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石板学区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甘蔗繁殖是将有节的茎段在每年春季埋入地下,然后从节上长出幼苗.此繁殖方式属于( )<br />A.组织培养<br />B.嫁接培养<br />C.有性生殖<br />D.无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br />A、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br />B、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出完整的植物体,不符合题意;<br />C、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符合题意;<br />D、甘蔗的繁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了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①桑蚕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br />②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r />③果园中飞舞的蜜蜂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r />④鸟类的繁殖具有季节性,多伴有筑巢、求偶等行为<br />⑤螳螂是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br />A.①②④<br />B.③④⑤<br />C.①④⑤<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①桑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正确.②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水中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受精),水中发育,错误.③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错误.④鸟类的繁殖具有季节性,大多有筑巢、求偶等行为,正确.⑤螳螂是体内受精,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鸟为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哪一组动物是两栖动物( )<br />A.青蛙、鳄鱼<br />B.青蛙、娃娃鱼<br />C.蟾蜍、水蛇<br />D.大鲵、乌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鳄鱼是水生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终生用肺呼吸,故A不正确;<br />B、青蛙和娃娃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故B正确;<br />C、水蛇是水生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终生用肺呼吸,故C不正确.<br />D、乌龟是水生爬行动物,体表有甲,终生用肺呼吸,故D不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一个鸭蛋敲破后,使卵白和卵黄流到烧杯里.仔细观察后,他发现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它是( )<br />A.胚盘<br />B.细胞核<br />C.卵白<br />D.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儿子和父亲长得很像,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br />A.遗传<br />B.变异<br />C.性状<br />D.相对性状</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儿子和父亲长得很像,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br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br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br />A.①②④<br />B.①②③<br />C.①②⑤<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等都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题干中眼皮的单双、耳垂的有无、能否卷舌都是人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而“卷发与黑发”、“双眼皮与色盲”、“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不是同一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人的精子中含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br />A.23条、23对、23条<br />B.23条、23条、23条<br />C.23条、23对、23对<br />D.23条、23条、23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人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和染色体数目依次是23条、23对、23对.<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传递的“桥梁”是( )<br />A.细胞核<br />B.生殖细胞<br />C.体细胞<br />D.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br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需要了解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圆白菜的叶球大小是一种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同一种圆白菜在北京栽种,长成的叶球重l~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最大的竞达到6千克.这说明( )<br />A.生物的某些性状受环境的影响<br />B.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br />C.生物的性状与环境没有关系<br />D.所有生物的性状都是由环境造成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一种圆白菜在北京栽种,长成的叶球重l~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最大的竞达到6千克.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双眼皮为显性性状,某人是双眼皮,但是他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那么他的基因组成为( )<br />A.Aa<br />B.aa<br />C.AA<br />D.Aa或AA</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用A、a来表示控制眼皮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或Aa;当基因组成为AA时,其只产生一种含A的生殖细胞,当基因组成是Aa时,其产生两种生殖细胞:A或a.因此只产生一种生殖细胞的双眼皮的人的基因组成是AA.<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肤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患儿.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br />A.<br />B.<br />C.<br />D.</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儿,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8118000/SYS201708151112346506265224_DA/SYS201708151112346506265224_DA.001.png" width="428"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即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1/4.<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性染色体( )<br />A.只存于精子中<br />B.只存于卵细胞中<br />C.只存于生殖细胞中<br />D.同时存在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即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一条X或Y性染色体,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一条性染色体X;可见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又从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br />A.在常染色体上<br />B.在x染色体上<br />C.在性染色体上<br />D.在Y染色体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8118000/SYS201708151112348256136663_DA/SYS201708151112348256136663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又从儿子传给孙子,可以推测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可能存在Y染色体上.<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实际上是指( )<br />A.遗传<br />B.血浆<br />C.血细胞<br />D.血型</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是遗传物质(基因).因此人们常说的“血缘关系”中的“血缘”,实际上是指遗传.血缘关系除了亲子关系,其它如姑舅等也有血缘关系,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长辈如奶奶爷爷或外公外婆,从共同的长辈那里得到的遗传物质有相似之处.因此也属于遗传.<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基因型为rr的枝条作接穗,成功嫁接到基因为RR的砧木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了果实,判断果皮的基因型正确的是( )<br />A.rr<br />B.Rr<br />C.RR<br />D.RR和rr</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rr的枝条作接穗,成功嫁接到基因为RR的砧木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了果实和接穗的一样,即rr型.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长春市从2009年10月开始分批次为广大市民接种甲流疫苗,这一措施属于( )<br />A.控制传染源<br />B.切断传播途径<br />C.保护易感人群<br />D.消灭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对市民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烧伤的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宜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br />A.外来皮肤含菌量大<br />B.外来皮肤中含有抗体<br />C.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br />D.神经血管不易接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在进行外来皮肤移植时,外来皮肤植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对他人皮肤进行排斥,抑制其成活,因此移植的皮肤相当于抗原;植皮时最好移植自己的皮肤,必须移植他人的皮肤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会对外来皮肤产生排斥反应.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一到夏天我们就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br />(1)蚂蚁的发育要经过   、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中的   发育.<br />(2)蝗虫与蚂蚁的发育不同点是蝗虫没有   这一时期.</p></div></div>
<div><p>【答案】<br />(1)受精卵;完全变态<br />(2)蛹<br />【解析】解:(1)蚂蚁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2)蝗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这一时期.<br />所以答案是:(1)受精卵; 完全变态; (2)蛹<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昆虫的发育,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8118000/SYS201708151112351437133691_ST/SYS201708151112351437133691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条.<br />(2)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若他们选用纯种黄足蚕与纯种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   性状.<br />(3)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    .</p></div></div>
<div><p>【答案】<br />(1)28<br />(2)显性<br />(3)转基因技术<br />【解析】解:(1)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则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8条.(2)“若他们选用纯种黄足蚕与纯种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显性性状,白足是隐性性状.(3)“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br />所以答案是:(1)28(2)显性(3)转基因技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下面图甲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图乙是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丙是某校八年级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学习了《物种的延续》后,通过小组讨论,将桃树和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绘制成的图解.请认真分析下列图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8118000/SYS201708151112352392230873_ST/SYS201708151112352392230873_ST.001.png" width="499"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小敏同学说,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甲中 的是用   进行呼吸.<br />(2)小勇同学说,仔细观察图甲可知,个体与个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br />(3)小华同学说,在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我们平时所食用的桃肉实际是由图乙中的[   ]   发育而来的.<br />(4)小柯同学说,在图丙中,假若控制桃花颜色的基因在受精卵中的组成是BB,则其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br />(2)变态<br />(3)2;子房壁<br />(4)B<br />【解析】解:(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所以图甲中的蝌蚪是用鳃进行呼吸,青蛙主要用肺进行呼吸.(2)蝌蚪与青蛙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3)在图乙中,4花药和5花丝共同构成雄蕊;我们平时所食用的桃肉实际是果皮,由图乙中的2子房壁发育而来.(4)受精卵的基因是一条来自于精子,一条来自于卵细胞,因此假若控制桃花颜色的基因在受精卵中的组成是BB,则其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B,精子的基因组成也是B.<br />所以答案是:(1)鳃 (2)变态 (3)2;子房壁 (4)B<br />【考点精析】掌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和两栖动物的发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又是一年樱桃红”,资阳市第二届“樱桃节”于4月22日在简阳樱桃沟拉开了帏幕.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科技工作者及我市果农为了提高樱桃成活率、提升樱桃品质,采用了下表育种、栽培、管理技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3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序号</p></td><td style="width:40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育种、栽培、管理技术</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①</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选择寿命长,抗逆性强的品种大叶草樱桃做砧木</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②</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选择优良品种红灯健壮母本上的健壮枝条做嫁接苗</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③</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春末发芽前将接穗靠接到砧木上</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④</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为提高樱桃授粉率,两行主栽品种间种一行授粉品种</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⑤</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初花期疏去细弱枝条上的弱质花,4月初疏去部分小果</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优良品种“红灯”(红色果皮)由“那翁”(黄色果皮)与“黄玉”(黄色果皮)杂交获得</p></td></tr></table><p>请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br />(1)号称“春来第一果”的樱桃早熟品种“红灯”在北方要4月上旬才开花,而在我市春寒料峭时就开始上市.影响它成熟时间不同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r />(2)以大叶草樱桃为砧木,“红灯”樱桃为接穗,所结果实的性状与   樱桃相同.<br />(3)经过栽培管理技术④后,其受精卵将发育成    .<br />(4)果皮红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黄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则“那翁”的果皮一定是   基因型.</p></div></div>
<div><p>【答案】<br />(1)温度<br />(2)红灯<br />(3)胚<br />(4)Rr<br />【解析】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号称“春果第一枝”的樱桃在春寒料峭时就开始上市,影响它成熟时间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2)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以大叶樱桃为砧木,“红灯”为接穗,则所结果实的性状与“红灯”樱桃相同.(3)经过栽培管理技术④后,只有花的子房继续发育,发育结果如下:<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8118000/SYS201708151112353383180796_DA/SYS201708151112353383180796_DA.001.png" width="553" height="2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可以看出: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4)“红灯”红色果皮是用“那翁”黄色果皮与“黄玉”黄色果皮杂交获得,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如用“那翁”黄色果皮细胞内的基因是Rr,“黄玉”细胞内的基因是Rr,则杂交第一代控制果皮颜色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遗传,这时该生物体就表现为显性基因Rr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状态果皮是黄色,隐性状态为rr,因此,“那翁”的果皮一定是Rr基因型.<br />所以答案是:((1)温度;(2)红灯;(3)胚;(4)Rr.<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和植物的无性生殖,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br />资料一:2014年春季,手足口病卷土重来,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br />材料二:近年流行的甲型H7N9流感是由甲型H7N9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甲型H7N9流感的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等空气媒介.<br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    .<br />(2)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中,甲型H7N9流感主要是通过   传播.<br />(3)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r />(1)传染源<br />(2)空气、飞沫<br />(3)特异性<br />【解析】解:(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此题中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传染源.(2)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甲型H7N9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3)疫苗是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造的,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r />所以答案是:(1)传染源;(2)空气、飞沫;(3)特异性.<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6年12月22日,中国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的转基因克隆猪在东北农业大学顺利降生,图为研究人员繁殖荧光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68118000/SYS201708151112356121149417_ST/SYS201708151112356121149417_ST.001.png" width="284" height="2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   ;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    .<br />(2)如果甲猪毛色为黑,乙猪毛色为白,丙猪毛色为黑,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    .<br />(3)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绿色荧光;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基因决定性状<br />(2)白色<br />(3)猪发出的荧光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以遗传的<br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转基因克隆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如果甲猪毛色为黑,乙猪毛色为白,丙猪毛色为黑,荧光猪的细胞核来源于乙猪,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白色.(3)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原因是猪发出的荧光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以遗传的.<br />所以答案是:(1)绿色荧光;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基因决定性状(2)白色;(3)猪发出的荧光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以遗传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对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孵化温度的测定.自然孵化条件和过程如下:<br />①母鸡体温:42℃;<br />②母鸡在抱窝(孵卵)时鸡卵温度:不足40°C;<br />③母鸡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卵)时,鸡卵温度低于30°C<br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一次鸡卵;<br />⑤母鸡两天下抱一次;<br />⑥小鸡孵化时间为21天.<br />下面是该科技小组进行的两组实验:<br />A组实验:取一定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w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控温,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小鸡.<br />B组实验:使用与第一次实验中同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卵进行42°C恒温条件孵化.<br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    .<br />(2)B组实验的作用是    .<br />(3)如果先孵化出小鸡的是A组,孵化率高的也是A组,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br />(4)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所有的完好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吗?   。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温度计<br />(2)对照实验<br />(3)鸡卵在自然状态下孵化速度、孵化率最高<br />(4)不能;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br />【解析】解:(1)因为是用手动调温器来控温,所以需要温度计.(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B组试验与A组试验的不同就是温度不同,是A组的对照试验.(3)A组成模仿的是自然状态,所以如果先孵化出小鸡的是A组,孵化率高的也是A组,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鸡卵在自然状态下孵化速度、孵化率最高.(4)鸡属于鸟类,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新鲜的鸡蛋,给以适宜的温度却孵不出小鸡,可能是由于该鸡蛋没有受精.所以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br />所以答案是:(1)温度计.(2)对照试验.(3)鸡卵在自然状态下孵化速度、孵化率最高.(4)不能;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