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0:49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炎热的夏天,某同学面部长了一个疖子,疖子顶端出现了一个“脓头”,这个“脓头”主要由什么构成(  )<br />A.红细胞<br />B.白细胞<br />C.死亡的白细胞<br />D.血细胞和死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p><p>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来吞噬细胞,死亡后的白细胞堆积在伤口周围形成“脓”.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br />A.脑部毛细血管<br />B.肺部毛细血管<br />C.肾小球毛细血管<br />D.胃部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凝集团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在这里,红细胞凝集团将不能通过肺部毛细血管,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肺部毛细血管.</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有利于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br />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r />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饵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br />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合蝌蚪的生长和发育<br />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以考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两组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中放入了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中没有加入甲状腺激素,A正确.</p><p>B、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饵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B正确;</p><p>C、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合蝌蚪的生长和发育,C正确;</p><p>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也应相同,D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是(  )<br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br />B.脊髓的传导功能由其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成<br />C.小儿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是由于脊髓的发育尚未完善<br />D.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脑</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望梅止渴”,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p><p>B、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叫灰质,有反射功能;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有传导功能.因此脊髓的传导功能由脊髓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成.B正确;</p><p>C、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进行,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就不能进行.小儿能排尿表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发育正常.小儿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是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能力较弱形成的.C错误;</p><p>D、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可见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脑,D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右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br />A.左下肢有反射活动,右下肢不能进行反射活动<br />B.右下肢有反射活动,左下肢不能进行反射活动<br />C.左右下肢均能进行反射活动<br />D.左右下肢均不能进行反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因此右侧大脑出现脑溢血的病人,被损伤的是右侧的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而右侧的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与左侧的运动和感觉有关,故该病人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右下肢有反射活动,左下肢不能进行反射活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条神经是指(  )<br />A.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br />B.许多神经纤维聚集成束<br />C.许多神经元的细胞集结在一起<br />D.神经元的突起以及套在外面的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因此一条脊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099913813720_ST/SYS201802231858099913813720_ST.001.jpeg" width="21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小肠吸收葡萄糖<br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r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D.胰岛素的调节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据图可知,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同学不慎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br />A.表皮角质层<br />B.表皮生发层<br />C.真皮<br />D.皮下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皮肤的结构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104885622328_DA/SYS201802231858104885622328_DA.001.jpeg" width="262"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知表皮层没有血管,真皮层有血管,划伤流血,说明至少伤到了真皮层.</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简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107206829374_ST/SYS201802231858107206829374_ST.001.jpeg" width="190"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血管①④是动脉<br />B.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br />C.血管②③是静脉<br />D.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动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静脉.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知,血管①④是静脉,不是动脉,故不正确;</p><p>B、体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量较低;体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因此血管④静脉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动脉的低.故不正确;</p><p>C、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静脉,动脉的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知,血管②③是动脉,不是静脉,故不正确;</p><p>D、体静脉里流的是含氧量较低的静脉血;体动脉里流的是含氧量较高的动脉血,因此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故正确.</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前,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一些水果,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糖,丁准备了一些蛋糕.能更快补充能量的是(  )<br />A.甲<br />B.乙<br />C.丙<br />D.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糕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要先经过消化,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因此能快速提高能量的是丙准备的糖.</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的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  )<br />A.生活环境越相同<br />B.染色体数目越相同<br />C.遗传基因也越相似<br />D.生活习性越相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br />A.凸透镜、凹透镜<br />B.凹透镜、凸透镜<br />C.都是凸透镜<br />D.都是凹透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近视眼: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p><p>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体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爷爷平时戴眼镜,是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书时离得较近不需要戴眼镜,表明爷爷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因此是近视眼,近视眼佩戴凹透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说明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书时离得较近,为了看清要戴眼镜,表明奶奶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因此是老花眼,老花眼佩戴凸透镜.</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br />A.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br />B.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br />C.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br />D.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方便上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因此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p><p>B、“三无”车辆是指无车牌、无行驶证、无保险称三无.驾驶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技术差;车辆安全隐患多.因此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p><p>C、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p><p>D、购买手机,方便上网,即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又影响学习,还影响视力.因此要求父母购买手机,方便上网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123970383762_ST/SYS201802231858123970383762_ST.001.jpeg" width="210"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血管为体静脉<br />B.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br />C.③血管为肺动脉<br />D.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①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①血管中流动脉血,因为氧气含量丰富,二氧化碳含量较少;③血管中流静脉血,因为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由此可以推断:①血管是体动脉,③血管是体静脉,②表示的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血管和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林伟是一个勤奋好学、喜欢观察事物、积极思考问题的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后,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经查阅资料他知道自己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而这些变化是正常的.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人体的构造和功能是十分复杂的:<br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xa0;&#xa0;&#xa0; .<br />(2)人与植物相比,人体所特有的结构层次是&#xa0;&#xa0;&#xa0;&#xa0;&#xa0;&#xa0; .<br />A.细胞<br />B.组织<br />C.器官<br />D.系统<br />(3)人每天都要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是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xa0;&#xa0;&#xa0;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些物质要在人体内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xa0;&#xa0;&#xa0;;食物中的无机盐、维生素虽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少,它们对人体健康却十分重要,如缺少人体维生素C时易患上&#xa0;&#xa0;&#xa0; .<br />(4)林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xa0;&#xa0;&#xa0;突增,他发现自己开始长出胡须、出现喉结,这是由&#xa0;&#xa0;&#xa0;分泌的雄性激素导致的.<br />(5)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 升,但最终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原因是绝大部分水分和部分无机盐等被&#xa0;&#xa0;&#xa0;重新吸收.<br />(6)从长相方面看,林伟很像他的父亲,这在生物学中属于&#xa0;&#xa0;&#xa0;现象.<br />(7)今年暑假,林伟准备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去京唐港旅游,看一看无边无际的大海,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海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具体表现在<br />①海洋水体污染使&#xa0;&#xa0;&#xa0;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br />②使海洋多种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xa0;&#xa0;&#xa0; . <br />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br />(2)D<br />(3)糖类,小肠,坏血病<br />(4)身高,睾丸<br />(5)肾小管<br />(6)遗传<br />(7)海产品,多样性,人体内<br />【解析】解:(1)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3)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提供能量;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4)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身高突增;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得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5)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 升,但最终排出的尿液约为1.5 升,原因是全部、绝大部分水分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6)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林伟更像他的父亲,这在生物学中属于遗传现象.(7)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具体表现在①海洋水体污染使海产品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p><p>②使海洋多种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内.</p><p>所以答案是:(1)细胞(2)D(3)糖类;小肠;坏血病(4)身高;睾丸(5)肾小管(6)遗传(7)海产品;多样性;人体内(开放题意思对即可).</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尿的形成,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看如图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127718465218_ST/SYS201802231858127718465218_ST.001.jpeg" width="234"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外耳是可以动的(说出一种)&#xa0;&#xa0;&#xa0; .<br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xa0;&#xa0;&#xa0;]&#xa0;&#xa0;&#xa0;有关.<br />(3)听觉感受器位于[&#xa0;&#xa0;&#xa0;]&#xa0;&#xa0;&#xa0;中,听觉的形成在&#xa0;&#xa0;&#xa0; .<br />(4)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xa0;&#xa0;&#xa0;]&#xa0;&#xa0;&#xa0;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br />(5)同学打闹请勿用手掌煽耳光,以防压缩空气冲击[&#xa0;&#xa0;&#xa0;]&#xa0;&#xa0;&#xa0;导致破裂.<br />(6)人除了能用眼感受光的刺激,用耳感受声音的刺激,还能用&#xa0;&#xa0;&#xa0;感受气味的刺激,用&#xa0;&#xa0;&#xa0;感受味道的刺激,用&#xa0;&#xa0;&#xa0;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br />(7)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xa0;&#xa0;&#xa0;]&#xa0;&#xa0;&#xa0;张开,使[&#xa0;&#xa0;&#xa0;]&#xa0;&#xa0;&#xa0;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br />(8)参照如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耳廓,②,外耳道,鹿、兔子<br />(2)③,半规管<br />(3)⑤,耳蜗,大脑皮层<br />(4)⑥,咽鼓管<br />(5)⑨,鼓膜<br />(6)鼻,舌,皮肤<br />(7)⑥,咽鼓管,⑨,鼓膜<br />(8)⑨,⑧,⑤,④<br />【解析】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②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有些动物的外耳是可以动的如兔子、鹿等等.(2)③是半规管,④是前庭,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3)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4)⑥是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病菌若由此进入中耳,人会患中耳炎;(5)同学打闹请勿用手掌煽耳光,以防压缩空气冲击⑨鼓膜导致破裂.(6)人的眼、耳、鼻、舌、皮肤都是感觉器官,用鼻感受气味的刺激,用舌感受味道的刺激,用皮肤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7)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咀嚼食物可以使⑥咽鼓管张开,因⑥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⑨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8)巨大声响产生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⑨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⑧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④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所以答案是:(1)①耳廓;②外耳道;鹿、兔子;(2)③半规管;(3)⑤耳蜗;大脑皮层(4)⑥咽鼓管;(5)⑨鼓膜;(6)鼻;舌;皮肤;(7)⑥咽鼓管;⑨鼓膜(8)⑨;⑧;⑤;④</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131310869599_ST/SYS201802231858131310869599_ST.001.jpeg" width="313"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xa0;&#xa0;&#xa0;集中的地方;人脑与躯体内脏联系的通道是脊髓中的&#xa0;&#xa0;&#xa0; .<br />(2)人形成视觉的感受器是[&#xa0;&#xa0;&#xa0;]&#xa0;&#xa0;&#xa0; . 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xa0;&#xa0;&#xa0;]&#xa0;&#xa0;&#xa0;过度变曲,形成近视.<br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xa0;&#xa0;&#xa0;]&#xa0;&#xa0;&#xa0;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xa0;&#xa0;&#xa0; .<br />(4)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xa0;&#xa0;&#xa0;(填序号).<br />(5)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神经元细胞体,白质<br />(2)③,视网膜,①,晶状体<br />(3)④,输尿管,⑤→⑦→B→⑧→⑥<br />(4)B和⑩<br />(5)语言组织力、表达交流能力强<br />【解析】解:(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A脑和B脊髓里;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内的白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2)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形成近视.(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4)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⑩和B.(5)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是语言组织力、表达交流能力强.</p><p>所以答案是:(1)神经元细胞体;白质;(2)③;视网膜;①;晶状体;(3)④;输尿管;⑤→⑦→B→⑧→⑥.(4)⑩和B;(5)语言组织力、表达交流能力强.</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的排出和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如图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e52a547/SYS201802231858134181148238_ST/SYS201802231858134181148238_ST.001.jpeg" width="293"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主要由&#xa0;&#xa0;&#xa0;组成.<br />(2)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①&#xa0;&#xa0;&#xa0;、②&#xa0;&#xa0;&#xa0;、③&#xa0;&#xa0;&#xa0;、④&#xa0;&#xa0;&#xa0; . 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xa0;&#xa0;&#xa0; .<br />(3)向肺静脉注水,从&#xa0;&#xa0;&#xa0;流出,向上腔静脉注水,从&#xa0;&#xa0;&#xa0;流出.<br />(4)在心脏①和②,③和④之间,存在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xa0;&#xa0;&#xa0; . 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肌肉组织<br />(2)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br />(3)主动脉,肺动脉<br />(4)瓣膜,心房→心室→动脉→静脉<br />【解析】解:(1)心脏这一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如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等.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构成心脏的主要是肌肉组织.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承担的输送血液的路途远,需要较大的压力,需要左心室有较发达的肌肉.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3)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在心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因此水从主动脉流出;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已结扎)灌水入猪心脏,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p><p>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心房→心室→动脉→静脉.</p><p>所以答案是:(1)肌肉组织(2)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3)主动脉;肺动脉(4)瓣膜;心房→心室→动脉→静脉</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br />①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br />②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br />③每天同时向A,B,C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br />④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br />(1)在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br />①&#xa0;&#xa0;&#xa0;;<br />②&#xa0;&#xa0;&#xa0;;<br />③&#xa0;&#xa0;&#xa0; .<br />(2)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br />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xa0;&#xa0;&#xa0; . <br />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明&#xa0;&#xa0;&#xa0; . <br />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明&#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应该为洁净无污染的河水,把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应该为发育状况相同的15只蝌蚪,投入后加等量<br />(2)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br />【解析】解:(1)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A与B对照,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通过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时间的长短来确定甲状腺激素生理活性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另一组是B与C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通过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温度对甲状腺激素生理活性的影响.①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洁净无污染的河水.②取发育状况相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人A、B、C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③每天同时向A、B、C玻璃缸中分别投入等量的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8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p><p>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p><p>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p><p>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p><p>所以答案是:(1)①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洁净无污染的河水;②不同改为相同;③投入后加等量;(2)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p><p>【考点精析】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七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