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3:13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八年级(下)开学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br />A.油菜<br />B.蕨<br />C.葫芦藓<br />D.海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油菜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br />B、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br />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br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br />因此,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海带.<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85199482280_ST/SYS201707192042385199482280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卵生<br />B.用肺呼吸<br />C.体温恒定<br />D.用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蟾蜍、鲫鱼、海龟是卵生,狼是胎生,A错误;<br />B、狼、海龟用肺呼吸,鲫鱼用鳃呼吸,蟾蜍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B错误.<br />C、蟾蜍、鲫鱼、海龟体温不恒定;狼体温恒定,C错误;<br />D、蟾蜍、鲫鱼、海龟、狼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脊椎动物.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图示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86117385098_ST/SYS201707192042386117385098_ST.001.png" width="295"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br />B.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r />D.②和③用肉眼无法观察到</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利用③酵母菌发酵可制糕点和酒,A正确;<br />B、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br />C、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正确;<br />D、细菌和酵母菌都很小,肉眼无法看到,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种类的越少<br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br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br />D.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种、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92373820859_ST/SYS201707192042392373820859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r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br />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br />D.a一定比c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错误<br />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错误<br />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它们与e亲缘关系较远.正确<br />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错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92373820859_DA/SYS201707192042392373820859_DA.001.png" width="16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是为了动物界更丰富多彩<br />B.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br />C.动物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br />D.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三部分组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后代,A错误;<br />B、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B正确;<br />C、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ATP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腺嘌呤的高能磷酸键断裂,ATP水解成ADP和游离磷酸团,并释放出能量,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C正确;<br />D、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三部分组成,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肢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br />A.收缩、收缩<br />B.舒张、舒张<br />C.收缩、舒张<br />D.舒张、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是屈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使动物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br />B.使动物能主动快速地逃避敌害<br />C.有利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r />D.使动物能主动快速地猎取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运动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没有直接关系.<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br />A.作茧自缚<br />B.猴王争霸<br />C.螳螂捕蝉<br />D.狗急跳墙</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作茧自缚”、“螳螂捕蝉”、“狗急跳墙”,它们群体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br />B、“猴王争霸”体现了群体内有明显的等级,因此具有社会行为.<br />所以,属于社会行为的是“猴王争霸”.<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右图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96121902315_ST/SYS201707192042396121902315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br />②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br />③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br />④由于杠杆不平衡,所以该生态系统属于不平衡状态<br />A.②③④<br />B.①③④<br />C.①②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①图中蛇的数量最少,鼠的数量比蛇多,草的数量最多,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②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草→鼠→蛇,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鼠因天敌减少,数量大增,鼠吃的草就多,导致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③在食物链草→鼠→蛇中物质和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草的数量是最多的.④杠杆不平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草的数量>鼠的数量>蛇的数量.因此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需要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歌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97560776726_ST/SYS201707192042397560776726_ST.001.png" width="442"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br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02<br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br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图①是生物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包括生产者及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br />B、②过程是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错误;<br />C、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正确;<br />D、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温室效应,所以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398602356620_ST/SYS201707192042398602356620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表示动植物内能量流向植物<br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r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br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①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A错误;<br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B正确;<br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动物进行生理活动,C正确;<br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以及对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理解,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br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r />B.帮助植物传粉<br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D.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故AB不符合题意;<br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故C不符合题意;<br />D、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故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br />B.包括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br />C.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r />D.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可见B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物按要求填空(填写生物的序号即可)<br />①满江红 ②鸡 ③鲸鱼 ④沙蚕 ⑤蜗牛 ⑥玉米 ⑦金龟子 ⑧牡蛎 ⑨银杏 ⑩葫芦藓<br />(1)其中属于生物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的有&#xa0;&#xa0;&#xa0;;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xa0;&#xa0;&#xa0; . 其中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的动物是&#xa0;&#xa0;&#xa0; .<br />(2)在以上生物中,属于植物的但与其它相比结构最复杂的是&#xa0;&#xa0;&#xa0; , 属于裸子植物的是&#xa0;&#xa0;&#xa0; .<br />(3)其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⑦;④<br />(2)⑥;⑨<br />(3)①<br />【解析】解:(1)其中属于生物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的有③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⑦金龟子,④沙蚕的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2)在以上生物中,属于植物的但与其它相比结构最复杂的是 ⑥板蓝根,属于被子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⑨银杏.(3)①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br />所以答案是:(1)③;⑦;④(2)⑥;⑨(3)①<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402209761001_ST/SYS201707192042402209761001_ST.001.png" width="282"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张缺少的生物成分是&#xa0;&#xa0;&#xa0; , 还缺少&#xa0;&#xa0;&#xa0;成分.<br />(2)图示所处的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关系是&#xa0;&#xa0;&#xa0;<br />(3)该食物网由&#xa0;&#xa0;&#xa0;条食物链组成.<br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xa0;&#xa0;&#xa0;开始的,能量流动特点是&#xa0;&#xa0;&#xa0; . 鹰位于第&#xa0;&#xa0;&#xa0;营养级.<br />(5)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图中的&#xa0;&#xa0;&#xa0; .<br />(6)图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我调节能力&#xa0;&#xa0;&#xa0; .<br />(7)如果该生态系统半年内不见阳光,最先死亡的生物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解者;非生物<br />(2)捕食、竞争<br />(3)5<br />(4)草固定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3,4<br />(5)鹰<br />(6)较弱<br />(7)草<br />【解析】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张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成分.(2)图示所处的生态系统中,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竞争.(3)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草)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在食物链草→兔→鹰(或草→鼠→鹰)中鹰位于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鹰位于第四营养级,因此鹰位于第3、4营养级.(5)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所以“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图中的鹰.(6)“图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弱.(7)生态系统中的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半年内不见阳光”,最先死亡的生物是草.<br />所以答案是:(1)分解者;非生物(2)捕食、竞争(3)5(4)草固定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3,4(5)鹰(6)较弱(7)草<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八级(下)开学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