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常利用扦插方式进行栽培的是( )<br />A.苹果<br />B.梨<br />C.柳树<br />D.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扦插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补丁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苹果、梨、桃长利用嫁接的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这两种种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生殖现象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br />A.植物的嫩枝<br />B.萌发的咖啡种子<br />C.果树嫁接<br />D.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植物的嫩枝”、“果树嫁接”、“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CD正确;<br />B、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萌发的咖啡种子”属于有性生殖不是无性生殖,B不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以及对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理解,了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昆虫中,哪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其他三种不同( )<br />A.蜜蜂<br />B.蝴蝶<br />C.蝗虫<br />D.苍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苍蝇、蝴蝶、蜜蜂、蚊子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蟋蟀、蝗虫、蝉、蟑螂等.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对的性染色体不能同时存在于( )<br />A.肌肉细胞中<br />B.上皮细胞中<br />C.乳腺细胞中<br />D.精子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即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一条X或Y性染色体,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一条性染色体X;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染色体的传递,需要了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车祸事故中,一男子左小腿骨折,皮肤大面积创伤,失血约150毫升,对这样的病人,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没有必要( )<br />A.骨折复位固定<br />B.皮肤伤口止血处理<br />C.输血200毫升<br />D.注射抗菌素,防止伤口感染发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8%,正常的血量,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的基础,失血超过30%,即超过1200~1500毫升,由于血量不足于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会危及生命;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即400毫升,人体将储备血液动员出来参加循环,其丧失的成分,也会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恢复正常.水分和无机盐在2个小时内一般能恢复正常,血浆蛋白的浓度一般在一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红细胞则在一个月内(大约二周)恢复正常.由上可知,失血200毫升,不需输血,可自行造血得以补充,只要对骨折、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即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量最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br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r />B.进化的特征<br />C.生长的特征<br />D.遗传和变异的特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1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为生物的遗传现象,因为不断的筛选产蛋高的原鸡,有的原鸡变异成产蛋高的鸡,则被人类选中,继续培养,它的高产蛋基因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就这样,有了现在的高产蛋鸡,所以出现了产蛋高和产蛋低的差异,为变异.因此,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br />A.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食品<br />B.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br />C.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br />D.感冒后到药店购买最贵的抗生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br />A、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因此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r />B、“三无”车辆是指无车牌、无行驶证、无保险称三无.驾驶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技术差;车辆安全隐患多.因此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r />C、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r />D、感冒后买最贵的抗生素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又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导致药品的依赖等副作用.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能够帮助你取得考试的成功( )<br />①相信自己能成功;②遇到难题绝不放弃;③专心致志做题;④能有效地利用周边同学.<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要想考试的成功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①相信自己能成功;③专心致志做题;而②遇到难题绝不放弃毅力固然可嘉,但是会耽搁做其他的题;④能有效地利用周边同学本身这种做法就是不道德的.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C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景是个健康的孩子,暑假里打算跟同学一起去上海看世博,妈妈提醒她要准备一个旅行小药箱.在她的药箱里不必准备( )<br />A.感冒胶囊<br />B.乘晕宁<br />C.创可贴<br />D.胰岛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不能按照自己经验吃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感冒胶囊具有明显的退热、镇咳、抗炎、祛痰作用,对风寒型和风热型感冒均有显著疗效;乘晕宁是防止晕车的药物;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创可贴,又名“止血膏药”,具有止血,护创作用;胰岛素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A、B、C属于非处方药,D属于处方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br />①交谈 ②共餐 ③握手 ④共用注射器 ⑤拥抱 ⑥共用牙具 ⑦一起学习.<br />A.①③⑤<br />B.①②③⑤<br />C.①②③⑤⑥⑦<br />D.①②③⑤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⑤拥抱、⑦一起学习、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④共用注射器会接触血液、体液,可能感染上艾滋病.⑥共用牙具可能会传染艾滋病,洗漱过程中如果有牙龈出血等现象,会接触血液或唾液,有可能传染上.<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搭配起来.<br />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特异性免疫<br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br />加强体育锻炼     非特异性免疫<br />破伤风抗毒血清     过敏反应<br />花粉引起皮肤瘙痒     切断传播途径<br />对周围的坏境进行消毒     抗体</p></div></div>
<div><p>【答案】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抗体;过敏反应;切断传播途径<br />【解析】解: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清扫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加强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破伤风抗毒血清属于抗体;花粉引起的皮肤瘙痒属于过敏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所以答案是: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抗体;过敏反应;切断传播途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还要掌握免疫与计划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请据图填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47277920367_ST/SYS201708151316347277920367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1所示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图1中的细菌属于    , 能引起小红生病并在人群中传播,小红属于    . 若要预防此病大面积传播,应对小红采取什么措施?    .<br />(2)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    . 如接种卡介苗可预防    .<br />(3)识别图2两种药品包装盒,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    . (阿莫西林胶囊或清喉咽颗粒)<br />(4)图3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   的    .</p></div></div>
<div><p>【答案】<br />(1)二;病原体;传染源;对小红进行治疗并隔离<br />(2)计划免疫;肺结核<br />(3)清喉咽颗粒<br />(4)三;流感病毒;抗体<br />【解析】解:(1)人体具有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功能是阻挡杀死病原体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功能是产生抗体抵抗抗原.图1所示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图1中的细菌属于病原体,能引起小红生病并在人群中传播,小红属于传染源,若要预防此病大面积传播,应对小红采取对小红进行治疗并隔离,即控制传染源.(2)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如接种卡介苗可预防肺结核.(3)我国于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的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清喉咽颗粒的包装盒上有OTC标记而阿莫西林胶囊包装盒上没见有OTC标记,故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清喉咽颗粒.(4)“图3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br />所以答案是:(1)二;病原体;传染源;对小红进行治疗并隔离;(2)计划免疫;肺结核;(3)清喉咽颗粒;(4)三;流感病毒;抗体<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还要掌握免疫与计划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英国的胡椒蛾有浅灰色和黑色两种体色,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大量排烟,使树干由浅灰色变为黑色,胡椒蛾也由浅灰色是常见类型逐渐变为黑色是常见类型.请分析回答:<br />(1)胡椒蛾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属于   发育.<br />(2)胡椒蛾体色由浅到深的变化是   的结果.<br />(3)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br />实验一:任意选取多对浅灰色胡椒蛾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总是浅灰色;<br />实验二:将一只浅灰色胡椒蛾与一只黑色的胡椒蛾交配,后代既有黑色,又有浅灰色.<br />由上述实验可知,胡椒蛾体色的黑色与浅灰色是一对    ,    是显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请写出实验二中亲代黑色胡椒蛾的基因组成是    . 实验二中后代黑色胡椒蛾所占的几率为   ;雄性的后代占    .</p></div></div>
<div><p>【答案】<br />(1)完全变态<br />(2)自然选择<br />(3)相对性状;黑色;Aa;50%;50%<br />【解析】解:(1)胡椒蛾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胡椒蛾的个体之间存在间黑色与浅灰色的变异,当树干由浅灰色变为黑色时,具有浅灰色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吃掉,具有黑色变异的个体由于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并能繁殖后代,这样一代代的选择下去,胡椒蛾也由浅灰色是常见类型逐渐变为黑色是常见类型,胡椒蛾体色由浅到深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由实验一可知,浅灰色胡椒蛾控制体色的基因是纯合的,因为任意选取多对浅灰色胡椒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总是浅灰色,没有出现黑色的个体;由实验二可知,胡椒蛾的黑色是显性性状,浅灰色是隐性性状.因此由上述实验可知,胡椒蛾体色的黑色与浅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黑是显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则黑色的基因型是AA或Aa,浅灰色的基因型是aa.实验二中亲代黑色胡椒蛾因此给子代浅灰色(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黑色胡椒蛾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48074117549_DA/SYS201708151316348074117549_DA.001.png" width="247"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实验二中后代黑色胡椒蛾所占的几率为50%;胡椒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其性别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48074117549_DA/SYS201708151316348074117549_DA.002.png" width="237"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雄性的后代占50%.<br />所以答案是:(1)完全变态(2)自然选择(3)相对性状;黑色;Aa;50%;50%<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和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正在创建卫生城市,准备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处禁止吸烟.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吸烟是否有害健康”设计了如下实验:<br />①取5只1000mL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E.<br />②在4份等量的香烟丝中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浸泡一昼夜,滤去残渣得浸出液.<br />③往B、C、D、E中分别加入上述四组烟草浸出液,A中不加.再分别向A、B、C、D、E中加入清洁池塘水至总量为800mL.<br />④向A、B、C、D、E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喂同种、同量饲料,观察并记录.<br />根据以上设计填空:<br />(1)该小组的假设是    .<br />(2)该实验的变量是    .<br />(3)各烧杯中放入的蝌蚪除了数量必须要相等外,还应该是    .<br />(4)A,B,C,D,E组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br />(5)预测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越    .<br />(6)最近,正是毕业季,吸烟成为这些毕业生炫耀自己不再受学校教育的资本.你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吸烟有害健康<br />(2)烟草浸出液浓度<br />(3)大小、发育状况相近的<br />(4)作对照<br />(5)短<br />(6)不对;因为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br />【解析】解:(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吸烟是否有害健康”,该小组的假设是吸烟有害健康.(2)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3)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烟草浸出液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都相同,因此“各烧杯中放入的蝌蚪除了数量必须要相等外”,还应该是大小、发育状况相近的.(4)A、B、C、D、E组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作对照.(5)预测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6)“最近,正是毕业季,吸烟成为这些毕业生炫耀自己不再受学校教育的资本”.他们的这种做法不对,因为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br />所以答案是:(1)吸烟有害健康(2)烟草浸出液浓度(3)大小、发育状况相近的(4)作对照(5)短(6)不对;因为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