br />(4)人的发育是从细胞C开始的,细胞C形成的部位是    .<br />(5)人类B细胞含   条染色体,其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为   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态发育<br />(2)体内受精<br />(3)雄性激素<br />(4)输卵管<br />(5)23;X<br />【解析】解:(1)若上述生物体代表青蛙,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属于体外受精.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因此在②过程是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2)蝗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蝗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若上述生物代表蝗虫,过程①过程的特点是体内受精;(3)若上述生物代表人,那么产生生殖细胞A的部位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4)人的发育是从细胞C受精卵开始的,①表示受精过程,卵细胞在输卵管与精子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②表示胚胎在子宫发育的过程,子宫是胚胎发育的部位;(5)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人类B卵细胞含23条染色体,其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为X染色体.<br />所以答案是:变态发育;体内受精;雄性激素;输卵管;23;X.<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和昆虫的发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探究:蟑螂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而又厌恶的动物,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经常来往于饭菜和很脏的下水道之间,易传播细菌,是人们想方设法要消灭的昆虫.<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c8b957b/SYS201702111628139631838606_ST/SYS201702111628139631838606_ST.001.png" width="335"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有人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蟑螂生活的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一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蟑螂在   图的环境下活动,尽管此时实际上是白天,该实验证明蟑螂的生物钟随着环境的变化被拨快了12小时,本实验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叫    .<br />(2)蟑螂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属于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性”),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根据蟑螂的行为特点我们消灭蟑螂应该在   进行(填“白天”或“晚上”)</p></div></div>
<div><p>【答案】<br />(1)A;实验法<br />(2)先天性;遗传物质;晚上<br />【解析】(1)把蟑螂生活的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一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蟑螂在A图黑暗的环境下活动,该实验证明蟑螂的生物钟随着环境的变化被拨快了12小时.题干中研究蟑螂行为的方法是实验法;<br />(2)蟑螂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属于先天性行为;因为蟑螂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根据蟑螂的这一行为特点我们消灭蟑螂应该在晚上进行.<br />所以答案是:(1)A 实验法<br />(2)先天性 遗传物质 晚上<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