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双品学校东区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里的“海”和“天”指的是生物圈中的( )<br />A.岩石圈、水圈<br />B.水圈、大气圈<br />C.大气圈、岩石圈<br />D.固体圈、水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r />人们常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里的“海”和“天”指的是生物圈中的水圈和大气圈.<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r />A.一片森林<br />B.森林里的动物<br />C.森林里的植物<br />D.森林里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一片森林”,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br />B、“森林里的动物”,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C、“森林里的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D、“森林里的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森林”.<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到了冬天,有些树的叶片会脱落,而有些仍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br />A.生物适应环境<br />B.生物影响环境<br />C.环境影响生物<br />D.落叶的树不适应环境,不落叶的树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冬天蛇要冬眠适应寒冷的环境,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冬季落叶主要原因是冬季干旱少雨,落叶可有效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还可以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天北方的阔叶树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有些仍然郁郁葱葱,如松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这些现象都体现了生物适应寒冷的环境的表现.<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br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r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r />C.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r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例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br />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r />C、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br />D、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 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的是生物间的哪种关系( )<br />A.竞争<br />B.捕食<br />C.合作<br />D.寄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br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r />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br />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r />D.蚱蜢→食虫鸟→蛇→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br />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符合食物链的写法;<br />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而此选项中有细菌,细菌是分解者.不符合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br />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故此选项不正确;<br />D、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故此选项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哪种生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br />A.小鱼<br />B.虾米<br />C.水藻<br />D.大鱼</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小鱼、虾米、水藻、大鱼组成的食物链是:水藻→虾米→小鱼→大鱼.<br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在四种生物中大鱼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大鱼”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海洋生态系统<br />B.陆地生态系统<br />C.生物圈<br />D.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br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r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r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据分析可见:A、B、D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C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C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圈层厚度为( )<br />A.10千米<br />B.20千米<br />C.150千米<br />D.300千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位于地球的( )<br />A.内部<br />B.中部<br />C.表面<br />D.底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因此生物圈位于地球的表面.<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中,导致蛇和青蛙冬眠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br />A.阳光<br />B.温度<br />C.水<br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狼、狗、猫都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不需要冬眠;而蛇是爬行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蛇和青蛙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的身体上着生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在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中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些说明( )<br />A.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r />B.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也影响环境<br />C.生物必须与环境相适应<br />D.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时的阻力,体色与土壤颜色相近有保护作用,体表有粘液有润滑作用并能完成呼吸,减少钻土时的摩擦力,表明蚯蚓适应在土壤中穴居生活.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能影响环境.<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阳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r><td style="width:84.75pt; vertical-align:top"><p>玉米和水稻</p></td><td style="width:92.2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A森林生态系统</p></td></tr><tr><td style="width:84.75pt; vertical-align:top"><p>鲸鱼和鲨鱼</p></td><td style="width:92.2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B海洋生态系统</p></td></tr><tr><td style="width:84.75pt; vertical-align:top"><p>猴子和松鼠</p></td><td style="width:92.2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C农田生态系统</p></td></tr><tr><td style="width:84.75pt; vertical-align:top"><p>鲤鱼和草鱼</p></td><td style="width:92.25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237.75pt; vertical-align:top"><p>D淡水生态系统</p></td></tr></table><p> </p></div></div>
<div><p>【答案】C;B;A;D<br />【解析】解:玉米和水稻是农作物,属于农田生态系统;鲸鱼和鲨鱼生活在海洋中,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猴子和松鼠生活在森林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鲤鱼和草鱼生活在淡水中,属于淡水生态系统.<br />所以答案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8a8cf461/SYS201702111717305203990013_DA/SYS201702111717305203990013_DA.001.png" width="349"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消费者是    , 分解者是    .</p></div></div>
<div><p>【答案】绿色植物;各种动物;细菌、真菌<br />【解析】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br />所以答案是:绿色植物;各种动物;细菌、真菌<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指:提出问题,    ,     ,     ,     , 表达和交流这几个阶段.</p></div></div>
<div><p>【答案】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br />【解析】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br />所以答案是: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和    .</p></div></div>
<div><p>【答案】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br />【解析】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所以答案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以下材料填空:<br />材料l: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br />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br />材料3:鸡能在短期内忍受﹣40℃的低温约3小时.<br />材料4:水稻生产l克干物质,需消耗400﹣700克水.<br />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知道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有   、   、    .</p></div></div>
<div><p>【答案】光;适宜的温度;水<br />【解析】解:分析材料如下:<br />材料1: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说明不同的植物都不同程度的需要一定的阳光.<br />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说明这种昆虫需要光.<br />材料3:鸡能在短期内忍受﹣40℃的低温约3小时.时间再长就会死亡,说明鸡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br />材料4:水稻生产1克干物质,要消耗400﹣700克水,说明水稻的生活需要水.<br />由上可知生物的生存需要光、适宜的温度和水等条件.<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8a8cf461/SYS201702111717307060795650_ST/SYS201702111717307060795650_ST.001.png" width="342"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 青蛙属于    .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   、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r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他们之间相互交错形成    . 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br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若某种在生物体内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该有毒物质在哪种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r />(2)5;食物网;水稻→鼠→猫头鹰<br />(3)水稻;猫头鹰<br />【解析】解:(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水稻属于生产者;青蛙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以水稻为食,因此青蛙属于消费者;“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图中食物链有: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所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他们之间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鼠→猫头鹰;(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水稻位于第一营养级.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水稻.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某种在生物体内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该有毒物质在猫头鹰体内的浓度最高.<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理解,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