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2:51

北京市怀柔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学习行为的是( )<br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br />B.狗见到主人就摇尾巴<br />C.初生的兔子碰到母兔,就有寻找乳头和吸吮的动作<br />D.公鸡清晨在一定时间鸣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初生的兔子碰到母兔,就有寻找乳头和吸吮的动作、公鸡清晨在一定时间鸣叫,这些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狗见了主人就摇尾巴被人训练而形成的行为,是狗在生活的过程中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br />A.男性喉结突出,声音变粗<br />B.男性胡须、腋毛等的生长<br />C.女性的卵巢发育迅速,质量增加<br />D.女性乳房增大,声音变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男性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属于第二性征,A正确;<br />B、男性胡须、腋毛等的生长属于第二性征,B正确;<br />C、女性的卵巢发育迅速,质量增加,生殖器官不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是生来就有,不是第二性征,C错误;<br />D、女性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属于第二性征,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种子的是( )<br />A.一粒玉米<br />B.一粒葡萄<br />C.一粒小麦<br />D.一粒西瓜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其种皮和果皮连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其种子其实为果实,A错误.<br />B、葡萄属于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B错误.<br />C、小麦的种皮和果皮连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其种子其实为果实,C错误.<br />D、西瓜为双子叶植物,西瓜籽外面还有一层果皮,西瓜籽是种子,包括种皮和胚.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狗的长毛与黑毛<br />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br />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br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狗的长毛与黑毛”、“人的卷发和直发”、“人体的身高与体重”,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br />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r />D、豌豆和蚕豆是两种生物,因此,“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不属于相对性状. <br />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br />A.父亲的体细胞<br />B.父亲的精子<br />C.母亲的体细胞<br />D.母亲的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267147376736_DA/SYS201702111708267147376736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父亲的精子”.<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br />A.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br />B.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br />C.对人类生活有利的变异<br />D.可以提高质量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A正确;<br />B、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生存不一定有利,如玉米的白化苗.B错误;<br />C、可遗传的变异于对人类的生存是否有利无关.C错误;<br />D、可遗传的变异并一定能够提高质量.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生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br />B.生命是自然发生的<br />C.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经过化学进化过程演变来的<br />D.以上三者都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即: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米勒实验证明的是( )<br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有机高分子物质是可能的<br />B.在生命起源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br />C.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嘌呤、嘧啶等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br />D.生命起源于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269375906706_DA/SYS201702111708269375906706_DA.001.png" width="217"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怀柔区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