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br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r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r />C.生物都能运动<br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C、有的生物能运动,如动物;有的生物不能运动,如植物等;</p><p>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48513347119_ST/SYS201802231859548513347119_ST.001.jpeg" width="516"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④③<br />B.②④①③<br />C.①③④②<br />D.④③②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图中①滴、②刮、③染、④盖,所以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镜对光<br />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br />C.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br />D.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弱,应选择大光圈、凹面镜.</p><p>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p><p>C、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用眼方法主要有一下两种:在对光和观察时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在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目镜,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所以使用显微镜应用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用于绘图.</p><p>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51576350091_ST/SYS201802231859551576350091_ST.001.jpeg" width="265"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r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br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br />D.过程②染色体会减半</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p><p>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p><p>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图中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p><p>D、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根尖各部分结构中细胞生长、伸长最快的区域是( )<br />A.伸长区<br />B.分生区<br />C.成熟区<br />D.根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伸长区是生长迅速,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p><p>B、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p><p>C、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p>D、根冠主要具有保护作用;</p><p>所以,在根尖的结构中细胞生长速度最快的是“伸长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根的生长的相关知识,掌握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洞庭湖水域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br />A.生物不受环境影响<br />B.生物能适应环境<br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br />D.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今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表明环境中的水对生物芦苇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过程或措施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br />A.农田被水淹了以后要及时排涝<br />B.低氧条件下储存大白菜<br />C.新疆的葡萄特别甜<br />D.天气晴朗时温室大棚要不断的进行通风</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水涝,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及时排涝,可以促进根的呼吸,防止烂根;不符合题意;</p><p>B、植物呼吸的是氧气,低氧条件下储存大白菜,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不符合题意;</p><p>C、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强度与温度有关,由于新疆地区夏天白昼较长温度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强,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强度也与温度有关,夜间短,气温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比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就比较少,所以植物体内的糖分积累的就比较多,吃起来特别甜.C不符合题意;</p><p>D、天气晴朗时温室大棚要不断的进行通风,与光合作用有关,与呼吸作用无关,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消化道中,能将蛋白质催化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消化酶来自( )<br />①唾液腺<br />②胃腺<br />③肠腺<br />④胰腺.<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①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②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③肠腺和④胰腺分别分泌的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因此在消化道内,催化蛋白质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分别来自②胃腺、③肠腺、④胰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能防止和治疗坏血病的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 )<br />A.口腔、胃<br />B.胃、小肠<br />C.食道、大肠<br />D.小肠、大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各消化器官中,口腔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能大量吸收各种营养成分;大肠也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维生素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小肠、大肠.</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61176465898_DA/SYS201802231859561176465898_DA.001.jpeg" width="155"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br />A.外界气体→食管→肺<br />B.肺→气管→口腔→外界<br />C.外界气体→气管→肺<br />D.肺→气管→鼻腔→外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呼气,呼气时,气体从肺→支气管→气管→鼻腔→外界.</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以及对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理解,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口对口吹气法时,应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目的是为了保持( )的通畅.<br />A.消化道<br />B.呼吸道<br />C.血液循环<br />D.排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目的是为了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急救常识(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指标之一,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br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br />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r />C.诱发神经系统疾病<br />D.诱发循环系统疾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肺属于人体的呼吸系统,根据题干中的“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知,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br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r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br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r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77186694542_DA/SYS201802231859577186694542_DA.001.jpeg" width="311"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br />A.二氧化碳随呼吸排出体外<br />B.尿素、水、无机盐随尿液排出<br />C.少量尿素、无机盐和水由汗腺排出<br />D.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排泄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初诊为阑尾炎和急性肾炎的病人,医生会让他们分别化验( )<br />A.血液、血液<br />B.血液、粪便<br />C.血液、尿液<br />D.粪便、尿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疾病、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所以急性阑尾炎应化验血液;</p><p>肾小球的功能是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其通透性会大大增加,会导致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过滤到肾小囊中,使尿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急性肾炎病人,应化验尿液.</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和尿的形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同成分是( )<br />①水分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蛋白质 ⑤葡萄糖.<br />A.①②④<br />B.①②③<br />C.①③④<br />D.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主要成分</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血浆中(克/100毫升)</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肾小囊中(克/100毫升)</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尿液中(克/100毫升)</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0</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8</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96</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蛋白质</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00</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3</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0</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葡萄糖</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10</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10</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0</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无机盐</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72</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72</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10</p></td></tr><tr><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尿素</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3</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3</p></td><td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80</p></td></tr></table><p>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和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r />B.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br />C.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br />D.神经系统的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81068453075_DA/SYS201802231859581068453075_DA.001.jpeg" width="336"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br />A.视网膜、视神经<br />B.大脑皮层、视网膜<br />C.视网膜、大脑皮层<br />D.大脑皮层、视神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br />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br />C.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br />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A不符合题意;</p><p>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B不符合题意;</p><p>C、毛细血管官腔极细,红细胞呈单行通过,C不符合题意;</p><p>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管的相关知识,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87299888835_ST/SYS201802231859587299888835_ST.001.jpeg" width="493"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③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中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②、④.</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是( )<br />A.呆小症和侏儒症<br />B.夜盲症和巨人症<br />C.糖尿病和佝偻病<br />D.巨人症和贫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符合题意;</p><p>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与激素无关.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符合题意.</p><p>C、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都与激素有关.佝偻病是因为饮食中缺钙或维生素D引起的,与激素无关.不符合题意.</p><p>D、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贫血是缺少铁和蛋白质造成的,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很多证据证明人类的祖先是( )<br />A.猴子<br />B.黑猩猩<br />C.森林古猿<br />D.类人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利用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的孕育要经过复杂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r />B.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br />C.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br />D.胎儿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交换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A正确.</p><p>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p><p>C、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C错误.</p><p>D、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几种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br />A.勤洗澡、换衣,保持个人卫生<br />B.多参加集体活动、适量运动<br />C.我已经长大了,不用家长乱操心<br />D.合理膳食,保持心情舒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勤洗澡、换衣,保持个人卫生,多参加集体活动、适量运动,合理膳食、保持心情舒畅,都属于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ABD正确;</p><p>C、青春期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和生理疾病.所以我已经长大了,不用家长乱操心是不可取的,C不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王亮同学因交通意外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A型,你建议:输给他的血首先考虑的是( )<br />A.AB型<br />B.O型<br />C.B型<br />D.A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同型血.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br />A.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增多<br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br />C.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减少<br />D.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较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599300458948_DA/SYS201802231859599300458948_DA.001.jpeg" width="311"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小肠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同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所以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横线上写文字,[]内写图中的数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01a7ccb0/SYS201802231900002209314661_ST/SYS201802231900002209314661_ST.001.jpeg" width="502" height="2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显微镜图中与调节光线强弱相关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   ]    .<br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图中的[   ]   对准透光孔.<br />(3)图A表示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与B图相比,该细胞结构中特有的是   (填写图中的数字).<br />(4)图A和图B中2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⑦,反光镜<br />(2)②,低倍物镜<br />(3)植物,1、3、5<br />(4)物质的进出<br />【解析】解:(1)图2中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相关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⑦反光镜.(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图中的②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图A表示植物细胞,与B图相比,该细胞结构中特有的是:1细胞壁、3液泡、5叶绿体.(4)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控制物质进出,并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图A和图B中2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p><p>所以答案是:(1)[⑦]反光镜(2)②低倍物镜(3)植物;1、3、5(4)物质的进出</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01a7ccb0/SYS201802231900013398881955_ST/SYS201802231900013398881955_ST.001.jpeg" width="230"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毛头鹰的最长食物链    .<br />(2)图中除非生物部分没有表示出来以外,还有   也没有表示出来.<br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而且是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br />(4)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着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r />(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br />(2)分解者<br />(3)太阳能<br />(4)自动调节<br />【解析】解:(1)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一条包含毛头鹰的最长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2)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除非生物部分没有表示出来以外”,还有分解者也没有表示出来.(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4)“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着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所以答案是:(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2)分解者(3)太阳能(4)自动调节</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主要系统及其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01a7ccb0/SYS201802231900015909336260_ST/SYS201802231900015909336260_ST.001.jpeg" width="297" height="2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中食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 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br />(2)C系统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 在该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经   (填“血管名称”)流入心脏的    .<br />(3)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含氮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肾脏中哪个结构发生异常?   (肾小球、肾小管).</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肠,吸收<br />(2)肺,肺静脉,左心房<br />(3)重吸收,肾小球<br />【解析】解:(1)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①表示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2)图中的C系统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肺,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由肺静脉汇入左心房.(3)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p><p>所以答案是:(1)小肠;吸收;(2)肺;肺静脉;左心房;(3)重吸收;肾小球.</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理解,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01a7ccb0/SYS201802231900018484367639_ST/SYS201802231900018484367639_ST.001.jpeg" width="309"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图1中的是    , 其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对   进行乳化,所以肝炎病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br />(2)图2中的C部位在图1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    , 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    .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p></div></div>
<div><p>【答案】<br />(1)肝脏,脂肪<br />(2)5,胃,蛋白质,氨基酸<br />【解析】解:(1)图1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其分泌的胆汁能参与图2中Z(脂肪)曲线代表的营养物质的消化;(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C胃(即图1中的5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p><p>所以答案是:(1)1肝脏;脂肪;(2)5胃;蛋白质;氨基酸.</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比赛引来全世界无数球迷的观看.在某些时候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中填序号或字母,“____”上填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01a7ccb0/SYS201802231900021047721943_ST/SYS201802231900021047721943_ST.001.jpeg" width="295"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此反射类型是    . (填“简单反射”或“复杂反射”)<br />(2)下列反射:A、吃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梅止渴,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填字母),该反射活动需要   控制.(填“脊髓”或“大脑”)<br />(3)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   内;但听觉是在如图中[   ]   形成.</p></div></div>
<div><p>【答案】<br />(1)复杂反射<br />(2)C,大脑<br />(3)③,耳蜗,⑥,大脑皮层<br />【解析】解:(1)(3)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是由人的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反射,在此反射中,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③耳蜗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⑥听觉中枢(或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2)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此反射与C谈梅止渴都是对语言、文字形成的反射,这是人类特有的;“</p><p>所以答案是:(1)复杂反射;(2)C;大脑(3)③耳蜗;⑥大脑皮层</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br />①用2只塑料盆分别装有等量的池塘水,设为甲、乙两组;<br />②分别在甲、乙两个盆中放入10只生长状况相同的蝌蚪;<br />③在甲盆中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乙不加;<br />④给蝌蚪定时喂饲料,并进行观察和记录.<br />(1)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 对照组是    .<br />(2)在进行观察记录中应当记录饵料量、   等环境条件和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br />(3)预测实验的结果:甲盆中的蝌蚪    , 乙盆中的蝌蚪    .<br />(4)实验结论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状腺激素,乙组<br />(2)水温<br />(3)提前发育为成蛙,按正常时间发育<br />(4)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br />【解析】解:(1)甲、乙两组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甲组中放入了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乙组中没有加入甲状腺激素,为对照组.(2)在进行观察记录时,应当记录的项目包括:饵料量、水温等环境条件和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3)由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实验结果预期是:甲盆中的蝌蚪生长发育快,提前发育为成蛙(个体小),乙盆中的蝌蚪按正常时间发育.(4)通过对照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5)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饲料中是否含有甲状腺激素外,其它量都应该相同;因此,用自来水已经净化了,不含有蝌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应该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蝌蚪.因此本实验设计过程中有明显不足(用笔在实验中画出不足之处):</p><p>所以答案是:(1)甲状腺激素;乙组;(2)水温;(3)提前发育为成蛙;按正常时间发育;(4)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