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8:10

安徽省蚌埠市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恰当的解释是( )<br />A.环境适应生物<br />B.生物适应环境<br />C.生物改变环境<br />D.生物依赖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完成气体交换,一旦鱼离开水后,鳃丝就相互黏结在一起,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鱼会缺氧窒息而死,鱼离开水后会很快死亡,原因是无法呼吸.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r />A.草→兔子→狐狸→狼<br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br />C.猫头鹰→老虎→种子<br />D.青蛙→蛇→猫头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猫头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草→兔子→狐狸→狼”.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 )<br />A.一只<br />B.两只<br />C.三只<br />D.十只左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十只左右.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组物质,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br />A.水、糖类、氧<br />B.糖类、脂类、蛋白质<br />C.无机盐、维生素<br />D.尿素、二氧化碳、糖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br />A.营养组织<br />B.保护组织<br />C.机械组织<br />D.神经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前四种是我们掌握的重点,机械组织也要了解,它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因细胞形状和细胞加厚情况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动物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br />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细胞.<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③②④<br />C.④①②③<br />D.①④③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组成;每一个染色体含有一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将四个名称“细胞核、染色体、细胞、DNA”按所含信息量从大到小排序: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baab3665/SYS201707191735203334819232_ST/SYS201707191735203334819232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食物网中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xa0;&#xa0;&#xa0; .<br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xa0;&#xa0;&#xa0; , 兔、狐等属于&#xa0;&#xa0;&#xa0; , 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xa0;&#xa0;&#xa0; .<br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xa0;&#xa0;&#xa0; , 数量最少的是&#xa0;&#xa0;&#xa0; .<br />(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xa0;&#xa0;&#xa0; , 如果大量捕猎狐,野兔和老鼠的数量在短期内会&#xa0;&#xa0;&#xa0; , 最后会导致&#xa0;&#xa0;&#xa0;的破坏.<br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5;草→鼠→蛇→鹰<br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r />(3)草;鹰<br />(4)自动调节能力;增加;生态系统<br />(5)鹰<br />【解析】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草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共5条.(2)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图中草属于生产者,所有的动物属于消费者,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3)草属于生产者,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最低数量最多,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数量最少.(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若人们大量捕捉狐和鹰,因为兔和鼠由于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所以兔和鼠的量会增加,最后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鹰.<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baab3665/SYS201707191735204377869308_ST/SYS201707191735204377869308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此细胞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xa0;&#xa0;&#xa0; . 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的结构是&#xa0;&#xa0;&#xa0; .<br />(2)我们用刀切西瓜时,流出来的汁液主要来自图中的结构是&#xa0;&#xa0;&#xa0; . 和动物细胞相比较,他们都具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结构,而差异在于动物细胞没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结构.</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壁;细胞膜<br />(2)液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液泡<br />【解析】解:(1)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表面,能控制物质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见;(2)我们用刀切西瓜时,流出来的汁液主要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其内含有大量的水分、特殊物质及色素等,如酸味物质、甜味物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蚌埠市三校联考七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