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0:57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眼睛是人们感知外界不可或缺的器官,在眼球结构中与视觉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br />A.角膜<br />B.视网膜<br />C.玻璃体<br />D.巩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在眼球结构中与视觉形成关系最小的是巩膜.</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视觉的形成离不开晶状体的调节,眼球中能够调节晶状体的结构是(  )<br />A.角膜<br />B.虹膜<br />C.睫状体<br />D.脉络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相关知识,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耳的结构中,鼓膜能接受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外与鼓膜相连,内与耳蜗相接.由此推断听小骨的作用是(  )<br />A.接收声波<br />B.传导声波<br />C.传导振动<br />D.接收刺激产生兴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鼓膜.听小骨有三块,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他们组成一条“听骨链”.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到内耳,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可见听小骨能够传导振动.</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保护耳和听觉,下列行为最可取的是(  )<br />A.经常耳朵内塞着耳机听歌<br />B.遇到巨大声响迅速闭口<br />C.经常用挖耳器等器具挖耳屎<br />D.游泳时用合适的棉塞堵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和消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游泳时用合适的棉塞堵耳.</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周围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br />B.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脊神经<br />C.周围神经系统由若干个反射弧构成<br />D.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传导兴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作用是传导兴奋.</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br />B.神经调节必须依赖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br />C.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br />D.脊髄既具有反射功能,还具有传导兴奋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不符合题意;</p><p>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神经调节必须依赖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B不符合题意;</p><p>C、反射弧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等构成,C符合题意;</p><p>D、脊髄既具有反射功能,还具有传导兴奋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大量饮酒后,会语无伦次,甚至到第二天想不起昨天自己所作所为.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br />A.大脑<br />B.小脑<br />C.脑干<br />D.脊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某人因醉酒而导致语无伦次,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临床上,初歩诊断脊髄神经中枢是否受损应该做的检查是(  )<br />A.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br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br />C.做心电图了解心脏跳动情况<br />D.检査尿液的成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脊髓是人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如果脊髓受损,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都会丧失.膝跳反射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实验活动,其感受器是位于膝盖下方肌腱内;该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的产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至大腿上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产生小腿跳起的动作.如果脊髓受损,膝跳反射就不能发生.因此,临床上常用膝跳反射检查病人的脊髓神经中枢是否受损.</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反射类型及其中枢位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老马识途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大脑<br />B.婴儿尿床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脊髄<br />C.吃梅流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位脊髄<br />D.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脊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婴儿尿床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脊髄.</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生态环境,也能改善生态环境.下列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是(  )<br />A.草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br />B.大力植树造林,维持碳氧平衡<br />C.长期使用农药,部分农药弥漫在空气中<br />D.大量使用化肥,氮、磷等元素流入河水中</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类的活动既能改善生态环境,但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草原过度放牧、长期使用农药、大量使用化肥,氮、磷等元素流入河水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大力植树造林,维持碳氧平衡,能够改善生态环境.</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可用食醋和淸水配制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6以上<br />B.可测定模拟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br />C.该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用淸水处理<br />D.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每组所用种子数量不宜太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酸雨的pH<5.6,A符合题意;</p><p>B、可测定模拟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酸雨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p><p>C、该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用淸水处理,C不符合题意;</p><p>D、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每组所用种子数量不宜太少,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已经实施分类投放.快递所用包装纸箱应投放在标有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001.png" width="107"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不可回收<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002.png" width="94"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害垃圾<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003.png" width="87"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厨余垃圾<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ST.004.png" width="10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可回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快递所用包装纸箱属于可回收废物,应投放在标有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DA/SYS201802231858444603383381_DA.001.png" width="69"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标志的垃圾箱中.</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病原体、抗原和传染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A.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br />B.抗原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br />C.抗原就是病原体,病原体都是抗原<br />D.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都是抗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并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p><p>BC、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BC不符合题意;</p><p>D、能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目前已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人体内是否存在HIV<br />B.目前还不能通过注射疫苗来有计划的防治艾滋病<br />C.健康人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或拥抱,以防患上艾滋病<br />D.HI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目前有人认为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已经感染了HIV,A不符合题意;</p><p>B、目前还不能通过注射疫苗来有计划的防治艾滋病,B不符合题意;</p><p>C、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或拥抱,不会患上艾滋病,C符合题意;</p><p>D、HI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下列物质或结构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br />A.泪液中溶菌酶<br />B.呼吸道粘膜<br />C.血浆中的杀菌物质<br />D.抗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脾、淋巴结和胸腺是免疫器官,与淋巴细胞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呼吸道粘膜是第一道防线;泪液中的溶菌酶、血浆中的杀菌物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的体液中的杀菌物质.</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免疫与计划免疫,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下列关于家庭小药箱配备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必须放罝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冲剂、阿司匹林等<br />B.可放置碘伏、酒精、棉签、纱布、创可贴等<br />C.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br />D.所有药品必须是非处方药,不能放罝处方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准备家庭小药箱时要注意安全,要准备常用药,如感冒药、清凉油等一些非处方药,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但不是所有药品必须是非处方药,不能放罝处方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安全用药,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br />A.抵抗抗原的侵入<br />B.消除体内的肿瘤细胞<br />C.伤口的修复愈合<br />D.淸除体内衰老的血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因此伤口的修复愈合不属于免疫的功能.</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免疫与计划免疫,需要了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遇到有人晕倒且出现呼吸停止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120”时必须说清楚的是(  )<br />A.患者所在区域或门牌号<br />B.患者姓名和性别<br />C.患者的呼吸、心跳情况<br />D.拨打电话者的姓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在遇到意外时,我们可以打此电话寻求救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的注意事项如下:1.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2.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不能因泣不成声而诉说不全,也不能只交待在某商场旁边等模糊的地址.3.说清病人的主要病情或伤情,诸如呕血、昏迷或从楼梯上跌下等,使救护人员能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4.提供畅通的联系方式,一旦救护人员找不到病人时,可与呼救人继续联系.5.若是成批伤员或中毒病人,必须报告事故缘由,比如楼房倒塌、毒气泄漏、食物农药中毒等,并报告罹患人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调集救护车辆、报告政府部门及通知各医院救援人员集中到出事地点.6.挂断电话后,应有人在有明显标志处的社区、住宅门口或农村交叉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护车的出入.综上所述,拨打120电话时,要重点要讲清楚地点和伤情.</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生物,主要是因为它们能(  )<br />A.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br />B.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r />C.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废物<br />D.在自身遗传物质控制下制造出新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生物,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在自身遗传物质控制下制造出新病毒.</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阳同学学习了有关酵母菌发酵的知识,对发酵现象产生了兴趣.在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別编为甲瓶和乙瓶,甲瓶装入3克干酵母、10克白砂糖、100毫升水,乙瓶装入3克干酵母、100毫升水,将两瓶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内4小时.则(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459098307797_ST/SYS201802231858459098307797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br />B.两瓶的小气球都不能鼓起来<br />C.该实验说明酵母菌能将白砂糖分解<br />D.若甲的小气球鼓起来可说明酵母菌代谢产生了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实验中有温度和白糖两个变量,A不符题意;</p><p>B、有氧气时,酵母菌把萄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气时,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而且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两瓶的小气球都不能鼓起来,B符题意;</p><p>C、实验中有温度和白糖两个变量,所以该实验不能说明酵母菌能将白砂糖分解,C不符题意;</p><p>D、若甲的小气球鼓起来可说明酵母菌代谢产生了二氧化碳,D不符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七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