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0:34

江西省萍乡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鸭梨的果实甜,抗病力弱;杜梨的果实涩,抗病能力强.将鸭梨(接穗)接在杜梨(砧木)上,接穗成活后该植株表现为(  )<br />A.抗病力强,果涩<br />B.抗病力强,果甜<br />C.抗病力弱,果涩<br />D.抗病力弱,果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嫁接没有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而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异,能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遗传.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嫁接分枝接和芽接两大类,前者以春秋两季进行为宜,尤以春季成活率较高.后者以夏季进行为宜.因此接穗成活后该植株果实具有接穗鸭梨的特点果实甜,而植株具有砧木杜梨的特点抗病能力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前年,湖南发生的“黄金大米”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所谓“黄金大米”是一种转基因大米,因为含有较多的β﹣胡萝卜素,所以呈现金黄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r />A.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这种“黄金大米”,可以采用组织培养技术<br />B.“黄金大米”之所以呈现金黄色,是因为导入了控制β﹣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br />C.人吃了这种“黄金大米”,可能对预防夜盲症有一定疗效<br />D.普通大米导入外源基因后所产生的变异和自然界的普通生物产生的变异一样都是不定向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成新的品种;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br />B、“黄金大米”之所以呈现金黄色是因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到大米胚乳中而获得的.<br />C、“黄金大米”主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到大米胚乳中而获得,理论上对预防夜盲症有一定疗效.<br />D、普通大米导入外源基因后所产生的变异是按照人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基因工程)让生物朝人的需要进行的变异,属于定向变异;而自然界的普通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而古丝绸之路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  )<br />A.蛹<br />B.幼虫<br />C.卵<br />D.成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茧内的家蚕发育到蛹阶段.<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孔雀开屏属于求偶行为<br />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br />C.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br />D.燕子的雏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孔雀开屏属于求偶行为,正确.<br />B、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其余的结构不属于卵细胞,错误.<br />C、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错误.<br />D、燕子属于晚成鸟,一生下来还需要亲鸟的照顾,直至独立生活,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猪生九子,连母一个样”,说明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的现象.<br />A.变异<br />B.进化<br />C.遗传<br />D.繁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亲子代间的具有相同的性状,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br />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br />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br />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br />丁:“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br />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甲乙<br />B.甲乙丙<br />C.丙丁<br />D.甲乙丙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但也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基因组成相同,则性状不一定相同,甲同学说法错误;而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为显性,基因组成为AA或Aa,乙同学说法错误;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丙同学说法错误;<br />并不是生物的性状表现都能遗传给后代,如橘在淮南、淮北体内的遗传物质(基因)没有发生变化.而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故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由遗传物质基因控制的性状能遗传,而受环境影响形成的性状不能遗传如人工割的双眼皮,丁丙同学说法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萍乡市各级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的“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r />A.运动能使肌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增多<br />B.运动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br />C.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br />D.运动能改善脑的营养,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骨骼肌的营养,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变粗,体积增大.而不是肌细胞数量增加.A错误;<br />B、运动能使呼吸肌变粗,收缩舒张能力加强,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增加,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B正确;<br />C、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增强心血管的机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循环质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C正确;<br />D、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能改善脑的营养,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灵活性和耐久力都会得到提高,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都起着积极作用,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乙、丙、丁、戊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16587320687_ST/SYS201708151316316587320687_ST.001.png" width="511"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属于&#xa0;&#xa0;&#xa0;发育,图乙属于&#xa0;&#xa0;&#xa0;发育.<br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xa0;&#xa0;&#xa0;(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br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xa0;&#xa0;&#xa0;(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br />(4)萍乡市莲花县连续5年成功举办荷花节,莲农常采用种藕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xa0;&#xa0;&#xa0;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r />(1)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br />(2)1<br />(3)④<br />(4)无性<br />【解析】解:(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经过A受精卵、B若虫、C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乙经过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r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1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1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1(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br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316587320687_DA/SYS201708151316316587320687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③子房发育成果实,④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④(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4)“莲农常采用种藕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属于无性繁殖.<br />所以答案是:(1)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2)1(3)④(4)无性<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还要掌握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禽流感(Bird Flu)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H7N9型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br />2017年3月20日至4月17日,萍乡全市范围内所有的活禽市场交易场所进行休市,要求休市期间,市区范围内所有的活禽交易场所严禁活禽流入,并对交易场所进行彻底清洗消毒.<br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从传染病学来看,甲型H7N9病毒属于&#xa0;&#xa0;&#xa0; .<br />(2)从免疫来看,甲型H7N9病毒属于&#xa0;&#xa0;&#xa0; .<br />(3)目前的甲型H1N1、H9N2和乙型流感疫苗能不能预防甲型H7N9病毒感染?&#xa0;&#xa0;&#xa0; .<br />(4)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要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看,这属于&#xa0;&#xa0;&#xa0; .<br />(5)请你写出一条预防禽流感的措施:&#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病原体<br />(2)抗原<br />(3)不能<br />(4)控制传染源<br />(5)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解析】解:(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可见:从传染病学来看,甲型H7N9病毒属于病原体.(2)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因此从免疫来看,甲型H7N9病毒属于抗原.(3)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这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目前的甲型H1N1、H9N2和乙型流感疫苗不能预防甲型H7N9病毒感染.(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要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看,这属于控制传染源.(5)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以预防H7N9型禽流感应从切断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如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所以答案是:(1)病原体;(2)抗原;(3)不能;(4)控制传染源;(5)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需要了解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者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亲也可能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br />2003年12月1日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旨在消除歧视、倡导关爱,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br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1)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列出3条)&#xa0;&#xa0;&#xa0; , &#xa0;&#xa0;&#xa0; , &#xa0;&#xa0;&#xa0; .<br />(2)艾滋病给人的身体带来了痛苦,有的人因此颓废、消沉下去,有的人却能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幸福地生活着.结合健康含义的三个方面,你认为哪一种人比较健康?&#xa0;&#xa0;&#xa0; .<br />(3)很多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吸食毒品而被感染,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了人们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请你为“国际禁毒日”写一句宣传语.&#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br />(2)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人<br />(3)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拒绝毒品、远离毒品<br />【解析】解:(1)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2)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从健康的方面考虑,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要远远强于颓废、消沉的人.(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包括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同时,吸食毒品还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远、拒绝离毒品.<br />所以答案是:(1)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2)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人(3)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拒绝毒品、远离毒品<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萍乡市八级(下)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