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40:12

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铁校区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液中的细胞包括(  )<br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r />B.红细胞和血浆<br />C.白细胞和血浆<br />D.血小板和血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a16425b6/SYS201802231857380857365587_DA/SYS201802231857380857365587_DA.001.jpeg" width="372" height="2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成熟后无细胞核的是(  )<br />A.红细胞<br />B.白细胞<br />C.脂肪细胞<br />D.神经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成熟的脂肪细胞和神经系统细胞有细胞核.所以成熟后无细胞核的是红细胞和血小板,</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需要了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构成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层数是(  )<br />A.一层<br />B.二层<br />C.五层<br />D.十层</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构成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层数是一层.</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管,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br />A.肺静脉<br />B.肺动脉<br />C.主动脉<br />D.下腔静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部位是(  )<br />A.左心室<br />B.肺动脉<br />C.肺泡外的毛细血管<br />D.手部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动脉血是含氧多、颜色为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量低、颜色暗红的血液.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体循环中动脉流的是动脉血;经过肺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中静脉内流动脉血.心脏左侧腔内的血液是动脉血,心脏右侧腔内的血液是静脉血.手部的毛细血管处属于体循环部分,血液流经此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多是A型血,他若输血应首先选择(  )<br />A.O型血<br />B.A型血<br />C.B型血<br />D.AB型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因此,多多是A型血,他若输血应首先选择A型血.</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br />A.心脏<br />B.肝脏<br />C.肾脏<br />D.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所以形成尿液的是肾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肾(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①~⑤的正确顺序是(  )<br />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br />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br />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br />④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br />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与蛋白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③②⑤④①<br />C.③②①④⑤<br />D.③②①⑤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故①~⑤的正确顺序是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与蛋白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④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尿的形成,需要了解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眼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靠什么调节(  )<br />A.瞳孔<br />B.视网膜<br />C.晶状体<br />D.玻璃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据分析可见: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什么到达视网膜(  )<br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r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br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br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a16425b6/SYS201802231857390690305729_DA/SYS201802231857390690305729_DA.001.jpeg" width="381"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象落在(  )<br />A.视网膜后方<br />B.视网膜前方<br />C.视网膜上<br />D.盲点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盐中加碘是预防(  )<br />A.巨人症<br />B.侏儒症<br />C.糖尿病<br />D.地方性甲状腺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所以国家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巨人症是因为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都与碘无关.</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水和无机盐的作用,需要了解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脑溢血引起的半身不遂,通常表现在脑损伤部位的(  )<br />A.同侧肢体<br />B.对侧肢体<br />C.上半部身体<br />D.下半部身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等.</p><p>由于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的,所以脑溢血引起的半身不遂,通常表现在脑损伤部位的对侧肢体.</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br />A.400毫升<br />B.1 200~1 500毫升<br />C.500毫升<br />D.200~300毫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常把人畜粪便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农家肥料.此举可以(  )<br />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br />B.将有机物分解<br />C.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br />D.B和C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如,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等堆积起来,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粪尿的处理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br />A.肾小球<br />B.肾小囊<br />C.肾小管<br />D.收集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属于不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的发生病变导致其通透性增大,可能使部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原尿.</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已成年,智力正常,身高只有80厘米,他患的是(  )<br />A.巨人症<br />B.呆小症<br />C.侏儒症<br />D.甲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不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p><p>A、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患者身材高大异常,故不符合题意.</p><p>B、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故不符合题意.</p><p>C、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病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故符合题意.</p><p>D、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畏寒怕冷,身体极度消瘦,情绪易激动,故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哪一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br />A.梅子的酸味刺激,引起唾液分泌<br />B.见到酸梅就分泌唾液<br />C.谈论酸梅也引起唾液分泌<br />D.吃到酸梅就分泌唾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论酸梅也引起唾液分泌,是听说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梅子的酸味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吃到酸梅就分泌唾液梅止都是非条件反射人与动物都有;见到酸梅就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理解,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长期食用富含哪种元素的食物造成的(  )<br />A.铜<br />B.镁<br />C.锌<br />D.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发现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断定:人体的动脉血是在身体的左侧流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p><p>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p><p>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p><p>可见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有两个,一个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一个是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流进肺部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经腹部、上肢和头部的组织细胞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可见,人体的动脉血是在身体的左侧流动是错误的.</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气体交换,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肾小球滤过后的血液,由出球小动脉流出,仍然是动脉血.</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以及对尿的形成的理解,了解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这是因为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文字母“p”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b”.(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不是“b”.</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看了如图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样做?<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a16425b6/SYS201802231857408506340010_ST/SYS201802231857408506340010_ST.001.jpeg" width="267" height="3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手持大斧的人类为了自己&#xa0;&#xa0;&#xa0;的利益,过度地&#xa0;&#xa0;&#xa0; , 使得鸟类无家可归.它们气愤至极,竟然向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发起攻击,视他们为“&#xa0;&#xa0;&#xa0;”.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想一想吗?况且森林的破坏不单单影响鸟类的生存,还直接影响我们人类自己,造成水土的流失、沙尘暴的袭击等等.我们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的覆盖率为68%,但是他们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这样傻下去了,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保护森林,我们要号召大家&#xa0;&#xa0;&#xa0; , 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用纸、回收废纸.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过元旦的时候,我们要少买贺卡,因为制作4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树.总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xa0;&#xa0;&#xa0;重返大自然!</p></div></div>
<div><p>【答案】眼前;砍伐森林;害虫;植树造林;绿色<br />【解析】解:这幅漫画的寓意是:手持大斧的人类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过度地砍伐森林,使得鸟类无家可归.它们气愤至极,竟然向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发起攻击,视他们为“害虫”.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想一想吗?况且森林的破坏不单单影响鸟类的生存,还直接影响我们人类自己,造成水土的流失、沙尘暴的袭击等等.我们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的覆盖率为68%,但是他们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这样傻下去了,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保护森林,我们要号召大家植树造林,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用纸、回收废纸.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过元旦的时候,我们要少买贺卡,因为制作4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树.总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绿色重返大自然!做环保宣传工作,让所有大庆公民都能有环保意识,这样我们大庆的经济就会在绿色中蒸蒸日上.同样,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想最关键的也是要绿化人的心灵.</p><p>所以答案是:眼前;砍伐森林;害虫;植树造林;绿色;</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铁校区七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