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9:5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使用的煤是由古代哪类植物形成的( )<br />A.蕨类植物<br />B.藻类植物<br />C.苔藓植物<br />D.种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化石证据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分别储存在( )<br />A.子叶、子叶<br />B.子叶、胚乳<br />C.胚乳、子叶<br />D.胚乳、胚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也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的结构,需要了解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素有“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湿地生态系统<br />C.草原生态系统<br />D.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符合题意;<br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不符合题意;<br />D、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影响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r />A.大雁南飞<br />B.骆驼刺根系发达<br />C.海豹皮下脂肪厚<br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大雁南飞,是因为大雁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br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是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br />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r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br />A.卵巢<br />B.输卵管<br />C.子宫<br />D.腹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因此人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br />A.阳光←草←兔←鹰<br />B.草→兔→鹰→分解者<br />C.草←兔←鹰<br />D.草→兔→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r />B、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r />C、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br />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br />A.小肠<br />B.大肠<br />C.口腔<br />D.胃</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吸收.<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br />A.红细胞、白细胞<br />B.血浆、血细胞<br />C.血小板、白细胞<br />D.血浆、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人体血液的组成是血浆、血细胞.<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br />A.重吸收<br />B.过滤<br />C.运输<br />D.分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肾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属于复杂反射( )<br />A.膝跳反应<br />B.望梅止渴<br />C.眨眼反射<br />D.缩手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因此都属于简单反射;<br />B、“望梅止渴”,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br />所以,属于复杂反射的是“望梅止渴”.<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br />A.消灭对人类有害的生物<br />B.建立植物园<br />C.建立自然保护区<br />D.建立动物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等.<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就地保护,需要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种动物是真正的鱼( )<br />A.鲫鱼<br />B.鲸鱼<br />C.鲍鱼<br />D.甲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鲫鱼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r />BCD、鲸鱼是哺乳动物,鲍鱼是软体动物,甲鱼是爬行动物,都不属于鱼类;<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r />B.没有细胞结构<br />C.不含有遗传物质<br />D.不能独立生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都是病毒的特点;<br />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病毒有遗传物质,而不是不含有遗传物质.<br />所以,有关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不含有遗传物质.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病毒,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br />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br />C.人的身高和体重<br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人的身高和体重”,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br />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r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一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r />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鸡卵的那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br />A.卵黄<br />B.胚盘<br />C.卵白<br />D.系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r />B、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鸡;B正确.<br />C、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不能发育成雏鸡;<br />D、系带能够固定卵细胞,还能减轻震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br />A.由简单到复杂<br />B.由水生到陆生<br />C.体型由小到大<br />D.由低等到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r />C、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型由小到大”,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疾病名称与病因对应:<br />A.糖尿病&#xa0;&#xa0;&#xa0; B.巨人症&#xa0;&#xa0;&#xa0; C.侏儒症&#xa0;&#xa0;&#xa0; <br />D.佝偻病&#xa0;&#xa0;&#xa0; E.地方性甲状腺肿&#xa0;&#xa0;&#xa0;<br />a.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e.缺乏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b;c;d;e;a<br />【解析】解:A、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形成的;B、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D、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形成的;E、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的.<br />所以答案是:bcde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对应:<br />A.饮用水消毒&#xa0;&#xa0;&#xa0; B.教室开窗通风&#xa0;&#xa0;&#xa0; C.将传染病患者隔离&#xa0;&#xa0;&#xa0;<br />D.接种疫苗&#xa0;&#xa0;&#xa0; E.积极进行体育锻炼&#xa0;&#xa0;&#xa0;<br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a;a;b;c;c<br />【解析】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饮用水消毒、教师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将传染病患者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接种疫苗和积极进行锻炼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所以答案是:aabc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29639217981_ST/SYS201702111621029639217981_ST.001.png" width="371"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步骤④操作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2)若要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步骤①所滴液体应为&#xa0;&#xa0;&#xa0; , 其目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避免产生气泡<br />(2)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r />【解析】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br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②“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③“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④“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⑤“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它可把 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1)步骤④操作的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2)①是滴,若要制作人的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步骤①所滴液体应为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r />所以答案是:(1)避免产生气泡;(2)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30275443723_ST/SYS201702111621030275443723_ST.001.png" width="39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①②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xa0;&#xa0;&#xa0; .<br />(2)应将2只试管同时放到&#xa0;&#xa0;&#xa0;℃的温水中,其目的是模拟人体的口腔温度,在此温度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br />(3)5到10分钟后取出2只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摇匀,其中不变蓝的试管是②号,原因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唾液<br />(2)37<br />(3)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br />【解析】解:(1)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①号试管是对照组,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2)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在该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实验装置置于该温度环境下是为了模拟人体内的环境温度.(3)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中D表示向①、②号试管中加入的都是碘液;②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br />所以答案是:(1)唾液(2)37(3)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的消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操作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30864845132_ST/SYS201702111621030864845132_ST.001.png" width="418" height="2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xa0;&#xa0;&#xa0;(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xa0;&#xa0;&#xa0; , 进而说明&#xa0;&#xa0;&#xa0;是绿色植物制作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r />(1)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br />(2)变蓝;淀粉;光<br />【解析】解:(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完(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碘遇淀粉变蓝色.为了检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所以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为了脱去叶绿素,因此图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这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现象还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r />所以答案是:(1)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变蓝;淀粉;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1)此图表示光合作用,那么图中气体①是&#xa0;&#xa0;&#xa0; ,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xa0;&#xa0;&#xa0; .<br />(2)如果此图表示呼吸作用,那么图中气体④是&#xa0;&#xa0;&#xa0; ,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的&#xa0;&#xa0;&#xa0;(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内进行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32047572285_ST/SYS201702111621032047572285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氧气;叶绿体<br />(2)氧气;线粒体<br />【解析】解:(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32047572285_DA/SYS201702111621032047572285_DA.001.png" width="53"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故叶片中的①和②分别代表氧气和有机物,③、④分别表示水和二氧化碳,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可以推知:④代表氧气,①代表二氧化碳.<br />所以答案是:(1)氧气;叶绿体(2)氧气;线粒体<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光合作用的实质,需要了解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32837798027_ST/SYS201702111621032837798027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写出下面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④&#xa0;&#xa0;&#xa0; , ⑥&#xa0;&#xa0;&#xa0; .<br />(2)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细菌虽有图中①&#xa0;&#xa0;&#xa0;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xa0;&#xa0;&#xa0; .<br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xa0;&#xa0;&#xa0;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r />(1)荚膜;鞭毛<br />(2)DNA;细胞核<br />(3)分裂<br />【解析】解:(1)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①遗传物质;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2)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3)细菌生殖方式是一分为二的分裂生殖.<br />所以答案是:(1)荚膜;鞭毛;(2)①DNA; 细胞核;(3)分裂.<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dd62b910/SYS201702111621033468446695_ST/SYS201702111621033468446695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xa0;&#xa0;&#xa0;和肺组成的,图中序号①是&#xa0;&#xa0;&#xa0; , ④是&#xa0;&#xa0;&#xa0; .<br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xa0;&#xa0;&#xa0; .<br />(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之后,血液由原来的&#xa0;&#xa0;&#xa0;血变成&#xa0;&#xa0;&#xa0;血.</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道;鼻腔;气管<br />(2)肺<br />(3)静脉;动脉<br />【解析】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1鼻腔、4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2)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主要有: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有丰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3)当血液流经肺部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道;鼻腔;气管;(2)肺;(3)静脉;动脉.<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