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生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br />A.游泳<br />B.爬行<br />C.行走<br />D.飞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由于水生动物受环境的影响,游泳是水生动物对环境的比较适应的运动方式,A正确;B、爬行主要是适于陆地生活的运动方式,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和漂浮,B错误.C、行走是陆生动物重要的运动方式,因此不属于水生动物运动方式,C错误;D、由于水中这个特殊的环境,在水中飞行几乎是不可能的,D错误.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动物的运动方式,需要了解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雁的飞行器官是( )<br />A.翅膀<br />B.翼<br />C.鳍<br />D.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上面覆盖羽毛,上下煽动,使鸟不断向前运动,为鸟的飞行器官,适于飞行.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骨有( )<br />A.200多块<br />B.206块<br />C.600多块<br />D.608块</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是组成骨骼的基本单位.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可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三大部分.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肢骨的是( )<br />A.尺骨<br />B.胫骨<br />C.腓骨<br />D.髋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组成骨骼的骨共有206块,人体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人体的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附肢骨位于骨骼的外围部分,包括肢骨和带骨两部分.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带骨是脊椎动物成对的附肢借助另一套骨骼结构、肌肉、韧带和中轴骨骼联系起来,这一套骨骼叫做带骨.前肢的带骨叫肩带,后肢的带骨叫腰带,因此,锁骨、肩胛骨、髋骨等连接四肢和躯干的骨叫做带骨.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br />A.骨<br />B.血管<br />C.皮肤<br />D.肌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样的骨既坚韧,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无机物的含量都在骨成分含量中的2/3左右,而骨的无机物中含的钙盐最多.另外人的其他器官内如小肠、皮肤和肌肉内含钙量都要比骨少.因此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骨.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骼肌是( )<br />A.细胞<br />B.组织<br />C.器官<br />D.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骼肌的结构组成是( )<br />A.肌细胞<br />B.肌腹和肌群<br />C.肌腹和肌腱<br />D.肌群和肌腱</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5bdd8ca4/SYS201707192018595163951030_DA/SYS201707192018595163951030_DA.001.png" width="305"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骨骼的是( )<br />A.颅腔<br />B.脊柱<br />C.关节<br />D.全身的骨</p></div></div>
<div><p>【答案】A,C,D<br />【解析】解:A、颅腔是由颅骨围成的空腔,不属于骨骼.故符合题意.B、脊柱是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分,它们之间有骨连接,脊柱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关节是活动的连接,不属于骨骼,故符合题意.D、全身的骨包括多块骨,不包括骨连接,不属于骨骼.故符合题意.故选:AC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5bdd8ca4/SYS201707192018596434678183_ST/SYS201707192018596434678183_ST.001.png" width="367"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③<br />D.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推铅球的过程中,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br />A.收缩 舒张<br />B.舒张 收缩<br />C.同时舒张<br />D.同时收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准备掷球时是一个屈肘动作,但在掷球的一瞬间,就是一个伸肘动作.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骨髓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骨密质内的骨髓终生红色<br />B.骨松质内的骨髓终生红色<br />C.骨髓腔内的骨髓终生黄色<br />D.大量失血后,骨髓腔的红骨髓变成黄骨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是红色的,终生具有造血功能.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下列不正确的是( )<br />A.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br />B.所有动物的运动都要消耗能量<br />C.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br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形态结构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A正确.B、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所有动物的运动都要消耗能量,B正确.C、动物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参与,C错误.D、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也不同,其结构都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的,D正确.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狗拉雪橇<br />B.猴子剥花生<br />C.母鸟喂小鱼<br />D.乌鸦偷喝牛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狗拉雪橇、猴子剥花生、乌鸦偷喝牛奶,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母鸟喂小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母鸟喂小鱼.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攻击行为一定是发生在( )<br />A.不同种动物之间<br />B.同种动物之间<br />C.争夺食物时<br />D.发生冲突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攻击行为有的是肉体的进攻,有的是非肉体的(如装腔作势、恐吓、驱逐等动作)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如雄海象为要拥有一群雌海象,而与其他雄海象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攻击行为.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生物钟是指( )<br />A.动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br />B.动物对外界环境所作出的反应<br />C.动物体内有感知时间变化的结构<br />D.动物对阳光、夜色变化比较敏感的器官</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理解,了解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下列哪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最强?( )<br />A.狗、<br />B.猩猩<br />C.草鱼<br />D.大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草鱼属于鱼类,大鲵属于两栖类,猩猩和狗属于哺乳动物,其中猩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br />A.蜜蜂<br />B.狒狒<br />C.蝙蝠<br />D.蚂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蜜蜂、狒狒、蚂蚁,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或严格的等级,因此都具有社会行为;C、蝙蝠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社会行为的特征,需要了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生物学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 )<br />A.观察法<br />B.统计法<br />C.实验法<br />D.推理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不只是用了观察法的( )<br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br />B.韶关虎园的工作人员用望远镜观察华南虎的活动<br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br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属于观察法.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属于观察法.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属于观察法.D、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对声波反应的敏感,属于实验法.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主要的角色是(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前三者都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属于消费者.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 )<br />A.食物链<br />B.食物网<br />C.生物圈<br />D.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存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br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r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r />C.狗拿耗子,多管闲事<br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水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螳螂与蝉都是动物;B,蚂蚁是动物,是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狗和耗子是动物.D,大鱼和小鱼是动物,水草是植物,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综上所述;A、B、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食物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br />A.植物在食物链中数量最多<br />B.食物链中箭头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br />C.“一山不容二虎”说明虎性情孤僻,与食物链没有关系<br />D.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的生物能量的10﹣20%</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动物和人是消费者,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消费者数量越少,A正确.B、食物链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因此食物链中箭头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B正确.C、虎是营养级别很高的生物,可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存,才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D正确.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br />A.开发旅游区<br />B.禁止捕杀动物<br />C.建立自然保护区<br />D.建立动物繁育中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境内已灭绝的动物是( )<br />A.大熊猫<br />B.中华鲟<br />C.褐马鸡<br />D.野马</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我国境内大熊猫、中华鲟、褐马鸡都存在,没有灭绝.<br />野马也是马的一种.躯体不大,身长2~2.3米,肩高1.3~1.4米,头很大,没有额毛,耳朵较短.头和背部是焦茶色,身体两侧较淡,腹部变为乳黄色.冬夏季节,毛色不同.冬季毛长而粗,色较淡,背部的毛呈波浪形;夏季毛变短色变深,四肢露出几条隐条纹,鬣鬃直立,从头一直延伸到背部.尾巴很长,毛深褐色,蓬松而稀疏.野马和今天的家马很是相像,连齿式和牙齿的构造也相同.它们相互配种,能够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新后代.最后一次发现野马是在1957年,野生种群已经灭绝.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是( )<br />A.金丝猴<br />B.白鳍豚<br />C.海豚<br />D.扬子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金丝猴,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不符合题意;B、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B不符合题意;C、海豚各国均有,不是我国特有的珍惜物种.C符合题意;D、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直线将对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br />狗沿路撒尿    A繁殖行为<br />大雁冬去春来    B取食行为<br />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    C防御行为<br />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领域行为    D领域行为<br />两只公狗争骨头吃而打架    E攻击行为<br />松鼠将草类挂在树枝上晾晒    F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F;C;A;B;E<br />【解析】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属于繁殖行为.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松树将类挂在树枝上晾晒属于取食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属于防御行为.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狗沿路撒尿属于领域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公狗争骨头吃而打架属于攻击行为;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大雁冬去春来;<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看图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005337245324_ST/SYS201707192019005337245324_ST.001.png" width="158"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关节由关节面、②   和③   三部分构成.<br />(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病变的部位发生在   (填序号).<br />(3).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①   从④   中滑出的现象.<br />(4).人体中活动性最强的关节是    .<br />(5).带髌骨的关节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囊;关节腔<br />(2)3<br />(3)关节头;关节窝<br />(4)肩关节<br />(5)膝关节<br />【解析】解:(1)关节由关节面、2关节囊和3关节腔三部分组成.(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3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3)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叫脱臼.(4)肩关节属于杵臼关节,是人体中活动方向最多、幅度最大的关节.(5)膝关节是上下腿骨交汇的地方,中间有半月板,前面有髌骨,髌骨是由两条肌肉拉伸,悬浮在腿骨交汇处之前,非常容易滑动,在正常的生活中,由于不受外力影响,也没有剧烈运动,所以髌骨在膝盖部位能正常的小范围活动.<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既能使其找到   和    , 又有利于躲避    .</p></div></div>
<div><p>【答案】食物;配偶;敌害<br />【解析】解:动物的运动,增加了动物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能够快速找到较多食物和配偶,也有利于快速躲避敌害,保护自己.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 跳跃 奔跑 游泳 攀援)但是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如大猩猩生活在森林中运动方式以攀援为主,海豚生活在水中以游泳为主,袋鼠生活在草原上以跳跃为主,鸵鸟生活在沙漠上以奔跑为主.<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需要了解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年人的骨中    大于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006366295400_ST/SYS201707192019006366295400_ST.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骨的弹性    ,容易    ;青少年骨中    大于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79bbf78/SYS201707192019006366295400_ST/SYS201707192019006366295400_ST.002.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比较    ,容易    .</p></div></div>
<div><p>【答案】无机物;小;骨折;有机物;柔软;变形<br />【解析】解:因为老年人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大于2/3,骨的弹性小表现为比较脆,所以容易骨折;而青少年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大于1/3,骨的弹性大表现为比较柔软,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以防止变形.<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    为杠杆、    为支点、     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骨;关节;骨骼肌<br />【解析】解: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骨的长长是由于骺端的    产生新的细胞造成的;骨的长粗是由于    内成骨细胞产生新的细胞造成的.</p></div></div>
<div><p>【答案】软骨层;骨膜<br />【解析】解: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有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系统起着    、    和    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支持;保护;运动<br />【解析】解: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而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可分为   、   和    .</p></div></div>
<div><p>【答案】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br />【解析】解:肉食动物是只以动物为食的动物如狐、狼等;植食动物是只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羊、大熊猫等; 杂食动物是即吃动物又吃植物的动物,如人类、狗等.因此动物根据食性又可分为:肉食动物、植食动物和杂食动物.<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br />材料1: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实验人员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br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br />A.先天性行为<br />B.偶然行为<br />C.取食行为<br />D.学习行为<br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br />A.实验模型<br />B.对照组<br />C.实验组<br />D.一个变量<br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br />A.它们可能吓唬其它鸭了<br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br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br />D.它们将会认为猫它们的母亲.<br />(4)此实验与哪位科学家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相同      <br />A.劳伦兹<br />B.弗里施<br />C.延伯根<br />D.法布尔.</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B<br />(3)D<br />(4)A<br />【解析】解:(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甲组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跟随气球走,为先天性行为.故选:A(2)甲组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乙组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组形成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变量为小鸭是否和母亲在一起.故选:B(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果将小鸭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故选:D(4)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故上述研究属于实验法.此实验与劳伦兹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相同.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2:16世纪前,在毛里求斯渡渡鸟和大栌榄树和谐地生活着.自从欧洲人16世纪踏上这片土地后,到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之后,大栌榄树似乎患了“不孕症”,到上世纪80年代,整个毛里求斯也只剩下13株大栌榄树.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大栌榄树的果实.他想,也许渡渡鸟与大栌榄树种子的发芽能力有关.他找到样子极像渡渡鸟的吐绶鸡(火鸡)吃下大栌榄树的果实.几天后,从吐绶鸡(火鸡)的排泄物中找到了大栌榄树的种子.这些种子外壳由于吐绶鸡(火鸡)嗉囊的研磨已不像原先那么坚厚了.坦普尔把这些经过吐绶鸡“处理”过的大栌榄树种子栽在苗圃里,不久,居然绽出了绿油油的嫩芽.<br />(1)大栌榄树似乎患了“不孕症”的原因      <br />A.大栌榄树是不育不孕患者<br />B.没有渡渡鸟给它授粉<br />C.没有渡渡鸟帮助磨薄大栌榄树种子的壳<br />D.渡渡鸟和大栌榄树存在共生关系<br />(2)包括渡渡鸟在内的生物灭绝的原因是      <br />A.上帝的惩罚<br />B.种内斗争<br />C.一种自然现象<br />D.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br />(3)材料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      <br />A.植物具有依赖性<br />B.大栌榄树的繁殖能力太差<br />C.渡渡鸟的食性太单一<br />D.动物对植物的生活起着促进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C<br />(2)D<br />(3)D<br />【解析】解:(1)由资料可知:①渡渡鸟灭绝后大栌榄树患了“不孕症”,到上世纪80年代,整个毛里求斯也只剩下13株大栌榄树.②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大栌榄树的果实.③吐绶鸡(火鸡)吃下大栌榄树的果实,其排出的种子能够很快发芽. 以上事实说明:渡渡鸟取食大栌榄树的果实,帮助磨薄大栌榄树种子的壳,利于种子发芽.故选C.(2)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这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栖息地缩小和破坏已成为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原因;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例如:滥捕乱杀和滥采乱伐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引入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农、林、渔、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等.《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告诉我们: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故选D.(3)以上事实说明:渡渡鸟取食大栌榄树的果实,帮助磨薄大栌榄树种子的壳,利于种子发芽,因此动物对植物的生活起着促进作用.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以及对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了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