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6:56

安徽省阜阳十九中、太和北城中心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食物链的是(  )<br />A.鸟→蛇→鼠→植物<br />B.阳光→草→兔→狐<br />C.植物→鼠→蛇→鹰<br />D.田鼠→蛇→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而且鸟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不正确;B、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不正确;C、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正确.D、田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大雁南飞、惊弓之鸟<br />B.狗辨主客、鹦鹉学舌<br />C.蜘蛛结网、孔雀开屏<br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大雁南飞、蜘蛛结网、孔雀开屏等,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惊弓之鸟、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等.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鸟类的(  )<br />A.贮食行为<br />B.繁殖行为<br />C.攻击行为<br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和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伸肘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br />A.同时收缩,同时舒张<br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r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蜥蜴甩掉尾巴、螃蟹自切其足等现象,这属于什么行为(  )<br />A.攻击行为<br />B.防御行为<br />C.节律行为<br />D.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A错误.B、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蜥蜴甩掉尾巴、螃蟹自切其足这属于防御行为,B正确;C、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C错误.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D错误.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遗体最终分解成一些可利用的物质,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动物遗体分解后的产物(  )<br />A.二氧化碳<br />B.氧气<br />C.水<br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记载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二者都是单细胞的生物<br />B.对人类都既有有益的方面也有有害的方面<br />C.繁殖速度快<br />D.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蘑菇是多细胞个体,整体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等,此项说法错误.B、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此项说法正确.C、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20~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此项说法正确.D、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永远保留着,因为细菌真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此项说法正确.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梅雨季节,南方衣柜里的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  )引起的.<br />A.细菌<br />B.酵母菌<br />C.病毒<br />D.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A错误.B、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因此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稍大而厚,B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错误.D、霉菌有曲霉和青霉两种,都是多细胞的真菌.曲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球状,多在发霉的馒头、面包等上出现,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扫帚状,多在发霉的橘子等上出现.可见衣物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D正确.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真菌,需要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br />A.骨、骨连接和骨骼肌<br />B.骨、关节和骨骼肌<br />C.骨、骨骼和骨骼肌<br />D.骨、骨连接和骨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br />A.母鸡孵卵<br />B.蝴蝶飞舞<br />C.蜜蜂采蜜<br />D.小狗做算术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母鸡孵卵、蝴蝶飞舞、蜜蜂采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小狗做算术题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的是小狗做算术题.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中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br />A.骨松质<br />B.骨密质<br />C.骨膜<br />D.骨髓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_____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战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因此,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不是你死我活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xa0;&#xa0;&#xa0; .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成型的细胞核;分裂生殖<br />【解析】解: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酵母菌是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而真菌是孢子生殖.<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xa0;&#xa0;&#xa0;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黑猩猩堆叠木箱摘取香蕉属于&#xa0;&#xa0;&#xa0;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本能);学习<br />【解析】解: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黑猩猩堆叠木箱摘取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请写出你自己身上的两个关节:&#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任意两种)<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能半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14f225ae/SYS201707192016036606225026_ST/SYS201707192016036606225026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xa0;&#xa0;&#xa0; .<br />(2)图中有&#xa0;&#xa0;&#xa0;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xa0;&#xa0;&#xa0; .<br />(3)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那么鹰和狐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食物链和食物网<br />(2)5;草→鼠→蛇→鹰<br />(3)减少<br />【解析】解:(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相互交织就形成了食物网.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2)该图中共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鼠→蛇→鹰,草→鼠→鹰,草→鼠→狐,草→兔→鹰,草→兔→狐.其中最长的是草→鼠→蛇→鹰.(3)在该生态系统中兔和鼠是狐和鹰的食物,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那么鹰和狐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减少,然后兔和狐就会因天地减少,数量将增多,随后狐和鹰的数量就会增多.<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14f225ae/SYS201707192016037886852178_ST/SYS201707192016037886852178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①是&#xa0;&#xa0;&#xa0;肌,②是&#xa0;&#xa0;&#xa0;肌.<br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处于&#xa0;&#xa0;&#xa0;状态,②处于&#xa0;&#xa0;&#xa0;状态.屈肘时,骨骼肌接受了&#xa0;&#xa0;&#xa0;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肱二头;肱三头<br />(2)收缩;舒张;神经<br />【解析】解:(1)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图中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阜阳十九中、太和北城中心学校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