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8:23

甘肃省兰州九中等联片办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植物中,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br />A.海带<br />B.地钱<br />C.墙藓<br />D.葫芦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等.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两栖动物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br />B.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br />C.两栖动物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br />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两栖动物的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为脊椎动物,故A正确;<br />B、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B正确;<br />C、龟、鳄鱼是爬行动物,企鹅是鸟类,海豹是哺乳动物,它们也都水陆两栖生活,故C错误.<br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故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防止蛔虫的做法不科学的是( )<br />A.饭前便后洗手<br />B.不喝不清洁的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净<br />C.管理好人畜的粪便<br />D.每周服用一次肠虫清(一种治疗蛔虫的药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br />A、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够防止蛔虫病.A做法科学;<br />B、不喝不清洁的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净,能够防止蛔虫病.B做法科学;<br />C、管理好人畜的粪便.能够防止蛔虫病.C做法科学;<br />D、是药三分毒,不能随便服用药物.D做法不科学.<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所有的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br />B.软体动物只生活在水中<br />C.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小的门类<br />D.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有的软体动物没有贝壳,如乌贼的贝壳退化为海螵蛸.A错误.<br />B、软体动物有的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如蜗牛.B错误.<br />C、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不是最小的门类.C错误;<br />D、软体东区的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br />A.线形动物<br />B.环节动物<br />C.节肢动物<br />D.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正确的是( )<br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br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越多<br />C.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br />D.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相同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B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故AC错误,B正确;<br />D、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较多,但不是完全相同的.故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分类的单位,需要了解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属于同门的动物,乙和丙属于同目的动物,甲和丙属于同属的动物,请问它们三者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br />A.甲和乙<br />B.甲和丙<br />C.乙和丙<br />D.三者的亲缘关系一样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br />题干中:甲和乙同门,乙和丙同目,甲和丙同属,三个单位中,属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因此甲和丙的亲缘关系最近.可见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br />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栖息环境<br />B.拒绝利用珍稀野生的动植物,不买野生生物及其制品<br />C.坚决抵制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br />D.野生生物营养价值高,大力提倡食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要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栖息环境,A正确;<br />B、拒绝利用珍稀野生的动植物,不买野生生物及其制品,从而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B正确;<br />C、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坚决抵制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C正确;<br />D、食用野生生物,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测定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为它们的植物体一般只有矮小的&#xa0;&#xa0;&#xa0;和又小又薄的&#xa0;&#xa0;&#xa0; , 没有&#xa0;&#xa0;&#xa0; , 体内没有&#xa0;&#xa0;&#xa0; , 因而不能长得很高.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xa0;&#xa0;&#xa0;都离不开水,因此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茎;叶;根;输导组织;生殖过程<br />【解析】解: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非常纤细,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苔藓植物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所以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br />所以答案是:茎;叶;根;输导组织;生殖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的身体中央有空腔,有&#xa0;&#xa0;&#xa0;无&#xa0;&#xa0;&#xa0; .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xa0;&#xa0;&#xa0;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口;肛门;体节<br />【解析】解: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如水螅.<br />环节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节与节之间有一深槽,称节间沟,在体节上又有较浅的沟称体环,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蚂蝗、沙蚕等.所以答案是:口;肛门;体节.<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xa0;&#xa0;&#xa0;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的生物可以通过&#xa0;&#xa0;&#xa0;产生具有&#xa0;&#xa0;&#xa0;的后代.</p></div></div>
<div><p>【答案】种;有性生殖;生殖能力<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如果不同种生物杂交会出现不育或者变异,例如:驴与马杂交生出的是骡子,是不能产生后代的. <br />所以答案是:种;有性生殖;生殖能力.<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人类化石表明,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四个阶段.在人类进化过程中,&#xa0;&#xa0;&#xa0;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p></div></div>
<div><p>【答案】能人;直立人;智人;脑容量<br />【解析】解: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br />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br />所以答案是:能人;直立人;智人;脑容量.<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和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菌结构图,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14f225ae/SYS201707192016415091997977_ST/SYS201707192016415091997977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1是&#xa0;&#xa0;&#xa0;、2是&#xa0;&#xa0;&#xa0;、3是&#xa0;&#xa0;&#xa0;、4是&#xa0;&#xa0;&#xa0; .<br />(2)细菌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相同的是都有细胞壁、&#xa0;&#xa0;&#xa0;、&#xa0;&#xa0;&#xa0; , 不同的是细菌没有&#xa0;&#xa0;&#xa0; , 像这样的细胞我们称为&#xa0;&#xa0;&#xa0;细胞.<br />(3)与细菌细胞相比,病毒则非常简单,病毒没有&#xa0;&#xa0;&#xa0;结构,只有&#xa0;&#xa0;&#xa0;外壳和内部&#xa0;&#xa0;&#xa0;构成.</p></div></div>
<div><p>【答案】<br />(1)鞭毛;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膜<br />(2)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原核<br />(3)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br />【解析】解:(1)图中①鞭毛、②细胞质、③未成形的细胞核、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可见洋葱表皮细胞和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真正(成形)的细胞核.(3)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br />所以答案是:(1)鞭毛;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膜(2)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原核(3)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鲫鱼形态图,思考分析,尝试完成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14f225ae/SYS201707192016415922900796_ST/SYS201707192016415922900796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鱼儿离不开水”,这是因为鱼用&#xa0;&#xa0;&#xa0;呼吸.<br />(2)鲫鱼的体表有&#xa0;&#xa0;&#xa0;覆盖.<br />(3)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xa0;&#xa0;&#xa0; . 能&#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br />(2)鳞片<br />(3)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br />【解析】解:(1)因为鱼用鳃呼吸,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氧,因此“鱼儿离不开水”.(2)鲫鱼的体表有 鳞片覆盖,能分泌粘液,适于水中生活.(3)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br />所以答案是:(1)鳃(2)鳞片(3)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鱼的主要特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它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14f225ae/SYS201707192016416688226539_ST/SYS201707192016416688226539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xa0;&#xa0;&#xa0;的成分.<br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xa0;&#xa0;&#xa0; , 将B瓶中的水加热模拟的是&#xa0;&#xa0;&#xa0; ,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br />(3)C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xa0;&#xa0;&#xa0; .<br />(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雷电等原始的自然条件下,能形成&#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原始大气<br />(2)闪电;原始海洋<br />(3)氨基酸<br />(4)有机小分子物质<br />【解析】解: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如图).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比,原始大气没有氧气.(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3)图中C装置里是反应后的产物(含有有机物)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4)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所以答案是:(1)原始大气;(2)闪电;原始海洋;(3)氨基酸;(4)有机小分子物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兰州九中等联片办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