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主要分布在吕梁山脉和河北西北部山地的动物是( )<br />A.褐马鸡<br />B.大熊猫<br />C.扬子鳄<br />D.扭角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A正确;B、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B错误;C、扬子鳄,是一种极其珍贵而古老的爬行动物,为中国特有种,C错误;D、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D错误.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类可以消灭鼠类及害虫;提供动物蛋白;观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br />A.卧龙、王郎自然保护区<br />B.洋县保护区<br />C.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br />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树),A正确;B、洋县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朱鹮,B错误;C、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鸟类,C错误;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金丝猴,D错误;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对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叙述错误的是( )<br />A.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br />B.真菌的菌落比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br />C.真菌的菌落有时还会呈现出红、褐等颜色<br />D.细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比真菌的菌落生长速度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A、B、C项是正确的.真菌菌落初期生长很慢(属于菌丝生长期,看不到)突然会长出大量孢子;细菌菌落生长比较匀速,故D项是错误的.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最适于霉菌生长的环境是( )<br />A.干燥的衣物<br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br />C.潮湿的粮食堆<br />D.煮沸的开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干燥的衣物,缺少水分;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高温把霉菌杀死了,缺少氧气;煮沸的开水,温度高,缺少有机物,因此选项A、B、D不适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潮湿的粮食堆,含有一定的水分、有机物、温度适宜因此适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酿制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br />A.青霉菌<br />B.甲烷细菌<br />C.醋酸菌<br />D.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从青霉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不符合题意.B、甲烷杆菌能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符合题意.D、乳酸菌发酵能产生乳酸,在制作酸奶和酸菜中有重要意义.不符合题意.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乳酸发酵,需要了解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造成野生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br />A.同种生物的斗争<br />B.天敌过多<br />C.外来物种的入侵<br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改变.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不能帮助植物传粉的是( )<br />A.菜粉蝶<br />B.蜜蜂<br />C.蜂鸟<br />D.麻雀</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菜粉蝶和蜜蜂属于昆虫,通过采粉采蜜来传粉;C、蜂鸟身体比蜜蜂还小,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通过采粉采蜜来传粉;D、麻雀是以昆虫为食的,但它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花丛中搜寻昆虫食物,不能帮助植物传粉的.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粉的相关知识,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各处于哪种状态(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239763171444_ST/SYS201707192019239763171444_ST.001.png" width="207"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r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r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br />A.易地保护<br />B.建立自然保护区<br />C.将动物领回家<br />D.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中轴骨( )<br />A.脊柱<br />B.肩胛骨<br />C.胸骨<br />D.肋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中轴骨由颅骨、椎骨、肋骨、胸骨组成,而肩胛骨属于附肢骨.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老人,手中提着喂小雁的食物,身后追随着一群竖一字排列的小雁(如图),这是课本中一个动物行为例子.请分析,这个例子小雁的行为就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241762124339_ST/SYS201707192019241762124339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领域行为<br />B.学习行为<br />C.节律行为<br />D.迁徙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一位喂小雁老人,手中提着鸭食,身后跟着一群竖一字排列的小雁,此种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觅食行为,同时一群竖一字排列的小雁,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因此选项B正确.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如图所示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243301105642_ST/SYS201707192019243301105642_ST.001.png" width="105"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它能产生黄曲霉素<br />B.它能产生青霉素<br />C.它是一种放线菌<br />D.它是一种病毒</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B、真菌的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曲霉的菌丝都是放射状,该图的菌丝呈放射状,为曲霉,能产生黄曲霉,A正确,B错误.C、曲霉属于一种霉菌,C错误.D、该图的菌丝呈放射状,为曲霉,属于一种霉菌,D错误.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真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蚂蚁的行为”活动中,采用了   法和   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p></div></div>
<div><p>【答案】观察;实验<br />【解析】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蚂蚁的行为”活动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实验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运动系统由   、   、   组成.</p></div></div>
<div><p>【答案】骨;骨连接;骨骼肌<br />【解析】解: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p></div></div>
<div><p>【答案】强<br />【解析】解: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动物之所以能完成各种各样的运动,主要是靠   来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运动系统<br />【解析】解: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动物的运动主要靠运动系统完成.<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过建立食物网的活动,我们认识到动物是   和   重要的部分,动物不仅    , 而且能够   和   环境.</p></div></div>
<div><p>【答案】食物网;食物链;适应环境;影响;改变<br />【解析】解: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因此动物是食物网和食物链重要的部分;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动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动物必须保水能力强耐渴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都表明动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   、法制教育和管理.</p></div></div>
<div><p>【答案】就地保护;易地保护<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蜜蜂的足上有适于采集花粉的花粉筐,并以花粉酿蜜作为食物,有的植物的花能产生大量的花粉,并借助一定的形态结构吸引蜜蜂为传粉.这些事实说明:<br />(1)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   <br />(2)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和   的关系.<br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   者,蜜蜂是   者.<br />(4)室温中的桃花,如果没有传粉昆虫,也不进行人工授粉,结果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繁殖后代<br />(2)相互适应;相互依存<br />(3)生产;消费<br />(4)花会枯萎,凋谢<br />【解析】解:(1)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4)桃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如果没有传粉昆虫,也不进行人工授粉,结果是花会枯萎,凋谢.<br />【考点精析】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245488205796_ST/SYS201707192019245488205796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囊和    三部分.<br />(2)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    _从    中脱落的现象.<br />(3)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三个如图关节的名称:    、    、    .<br />(4)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作用.<br />(5)、图中的名称是    ,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把两骨牢固的联系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br />(1)</p><p>关节面</p><p>;</p><p>关节面</p><p>;关节面;关节腔<br />(2)关节头;关节窝<br />(3)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合理即可)<br />(4)支点<br />(5)关节囊;结缔<br />【解析】解:(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三部分.(2)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3)(3)我们所熟悉的人体关节,如上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4)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5)把两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4关节囊,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使关节具有牢固性.<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营养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247456158691_ST/SYS201707192019247456158691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青蛙以   为食,蛇吃    , 猫头鹰吃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br />(2)动物一方面以   或   为食,同时自己也会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   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br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br />(4)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   为能量来源,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br />(1)蝗虫;蛙;捕食与被捕食<br />(2)植物;其他动物;食物链<br />(3)植物→蝗虫→蛙→蛇→鹰<br />(4)绿色植物;消费者<br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就是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这样就构成了食物链.图中蝗虫以植物为食,青蛙以蝗虫为食,蛇吃青蛙,猫头鹰吃蛇.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它们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动物属于消费者;(2)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并破坏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图中的食物链为:植物→蝗虫→蛙→蛇→鹰.(4)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产者;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248312814250_ST/SYS201707192019248312814250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   (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br />(2)制作馒头时,   (填图中标号)产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br />(3)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图中标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分裂<br />(2)乙;二氧化碳<br />(3)丙<br />【解析】解:(1)细菌与酵母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的7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其中图甲是细菌,图乙是酵母菌,图丙是病毒.你的判断依据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2)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乙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3)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的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毒.<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