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1:12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br />A.玉米用种子繁殖<br />B.椒草用叶片繁殖<br />C.细菌分裂生殖<br />D.嫁接植物枝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BCD、椒草用叶片繁殖、细菌分裂生殖、嫁接植物枝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用种子繁殖玉米属于有性生殖.<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蝴蝶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br />A.卵生、完全变态发育<br />B.卵生、不完全变态发育<br />C.卵生、非变态发育<br />D.胎生、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蝴蝶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完全变态发育.<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时期,青蛙的种类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主要以害虫为食,是国家的三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r />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br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br />C.蝌蚪发育到青蛙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br />D.青蛙有抱对行为有利于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体(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属于变态发育,A正确;<br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B错误;<br />C、蝌蚪发育到青蛙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C正确;<br />D、青蛙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br />A.雄蛙鸣叫<br />B.公鸡打鸣<br />C.燕子筑巢<br />D.蜻蜓点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雄蛙鸣叫、燕子筑巢、蜻蜓点水都都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而公鸡打鸣属于节律行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进化角度来看,鸟类比鱼、两栖类更高等,身体结构、生活习性更适应陆地环境.下列关于鸟卵的描述错误的是(  )<br />A.鸟卵外有坚硬的外壳<br />B.有亲鸟孵化、育雏<br />C.鸟卵的卵黄中含有较多水分<br />D.鸟卵比蛙卵大,营养物质充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鸟卵外有坚硬的外壳,起保护作用,正确.<br />B、鸟类有亲鸟孵化、育雏的行为,提高了成活率,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正确.<br />C、鸟卵的卵黄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卵白有较多水分,错误.<br />D、鸟卵比蛙卵大,营养物质充分,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是“优良”是指(  )<br />A.基因的优良<br />B.染色体的优良<br />C.性状的优良<br />D.细胞核的优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水稻的优良品种是指水稻的生理特性如抗倒伏、高产等性状优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是“优良”是指性状的优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r />B.染色体上有携带遗传信息的DNA<br />C.染色体数目改变可引起变异<br />D.染色体成对地存在于各种细胞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br />B、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正确;<br />C、染色体数目改变可引起变异,C正确;<br />D、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D不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br />A.原始海洋中<br />B.原始陆地上<br />C.原始土壤里<br />D.原始大气中</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在地球上较早出现的是(  )<br />A.细菌<br />B.草履虫<br />C.海带<br />D.水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原始生命经过漫长岁月,进化为有简单细胞结构的生物,这些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现存的细菌、蓝藻近似.有些简单细胞结构的生物进化为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后来,这些单细胞生物的营养方式发生复杂变化,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素的原始绿藻,另一部分则进化为古代原生动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始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结构简单,整个身体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BCD中的生物都是较细菌晚出现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家鸡有蛋鸡、肉鸡、观赏鸡等品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br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r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br />C.定向变异的结果<br />D.过度繁殖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家鸡有蛋鸡、肉鸡、观赏鸡等,是人们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工选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免疫过程中某环节,关于图示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66801287342_ST/SYS201708151316366801287342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中的病毒属于抗原<br />B.免疫细胞可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br />C.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人体的各种病毒全都消灭<br />D.该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图中的病毒引起了免疫反应,因此属于抗原,正确;<br />B、免疫细胞可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正确;<br />C、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人体的相应病毒消灭而不是把各种病毒全都消灭,错误;<br />D、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该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运动中不小心擦伤了前臂,血液从伤口渗出,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损伤了静脉,属于静脉出血<br />B.我们可以立即给该同学吃消炎药<br />C.我们应立即拨打120急救<br />D.一般情况下该伤口能自行凝固止血</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血液从伤口渗出,呈红色”,表明受伤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出血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因此,说法正确的是“一般情况下该伤口能自行凝固止血”.<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性生殖是指由&#xa0;&#xa0;&#xa0;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其后代具有&#xa0;&#xa0;&#xa0;的遗传特性.</p></div></div>
<div><p>【答案】精子和卵细胞;双亲<br />【解析】解: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由于有性生殖的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携带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所以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br />所以答案是:精子和卵细胞;双亲.<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必须在&#xa0;&#xa0;&#xa0;进行,其幼体利用&#xa0;&#xa0;&#xa0;呼吸.</p></div></div>
<div><p>【答案】水中;鳃<br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幼体生活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br />所以答案是:水中;鳃<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需要了解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基因是具有&#xa0;&#xa0;&#xa0;的DNA片段,它是控制生物&#xa0;&#xa0;&#xa0;的基本单位.</p></div></div>
<div><p>【答案】遗传效应;性状<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br />所以答案是:遗传效应;性状<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化石在较&#xa0;&#xa0;&#xa0;(“古老”或“晚近”)的地层中出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则依次在更为&#xa0;&#xa0;&#xa0;(“古老”或“晚近”)的地层中出现.</p></div></div>
<div><p>【答案】古老;晚近<br />【解析】解:A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其它三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同时说明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br />所以答案是:古老;晚近<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急救时,心肺复苏的步骤依次为:胸外按压→&#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br />【解析】解:2010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顺序规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因此2010年国际上调整后的心肺复苏的顺序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br />所以答案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急救常识(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br />[材料和条件]<br />15℃的室温条件下,用10只大小一致、水蚤心跳正常的成年水蚤,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观察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20mL、30mL、40mL、50mL的蒸馏水浸泡1天的浸出液.(用于浸泡的蒸馏水越少,所得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br />[实验方法]<br />①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心跳次数,重复3次;<br />②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20mL、30mL、40mL、50mL蒸馏水的烟丝浸出液,计心跳次数,并重复3次;<br />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将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曲线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69665431629_ST/SYS201708151316369665431629_ST.001.png" width="348"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分析回答:<br />(1)根据曲线,可知水蚤的正常心率约为&#xa0;&#xa0;&#xa0;次/10s,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xa0;&#xa0;&#xa0;作用,即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则水蚤心率&#xa0;&#xa0;&#xa0; .<br />(2)在A、B实验过程中,要求相同的室温条件、大小一致的水蚤、等量的香烟烟丝等这些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3)烟草主要危害人体的&#xa0;&#xa0;&#xa0;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r />(1)35;促进;越快<br />(2)保证变量唯一<br />(3)呼吸<br />【解析】解:(1)根根据曲线,可知水蚤的正常心率约为35次/10s.曲线还反应出:随着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增大,水蚤的心率加快.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则水蚤心率越快.(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A组;在A、B实验过程中,要求相同的室温条件、大小一致的水蚤、等量的香烟烟丝等这些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变量唯一.(3)因为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成分,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可能诱发肺癌等.<br />所以答案是:(1)35;促进;越快(2)保证变量唯一;(3)呼吸<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豌豆的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现用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rowspan="2"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组别</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10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亲本表现型</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212.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子代表现型和数目</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高茎</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矮茎</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高茎×高茎</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0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高茎×矮茎</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7</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高茎×高茎</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9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1</p></td></tr></table><p><br />(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xa0;&#xa0;&#xa0;;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xa0;&#xa0;&#xa0; .<br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显性性状的是&#xa0;&#xa0;&#xa0; , 由&#xa0;&#xa0;&#xa0;组数据可以判断得出.<br />(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乙组中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xa0;&#xa0;&#xa0; . 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xa0;&#xa0;&#xa0; .<br />(4)在豌豆杂交过程中,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xa0;&#xa0;&#xa0; . 亲代的&#xa0;&#xa0;&#xa0;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br />(5)若将高茎豌豆种植于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xa0;&#xa0;&#xa0;(”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遗传;相对性状<br />(2)高茎;丙<br />(3)Bb;bb<br />(4)减半;基因<br />(5)不可遗传<br />【解析】(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表格中丙组亲本高茎×高茎,子代出现了矮茎,表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因此“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高茎,由丙组数据可以判断得出.(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高茎的基因型是BB或Bb,矮茎的基因型是bb.乙组中高茎植株遗传给子代矮茎(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本高茎的基因型为Bb.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bb,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70464205886_DA/SYS201708151316370464205886_DA.001.png" width="235"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⑷在豌豆杂交过程中,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半.亲代的基因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5)“若将高茎豌豆种植于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br />所以答案是:(1)遗传;相对性状(2)高茎;丙(3)Bb;bb(4)减半;基因(5)不可遗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几种动物的起源情况,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71434303067_ST/SYS201708151316371434303067_ST.001.png" width="354"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B﹣﹣G)具有&#xa0;&#xa0;&#xa0; .<br />(2)原始哺乳动物(A)向不同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xa0;&#xa0;&#xa0;不同导致的,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是&#xa0;&#xa0;&#xa0;(“定向”或“不定向”)的.<br />(3)如果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改变,它们会通过&#xa0;&#xa0;&#xa0;(“有利的”或“不利的”)的变异来适应新的环境,而&#xa0;&#xa0;&#xa0;的动物则被淘汰.<br />(4)生物的进化就是通过生物的&#xa0;&#xa0;&#xa0;、&#xa0;&#xa0;&#xa0;以及&#xa0;&#xa0;&#xa0;来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共同的祖先<br />(2)生活环境;不定向<br />(3)有利的;不利的变异<br />(4)遗传;变异;自然选择<br />【解析】解:(1)图中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B﹣G)具有共同的祖先是原始哺乳动物A.(2)原始哺乳动物(A)向不同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3)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因此如果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改变,它们会通过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来适应新的环境,并有一部分不利的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淘汰.(4)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br />所以答案是:(1)共同的祖先(2)生活环境;不定向(3)有利的; 不利的变异 (4)遗传;变异;自然选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人.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如今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全球患病总人数达数亿.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还有一些通过母婴传播的婴儿出生就携带HIV,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br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xa0;&#xa0;&#xa0; .<br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携带的HIV患者属于&#xa0;&#xa0;&#xa0; .<br />(3)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xa0;&#xa0;&#xa0; .<br />(4)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xa0;&#xa0;&#xa0;和&#xa0;&#xa0;&#xa0;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xa0;&#xa0;&#xa0;和&#xa0;&#xa0;&#xa0;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xa0;&#xa0;&#xa0;和&#xa0;&#xa0;&#xa0;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br />(1)HIV<br />(2)传染源<br />(3)切断传播途径<br />(4)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器官;淋巴细胞<br />【解析】解:(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因此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中的传染源.(3)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代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br />所以答案是:(1)HIV;(2)传染源;(3)切断传播途径;(4)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器官;淋巴细胞<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级(下)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