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3:11

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br />①乙型肝炎 ②高血压 ③艾滋病 ④近视眼 ⑤贫血<br />A.②④<br />B.①②⑤<br />C.③④⑤<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①乙型肝炎、③艾滋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而贫血,是一种某种营养缺乏引起的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过少的疾病,②高血压、④近视眼、⑤贫血都不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不是传染病. <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br />A.受精卵一幼虫一成虫<br />B.受精卵﹣﹣﹣幼虫一蛹一成虫<br />C.受精卵一蛹一成虫<br />D.受精卵一蛹﹣﹣﹣幼虫一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昆虫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霏霏,哈尔滨华梅西餐厅的门前每天都有一排等待购买面包的顾客,面包、馒头、啤酒在制作过程中离不开下列哪种生物( )<br />A.乳酸菌<br />B.醋酸菌<br />C.酵母菌<br />D.霉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做面包、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酿酒时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制作面包、馒头、啤酒时常加入酵母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酒精发酵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孩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成分是( )<br />A.HH和Hh<br />B.HH和hh<br />C.hh和hh<br />D.Hh和Hh</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由遗传图解可知: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Hh,白化病患者男孩的基因组成是hh.<br />故选:D<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74839368557_DA/SYS201707192042274839368557_DA.001.png" width="281"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还要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怀孕后负担明显加重.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场所是( )<br />A.子宫<br />B.胎盘<br />C.输卵管<br />D.卵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这次珍惜生命之旅开始于( )<br />A.婴儿出生<br />B.胎盘<br />C.卵细胞成熟<br />D.受精卵形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之旅开始于受精卵,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胎儿或婴儿.<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女性生殖系统中卵巢的功能是( )<br />①分泌雌性激素②受精的场所③产生卵细胞④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③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③产生卵细胞和①分泌雌性激素.<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br />A.世界上没有两种相同的树叶<br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br />C.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下单眼皮的女儿<br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世界上没有两种相同的树叶,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br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br />C、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下单眼皮的女儿,体现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br />D、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r />B.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br />C.番茄的颜色和形状<br />D.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r />B、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桃果的毛桃和蜜桃,都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br />C、番茄的颜色和形状菜,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r />D、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不是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火无情.在一次救火的过程中一名消防战士腿部被砸伤,鲜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喷出,这种出血属于哪种类型( )<br />A.静脉出血<br />B.动脉出血<br />C.毛细血管出血<br />D.内出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脉血管血压高,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此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呈喷射状,所以“在一次救火的过程中一名消防战士腿部被砸伤,鲜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喷出”,这种出血属于动脉出血.<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管,需要了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流行感冒期间,班上不少同学患病,为了防止其他同学被传染,班级的卫生委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br />A.控制传染源<br />B.切断传播途径<br />C.保护易感人群<br />D.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空气、飞沫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教室的空气中可能存在着从患病同学身上散发出来的病原体,可能会通过教室内的空气等传染给健康的同学,故教室内的空气是传播途径,对教室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父亲的体细胞中有一对基因是AA,母亲的体细胞中有一对基因是aa,他们生出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br />A.AA<br />B.Aa<br />C.aa<br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父亲的体细胞中有一对基因是AA,母亲的体细胞中有一对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82774932878_DA/SYS201707192042282774932878_DA.001.png" width="176"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生出的孩子地基因组成是Aa.<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伦河辛迪氏姐妹俩,姐姐有一头金色直发,而妹妹是栗色卷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头发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br />B.金发和栗发是一对相对性状<br />C.它们头发的毛囊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br />D.她们发色的基因组成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头发的颜色金色或栗色是由基因控制的,A正确;<br />B、金发和栗发是头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br />C、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6条,即23对.因此她们头发的细胞核内有23对染色体,而不是23条,C错误;<br />D、头发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姐姐有一头金色直发,而妹妹是栗色卷发.表明她们发色的基因组成不同,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对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理解,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抗生素不能乱用,生病时候才能服用.</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属于处方药,并不是一生病就可以服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来选择是否服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时也要合理、适量的服用,多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很多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会打乱体内的微生物群,进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故题干的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也就是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有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即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23种形态,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46条(即23对).<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体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完全一样.</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6条,即23对.水稻的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多了少了都会患病.如先天愚型的人有47条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故人体皮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6条、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46条、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染色体数目是0.<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疫苗是一种抗原,注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属于&#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特异性免疫<br />【解析】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疫苗是一种抗原;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注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r />所以答案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xa0;&#xa0;&#xa0;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DNA<br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br />所以答案是:DN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xa0;&#xa0;&#xa0; , 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p></div></div>
<div><p>【答案】病毒<br />【解析】解: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br />所以答案是:病毒<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病毒,需要了解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的生物学家&#xa0;&#xa0;&#xa0;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p></div></div>
<div><p>【答案】达尔文<br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br />所以答案是:达尔文<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物的&#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br />【解析】解: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界下面又分6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br />所以答案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埃博拉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埃博拉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请将下列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对号入座.<br />①埃博拉患者&#xa0;&#xa0;&#xa0; A易感人群<br />②埃博拉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xa0;&#xa0;&#xa0; B传播途径<br />③与埃博拉患者共用注射器&#xa0;&#xa0;&#xa0; C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C;A;B<br />【解析】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br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埃博拉患者属于传染源.<br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与埃博拉患者共用注射器属于传播途径.<br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埃博拉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属于易感人群,<br />所以答案是:①C;②A;③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传染病及其预防,需要了解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食物与常见的保鲜方法连接起来.<br />①咸鱼&#xa0;&#xa0;&#xa0; A脱水法<br />②水果罐头&#xa0;&#xa0;&#xa0; B腌制法<br />③蘑菇&#xa0;&#xa0;&#xa0; C罐藏法</p></div></div>
<div><p>【答案】B;C;A<br />【解析】解:咸鱼采用的是脱水法,其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罐头食品就是利用在密封前高温灭菌后封盖,封盖后外面的细菌、真菌不能进入来保存的,因此罐头的保存方法是灌装法;蘑菇采用脱水法进行保鲜.<br />所以答案是:①B;②C;③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名称与功能连接起来.<br />①输卵管&#xa0;&#xa0;&#xa0; A新生命生长发育的起点<br />②受精卵&#xa0;&#xa0;&#xa0; B胚胎与胎儿发育的场所<br />③卵巢&#xa0;&#xa0;&#xa0; C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br />④子宫&#xa0;&#xa0;&#xa0; D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A;D;B<br />【解析】解: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②受精卵是新生命生长发育的起点;③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④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r />所以答案是:①C;②A;③D;④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br />(1)从以上资料可知,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xa0;&#xa0;&#xa0;环境中.(明亮/阴暗)<br />(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xa0;&#xa0;&#xa0; .<br />(3)针对此探究实验,冬冬应提出的问题是:&#xa0;&#xa0;&#xa0;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br />(4)下列哪一项形成该实验的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___<br />A.光线的强弱与麦麸的有无<br />B.麦麸的有无<br />C.温度的高低<br />D.光线的明亮和阴暗<br />(5)若将10只黄粉虫放入如图的装置中,2分钟后记录两种环境中的黄粉虫数,重复进行5次实验,统计记录如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5次数据的&#xa0;&#xa0;&#xa0;值.</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3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环境</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一次</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二次</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三次</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四次</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五次</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明亮</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只</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阴暗</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只</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只</p></td></tr></table><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89262615898_ST/SYS201707192042289262615898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r />(1)阴暗<br />(2)光<br />(3)光<br />(4)D<br />(5)平均<br />【解析】解:(1)材料中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从以上资料可知,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中.(2)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此实验装置中一侧遮光,另一侧见光,光照属于非生物因素,黄粉虫属于生物因素,因此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环境因素是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3)针对此探究实验,冬冬应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4)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实验“光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光,所以本探究设置的对照组是阴暗和明亮.(5)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5次数据的平均值.<br />所以答案是:(1)阴暗;(2)光;(3)光;(4)D;(5)平均<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是一个帅哥,如图是我出生前的经历图解,请分析并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91450245869_ST/SYS201707192042291450245869_ST.001.png" width="519"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发生在&#xa0;&#xa0;&#xa0;中.<br />(2)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的时间约&#xa0;&#xa0;&#xa0;周.<br />(3)能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___<br />A.输卵管<br />B.卵巢<br />C.子宫<br />(4)人体新生命的起点是图中的&#xa0;&#xa0;&#xa0; .<br />(5)在精子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23对的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输卵管<br />(2)38周<br />(3)B<br />(4)受精卵<br />(5)受精卵<br />【解析】解:(1)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这一过程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2)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br />D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3)卵巢的生理功能除了能产生卵细胞外,还能分泌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4)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形成.(5)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r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3条、46条(23对).<br />所以答案是:(1)输卵管;(2)38周;(3)B(4)受精卵;(5)受精卵<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受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受基因(a)控制.有一对夫妇,男性的基因组成是Aa,女性的基因组成是A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92455295945_ST/SYS201707192042292455295945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父母的眼皮性状表现均是&#xa0;&#xa0;&#xa0; .<br />(2)子女①是双眼皮,其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br />(3)“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每个人都当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体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是&#xa0;&#xa0;&#xa0; .<br />(4)如果这对夫妻正在孕育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xa0;&#xa0;&#xa0; .<br />(5)父亲和儿子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那么母亲和女儿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双眼皮<br />(2)AA<br />(3)子宫<br />(4)75%<br />(5)XX<br />【解析】解:(1)“双眼皮是显性基因,受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基因,受基因(a)控制.男性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父亲的性状是双眼皮.(2)子女①是双眼皮,其基因组成分别由母亲和父亲各自提供一个,即AA.(3)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是子宫.(4)根据图解可知:双眼皮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92455295945_DA/SYS201707192042292455295945_DA.001.png" width="315"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为75%.(5)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因此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可以表示为: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可以表示为:XX.<br />所以答案是:(1)双眼皮;(2)AA;(3)子宫;(4)75%;(5)XX<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饲养了一对白色家兔(甲为雌兔,乙为雄兔).他每天喂养时,把他们的动作、习性以及各种特点都一一记下来,以便以后分析比较.在他的精心饲喂下,甲、乙两只家兔健康成长,并生下4只可爱的兔宝宝,其中一只黑色,三只白色.据此回答问题:<br />(1)家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xa0;&#xa0;&#xa0;;鲤鱼的呼吸器官是&#xa0;&#xa0;&#xa0;;家鸽的主要呼吸器官是&#xa0;&#xa0;&#xa0; , 这些动物的呼吸器官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因此,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xa0;&#xa0;&#xa0;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br />(2)两只白色家兔的孩子有黑色的,在遗传学上属于&#xa0;&#xa0;&#xa0;(遗传/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鳃;肺;环境<br />(2)变异<br />【解析】解:(1)家兔用肺呼吸,鲤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这些动物的呼吸器官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因此,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2)变异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两只白色家兔,产下一只黑色小兔,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现象.<br />所以答案是:(1)肺;鳃;肺;环境(2)变异<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还要掌握基因与性状遗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一: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消息,2016年3月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75400例,死亡154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31932例,死亡152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br />资料二:中东呼吸综合征(简称MERS )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已发现首例病例,患者是从香港入境的韩国人,患病前他曾与患病的亲属接触过.<br />资料三: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16年4月10日,阿富汗兴都库什地区发生地震,震级为7.1级,地震造成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br />资料四:广东省近日新增3例H7N9禽流感病例,另有多人病愈出院.此外,香港和安徽省也分别增加一名.截止目前,黑龙江省暂时没有发现此类病例.<br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br />(1)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应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xa0;&#xa0;&#xa0;和易感人群.<br />(2)为防止该病在我国暴发流行,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该患者以及与他有过接触的员进行强制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xa0;&#xa0;&#xa0; .<br />(3)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有人有出血现象,血一点点渗出,据此可判断是&#xa0;&#xa0;&#xa0;出血.<br />(4)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内地出现抢购板蓝根的现象.钟南山院士提醒过多服用板蓝根对人体有害.图中显示板蓝根颗粒属于___________<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9cb9eb9c/SYS201707192042295319904400_ST/SYS201707192042295319904400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处方药<br />B.非处方药<br />(5)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从而生产疫苗.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___________技术.<br />A.克隆技术<br />B.转基因技术.</p></div></div>
<div><p>【答案】<br />(1)传播途径<br />(2)控制传染源<br />(3)毛细血管<br />(4)B<br />(5)B<br />【解析】解:(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2)为防止该病在我国暴发流行,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该患者以及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强制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3)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通常会自然止血;有人有出血现象,血一点点渗出,据此可判断是毛细血管出血.(4)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由图示中的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OTC”标志,可知其为非处方药.(5)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从而生产疫苗.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r />所以答案是:(1)传播途径;(2)控制传染源;(3)毛细血管;(4)B;(5)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携雪花已渐行渐远,春风又吹绿了松花江畔,夏姑娘盈盈地笑着来了,大地柳绿花红,草长莺飞,一片生机盎然.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会有一些社会现象引起了你们的关注.请同学们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并回答:<br />材料一:自去年5月以来,寨卡疫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大肆流行,已有18个国家报告了感染病例.疫情最严重的巴西,感染者多达150万人,目前,寨卡疫情已遍及美洲多个国家,专家认为寨卡病毒与数千例新生儿小头症有关联.世界卫生组织已于今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br />材料二: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毒疫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悍然大波.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舆情发酵速度极快,在曝光当日就被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重要新闻媒体报道,多家地方媒体发布评论文章.“问题疫苗”事件在舆论场中引发较大的恐慌情绪.<br />材料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br />材料四:据报道:全国各地频现“血荒”.我国《献血法》中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br />材料五:健康问题,人人关心.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而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卫生保健,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将生物学知识和一份爱心传播开来.<br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特点是___________<br />A.无细胞结构<br />B.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分裂生殖<br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下列有关注射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br />①疫苗属于抗体<br />②疫苗属于抗原<br />③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br />④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A.②④<br />B.①③<br />C.①④<br />(3)结合材料三分析: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xa0;&#xa0;&#xa0;→成虫四个时期.<br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每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xa0;&#xa0;&#xa0;型血.<br />(5)结合材料五分析:你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吗?关于安全用药,请你试着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方面,任选一点谈一谈你的认识.</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A<br />(3)蛹<br />(4)A<br />(5)</p><p>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p><p><br />【解析】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个体极其微小,故选A.(2)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从预防措施上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A.(3)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4)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A型血.(5)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br />所以答案是:(1)A;(2)A;(3)蛹;(4)A;(5)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病毒,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八级(下)开学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