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鲤鱼、青蛙、鳄鱼、麻雀、大熊猫共有的特点是( )<br />A.卵生<br />B.用肺呼吸<br />C.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r />D.体温恒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鲤鱼、青蛙、鳄鱼、麻雀是卵生,大熊猫是胎生,A错误.<br />B、鲤鱼用鳃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鳄鱼用肺呼吸、麻雀用气囊辅助肺呼吸、大熊猫用肺呼吸,B错误.<br />C、鲤鱼、青蛙、鳄鱼、麻雀、大熊猫共有的特点是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br />D、只有麻雀和大熊猫的体温恒定,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br />A.酵母菌<br />B.结核杆菌<br />C.蝗虫<br />D.玉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真核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r />B、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br />C、蝗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动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br />D、玉米属于真核生物中的植物,它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和细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br />A.种<br />B.属<br />C.科<br />D.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牧草4000多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br />A.物种多样性<br />B.遗传多样性<br />C.环境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药物植物11000多种,牧草4000多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br />A.外来物种入侵<br />B.环境污染<br />C.人为破坏<br />D.生物进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故A错误;<br />BC、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人为破坏,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故BC错误;<br />D、生物进化是必然趋势,生物越进化,越适应环境,越利于生存.故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 )<br />A.核酸<br />B.蛋白质<br />C.氨基酸<br />D.氨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最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br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氨基酸.<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栖息在树干上.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引起桦尺蛾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217860874526_ST/SYS201702111650217860874526_ST.001.png" width="332"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工选择<br />B.自然选择<br />C.动物迁入迁出<br />D.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自然选择学说,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是( )<br />A.后肢发达<br />B.奔跑飞快<br />C.脑容量增加<br />D.群居生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化石的发现,可以说明( )<br />A.哺乳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鸟类<br />B.哺乳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br />C.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br />D.爬行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鸟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单方向的流动<br />B.可循环的<br />C.逐级增加<br />D.与光合作用无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生物圈<br />C.海洋生态系统<br />D.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br />A.水蚤、鱼<br />B.鱼、水蚤<br />C.藻类、鱼鹰<br />D.鱼鹰、藻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藻类→水蚤→鱼→鱼鹰”食物链中,藻类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鱼鹰的级别最高,含量最多.<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224487234621_ST/SYS201702111650224487234621_ST.001.png" width="84"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完成这一动作时,肱二头肌    , 肱三头肌    , 肘关节参与,   系统调节<br />(2)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   块骨上<br />(3)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   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收缩;舒张;神经<br />(2)2<br />(3)呼吸<br />【解析】解:(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有骨骼和肌肉组成,在运动中骨骼肌能收缩和舒张,提供动力,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而关节则是起到支点的作用,三者相互协调,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如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2)一块骨骼肌至少要跨越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无论植物体还是人体,呼吸作用都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人体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5f419fbc/SYS201702111650225044313106_ST/SYS201702111650225044313106_ST.001.png" width="291"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br />(2)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br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者,农作物能利用光能,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者<br />(4)该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选填“人工”或“自然”)</p></div></div>
<div><p>【答案】<br />(1)5<br />(2)农作物→鼠→蛇<br />(3)分解;生产<br />(4)人工<br />【解析】解:(1)(2)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①农作物→鼠→蛇,②农作物→昆虫→蜘蛛→鸟,③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④农作物→昆虫→青蛙→蛇,⑤农作物→昆虫→鸟.(3)图中的细菌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农作物能利用光能,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4)人工的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