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50:34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苹果是生活中常见水果,营养丰富.如图示切开的苹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a55a8c5/SYS201708151239559188728160_ST/SYS201708151239559188728160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由花瓣发育而来<br />B.②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r />C.②内胚有两片子叶<br />D.①为②的发育提供营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错误.<br />B、②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错误.<br />C、苹果属于双子叶植物,②种子内的胚有两片子叶组成,正确.<br />D、胚内的子叶为②种子萌发提供营养,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嫁接是常用的繁殖植物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r />A.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br />B.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应紧密结合在一起<br />C.属于有性生殖<br />D.能保持植株的原有性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A正确;<br />B、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B正确;<br />C、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C错误;<br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蝇都是传播疾病的害虫,根据它们的发育过程及特点,你认为消灭它们的最佳时期是(  )<br />A.卵<br />B.幼虫<br />C.蛹<br />D.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卵较小,不易被发现,不好消灭,故错误;<br />B、幼虫时期活动范围小,容易被发现,便于集中消灭,故正确;<br />C、蛹期不食不动,不易被发现,所以错误;<br />D、而成虫有翅,活动范围大,不易集中消灭,故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发育描述中错误的是(  )<br />A.卵黄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r />B.嫁接和扦插都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br />C.所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br />D.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胚胎早期发育的营养物质是卵黄提供的,A正确;<br />B、嫁接和扦插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B正确;<br />C、高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而低等的生物如细菌是分裂生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生命活动不是从受精卵开始的,C错误;<br />D、昆虫的变态发育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昆虫的发育和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人的双眼皮与有耳垂<br />B.青蛙的趾间有蹼和鸭子的趾间有蹼<br />C.西瓜的红瓤与黄瓤<br />D.葡萄的紫皮与香蕉的黄皮</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人的双眼皮与有耳垂是同种生物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错误.<br />B、青蛙的趾间有蹼和鸭子的趾间有蹼,不同生物同一性状,错误.<br />C、西瓜的红瓤与黄瓤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正确.<br />D、葡萄的紫皮与香蕉的黄皮是不同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类型,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殖过程中,父母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后代传递了(  )<br />A.各自具体的性状<br />B.细胞中全部的遗传物质<br />C.全部染色体<br />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在有性生殖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每对染色体中的各一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r />B.一般而言,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br />C.生物化石和比较解剖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br />D.一般而言,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根据化石形成的原因,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A错误.<br />B、一般而言,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B错误.<br />C、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其中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C正确.<br />D、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可采用模拟实验法<br />B.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比较法<br />C.化石是唯一的研究证据<br />D.生物进化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推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模拟实验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采取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关于生物进化难以再现,可采用模拟实验法,例如米勒实验.<br />B、比较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br />C、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br />D、生物进化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推测,凭空想象是站不住脚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化石证据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br />A.自然选择<br />B.遗传和变异<br />C.生存斗争<br />D.适者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狗品种很多,形成这么多狗的原因是(  )<br />A.适应环境的结果<br />B.我国水域辽阔<br />C.自然选择的结果<br />D.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我国的狗品种很多,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工选择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br />A.产生语言和文字<br />B.会使用工具<br />C.大脑发达<br />D.能直立行走</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只有人类有语言,A正确;<br />B、人会制造工具,类人猿也会使用工具,使用工具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B错误;<br />C、类人猿也属于很高等的哺乳类,大脑也很发达,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进一步发达,C正确;<br />D、类人猿是臂行,人是直立行走,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xa0;&#xa0;&#xa0; . 若虫经过&#xa0;&#xa0;&#xa0;蜕皮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p></div></div>
<div><p>【答案】跳蝻;5次<br />【解析】解: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若虫经过5次蜕皮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br />所以答案是:跳蝻;5次<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昆虫的发育,需要了解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xa0;&#xa0;&#xa0;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xa0;&#xa0;&#xa0;呼吸.</p></div></div>
<div><p>【答案】鳃;肺<br />【解析】解: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br />所以答案是:鳃;肺<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xa0;&#xa0;&#xa0;存在的,基因也是&#xa0;&#xa0;&#xa0;存在的.</p></div></div>
<div><p>【答案】成对;成对<br />【解析】解: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因此基因也是成对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基因也随着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女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即子女的体细胞中含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br />所以答案是:成对;成对;<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xa0;&#xa0;&#xa0;基因时,才会表现出&#xa0;&#xa0;&#xa0;性状.</p></div></div>
<div><p>【答案】隐性;隐性<br />【解析】解: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基因组成aa为单眼皮.<br />所以答案是:隐性;隐性<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xa0;&#xa0;&#xa0; ,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生存斗争;自然选择<br />【解析】解: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br />所以答案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1是细胞内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a55a8c5/SYS201708151239572345678154_ST/SYS201708151239572345678154_ST.001.png" width="52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在①细胞核内存着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xa0;&#xa0;&#xa0;]&#xa0;&#xa0;&#xa0; , 它主要是由④&#xa0;&#xa0;&#xa0;和③蛋白质组成,在④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⑤&#xa0;&#xa0;&#xa0; .<br />(2)如图2中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图解中正确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染色体;DNA;基因<br />(2)A<br />【解析】解:(1)②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④DNA和③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⑤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故A正确.<br />所以答案是:(1)②染色体;DNA;基因.(2)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基因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据下图的遗传图解,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a55a8c5/SYS201708151239573116452411_ST/SYS201708151239573116452411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父亲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 白化病儿子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br />(2)这个儿子的白化病的基因来源是一个来自&#xa0;&#xa0;&#xa0; , 另一个来自&#xa0;&#xa0;&#xa0; .<br />(3)皮肤正常和白化病这一对性状,将它们称为&#xa0;&#xa0;&#xa0; . 它是由一对&#xa0;&#xa0;&#xa0;控制的.<br />(4)这对夫妇所生小孩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xa0;&#xa0;&#xa0; .<br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通过&#xa0;&#xa0;&#xa0;把各自一半的染色体传给了后代,使其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从而表现出&#xa0;&#xa0;&#xa0;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r />(1)Aa;Aa;aa<br />(2)父方;母方<br />(3)相对性状;基因<br />(4)25%<br />(5)生殖细胞;遗传<br />【解析】解:“人类的正常皮肤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a55a8c5/SYS201708151239573116452411_DA/SYS201708151239573116452411_DA.001.png" width="303" height="2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1)父亲的基因是Aa,母亲的基因是A,白化病儿子的基因组成是aa.(2)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因此,这个儿子的白化病的基因来源是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它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皮肤正常和皮肤白化病称为一对相对性状.(4)根据题意画出遗传图解,由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所生小孩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正常孩子的可能性为75%.<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a55a8c5/SYS201708151239573116452411_DA/SYS201708151239573116452411_DA.002.png" width="323"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⑸父母是因为发育成子女的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因此子女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因此父母把一半染色体传给了子女.父母是因为发育成子女的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因此子女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因此父母把一半染色体传给了子女.从而表现出遗传现象.<br />所以答案是:(1)Aa;Aa;aa(2)父方;母方(3)相对性状;基因(4)25%(5)生殖细胞; 遗传<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a55a8c5/SYS201708151239575144499516_ST/SYS201708151239575144499516_ST.001.png" width="314"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xa0;&#xa0;&#xa0;端(填代号),将卵壳敲出裂纹,用小镊子小心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xa0;&#xa0;&#xa0; .<br />(2)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如图二所示)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在&#xa0;&#xa0;&#xa0;的牵引下悬浮于&#xa0;&#xa0;&#xa0;中,卵黄的表面有一个&#xa0;&#xa0;&#xa0;色的小圆点,该结构就是&#xa0;&#xa0;&#xa0; , 里面含有&#xa0;&#xa0;&#xa0; .<br />(3)通过观察发现,鸡卵的卵细胞是由&#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B;气室<br />(2)系带;卵白;白;胚盘;细胞核<br />(3)胚盘;卵黄;卵黄膜<br />【解析】解:(1)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B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是由卵壳膜围成的气室.气室内有气体,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2)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如图二所示)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牵引着卵黄悬浮于卵白中的卵黄系带;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3)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其中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胚盘相当于细胞核.<br />所以答案是:(1)B;气室;(2)系带;卵白;白;胚盘; 细胞核;(3)胚盘;卵黄;卵黄膜.<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鸟的发育,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