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临城镇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双亲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br />A.25%<br />B.50%<br />C.75%<br />D.全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假设由基因d控制,则组成肤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白化病的基因型是dd.“双亲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的基因型是Dd,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523e0d67/SYS201707191741392137164669_DA/SYS201707191741392137164669_DA.001.png" width="293"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的子女发病(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和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br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br />C.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其他非主要因素或难于控制的因素影响,或是没有发现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等.因此,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故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修改完善、重复试验等.因此只要按照探究的步骤去做一般能得出正确结论,不是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br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所以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br />A.筑巢<br />B.孵卵<br />C.求偶<br />D.育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春燕啄春泥”中做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鸟的生殖,需要了解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对出血进行抢救时,特别是对大静脉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止血时,具体的部位是( )<br />A.在伤口的上方(靠近心脏一侧)<br />B.在伤口的上方(远离心脏一侧)<br />C.在伤口的下方<br />D.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因此,在对出血进行抢救时,特别是对大静脉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止血时,具体的部位是在伤口的上方(远离心脏一侧).<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急救常识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有关内容,下列哪项不属于了解内容之列( )<br />A.用药与用量<br />B.生产厂家<br />C.药品规格<br />D.有效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是否过期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草丛里的蚂蚱,体色是绿色的混在草丛中,难以发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br />A.应激性<br />B.自然选择<br />C.反射活动<br />D.生来如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活在草丛里的蚂蚱,体色是绿色的混在草丛中,难以发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br />A.抗原,控制传染源<br />B.抗原,保护易感者<br />C.抗体,控制传染源<br />D.抗体,保护易感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破伤风抗毒血清里有专门杀死破伤风杆菌的抗体,如果有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血清里的抗体就把它清除掉.此人虽然扎上了脚底,但是不一定被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是为了保护易感者.<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br />A.握手,共进午餐<br />B.不正当性接触<br />C.注射毒品<br />D.母婴传播</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br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馒.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br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br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br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异;选择材料<br />(2)淘汰<br />(3)选择<br />(4)自然选择<br />【解析】解:(1)达尔文认为,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例如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中存在着跑得快与跑得慢的变异,这些变异是能够遗传的,并且是随机产生的.(2)、(3)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下去,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淘汰.这是食物和环境对猎豹的奔跑速度的定向选择的结果.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选择作用.(4)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进化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br />【考点精析】掌握自然选择学说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523e0d67/SYS201707191741408024716237_ST/SYS201707191741408024716237_ST.001.png" width="223" height="2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米勒在图中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   的成分.<br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为其提供能量.<br />(3)图中B模拟的是    .<br />(4)C中为含有   的溶液.<br />(5)米勒的实现说明:    .</p></div></div>
<div><p>【答案】<br />(1)原始大气<br />(2)闪电<br />(3)废水<br />(4)有机物<br />(5)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br />【解析】解: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如图).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3)图中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4)图中C装置里是反应后的产物(含有有机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5)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br />(1)卵细胞是由   构成的,(用图中标号或写结构名称均可)其里面含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br />(2)[   ]   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   ]   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初期需用的养料;[   ]   里面含有细胞核,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气室内有空气,其意义在于    .<br />(3)鸟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后经雌雄亲鸽交替孵卵,才能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雏鸽.这种观象说明,卵生动物的受精卵主要在母体外发育,受   影响比较大.<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523e0d67/SYS201707191741412122151845_ST/SYS201707191741412122151845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⑤、⑥、⑧;卵黄<br />(2)①;卵壳;⑧;卵黄;⑤;胚盘;④;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br />(3)温度<br />【解析】解:(1)⑤胚盘、⑥卵黄、⑧卵黄膜构成卵细胞.其中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将来可孵化成雏鸟;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黄膜起保护作用.(2)①卵壳的作用是保护卵细胞;⑥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⑤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将来可孵化成雏鸟;④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3)鸟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后经雌雄亲鸽交替孵卵,才能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雏鸽.这种现象说明,卵生动物的受精卵主要在母体外发育,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鸟的发育,需要了解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