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37:55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多姿多彩,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r />A.花开花落<br />B.蜻蜓点水<br />C.孔雀开屏<br />D.潮涨潮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花开花落,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r />B、蜻蜓点水是蜻蜓产卵,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br />C、孔雀开屏是求偶,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br />D、潮涨潮落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 ×和10 ×字样,物镜标有10 ×和40 ×子样的镜头。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像,欲将图乙视野中处于下方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20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07650750283_ST/SYS201802240331207650750283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将装片向下方移动,直下方的保卫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r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 ③<br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br />D.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直下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下方移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是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象,说明目镜选用①放大5×,物镜选用④放大10×;若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 ③放大40×,即可放大200倍,B正确,不符合题意; <br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为了使视野变亮,应选择大光圈、凹面镜,C错误,符合题意; <br />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br />A.细胞<br />B.组织<br />C.器官<br />D.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动物体有系统,植物体没有系统。绿豆是种子,属于六大器官之一。</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滨州市北镇中学为防止春天“柳絮”影响,校内种植的全是雄柳树,其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br />A.组织<br />B.器官<br />C.细胞<br />D.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动物体有系统,植物体无系统),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组成柳树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 )<br />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br />B.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br />C.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br />D.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故“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r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r />B.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br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br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一般能运动,而植物一般不能运动;B、C、D都属于生物的特征。</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13729608969_ST/SYS201802240331213729608969_ST.001.png" width="340"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滴、展、染<br />B.染、展、滴<br />C.展、滴、染<br />D.滴、染、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擦片--擦净载玻片 滴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 取材--取样品 展片--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 盖片--盖上盖玻片 染色--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种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r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r />B.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br />C.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br />D.裸子植物能结果实,果实中含有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藻类植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等,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其结果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其生殖离不开水。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了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也离不开水。</p><p>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无果皮包被,裸露,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p><p>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其生殖过程不需要水。</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请问使作物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于( )<br />A.土壤中的有机物<br />B.土壤中的无机物<br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r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是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所以作物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能为我们证明什么( )<br />①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br />②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br />③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br />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不遮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能为我们证明①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③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四名同学对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r />A.叶片上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br />B.叶片的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br />C.大多数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气孔数量多,下表皮气孔数量少<br />D.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不符合题意。<br />B、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在幼茎、花瓣上也可见到,但多数沉水植物则没有。一般在叶下表皮较多,上表皮接受阳光,水分散失快,所以上表皮少。注意水生植物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符合题意。 <br />C、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叶脉中含有机械组织支持叶片,使叶片在空中伸展,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不符合题意。 <br />D、由叶片结构看,表皮是无色的。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 )<br />A.平面结构的<br />B.形态不规则的<br />C.薄而透明的<br />D.有生命活力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即反射的光线要透过观察的材料进入人眼才能看清物像,如果不透光,光线不能进入人眼就看不清物像了。</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明的爷爷经常一大早就到后山上的树林里锻炼,并且说是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但小明上完一节生物课后,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你知道他当时学的哪节课吗?( )<br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br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br />C.《植物的主要类群》<br />D.《生物体的结构层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小伟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原因是晚上树木都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并不进行光合作用,经过一晚上空气中的CO2的含量就会很高。呼吸这样的空气对人体不利,所以最好的锻炼时间在傍晚.可以推断小伟当时学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验证种子有呼吸作用时最好选用( )<br />A.晒干的种子<br />B.煮熟的种子<br />C.萌发的种子<br />D.破损的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营养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吸收利用,而干种子缺少水分,营养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在水里,影响了植物的利用,因此干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熟的种子没有生命力不能呼吸;萌发的种子正是呼吸最旺盛的时候,用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效果明显;刚收获的种子有可能进入休眠期,呼吸较弱。</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中“裸子”的确切含义是( )<br />A.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露出里面的种子’<br />B.种子外面无果皮和种皮包被<br />C.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br />D.种子外面无种皮</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孢子叶球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花)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可见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br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水分散失多<br />B.白天的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晚上温度较低,呼吸作用比较弱<br />C.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有机物多<br />D.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很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因为新疆地区昼夜温度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所以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是()<br />A.海带<br />B.葫芦藓<br />C.满江红<br />D.大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大豆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是种子植物。</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种子植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合理密植有利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br />A.合理利用光照<br />B.充分利用土壤肥力<br />C.增加了植株的数量<br />D.充分利用土壤的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达142米,所吸收的水分仍能到达树冠的每一片叶。促使水分运输的动力是( )<br />A.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br />B.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br />C.吸收作用的选择功能<br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断的向上运输。</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br />A.能量转化器<br />B.空气净化器<br />C.天然蓄水池<br />D.分解消化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p><p>B、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本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p><p>C、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因此事天然的“蓄水池”。</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23064900443_ST/SYS201802240331223064900443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xa0;&#xa0;&#xa0; ]&#xa0;&#xa0;&#xa0;和[&#xa0;&#xa0;&#xa0;]&#xa0;&#xa0;&#xa0;。<br />(2)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应使用反光镜的&#xa0;&#xa0;&#xa0;面。<br />(3)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xa0;&#xa0;&#xa0;]&#xa0;&#xa0;&#xa0; , 如果想获得更清晰的视野,需要调节[&#xa0;&#xa0;&#xa0;]&#xa0;&#xa0;&#xa0;。<br />(4)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标本应放在[&#xa0;&#xa0;&#xa0;]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xa0;&#xa0;&#xa0;的中心。<br />(5)这台显微镜备有两种目镜5×和10×,两种物镜10×和40×,使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若想看到最多细胞应放大&#xa0;&#xa0;&#xa0;倍。</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物镜,③,目镜<br />(2)凹<br />(3)⑨,粗准焦螺旋,⑩,细准焦螺旋<br />(4)⑤,通光孔<br />(5)50<br />【解析】(1)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①]目镜和[③]物镜。<br />(2)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应使用反光镜的凹面。<br />(3)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如果想获得更清晰的物象,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br />(4)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标本应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br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如:5×10=50(倍),10×40=400(倍);5×和10×放大的倍数最小,所以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br />所以答案是:(1)①;物镜;③;目镜;(2)凹;(3)⑨;粗准焦螺旋;⑩;细准焦螺旋;(4)⑤;通光孔;(5)50<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28973611870_ST/SYS201802240331228973611870_ST.001.png" width="221"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xa0;&#xa0;&#xa0;图所示为动物细胞结构;&#xa0;&#xa0;&#xa0;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br />(2)图中的结构[&#xa0;&#xa0;&#xa0;]&#xa0;&#xa0;&#xa0;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r />(3)夏天吃西瓜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来自植物细胞结构的[&#xa0;&#xa0;&#xa0;]&#xa0;&#xa0;&#xa0;。<br />(4)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xa0;&#xa0;&#xa0;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br />(5)控制生物特征的遗传物质主要是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xa0;&#xa0;&#xa0;中。</p></div></div>
<div><p>【答案】<br />(1)A,B<br />(2)⑥,线粒体<br />(3)⑧,液泡<br />(4)细胞膜<br />(5)细胞核<br />【解析】(1)B图比A图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结构,所以A图表示动物细胞结构,B图表示植物细胞结构.<br />(2)⑥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r />(3)植物细胞有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各种物质,如各种味道的物质及营养物质,如切开西瓜时,流出的西瓜汁液是细胞液,它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中。<br />(4)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br />(5)②和⑦中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是存在于细胞核中,这种遗传物质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br />所以答案是:(1)A;B;(2)⑥;线粒体;(3)⑧;液泡;(4)细胞膜;(5)细胞核</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以及对动物细胞的理解,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36626451859_ST/SYS201802240331236626451859_ST.001.png" width="511"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xa0;&#xa0;&#xa0; (填序号)。<br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br />(2)b、c过程,分别是&#xa0;&#xa0;&#xa0; 、&#xa0;&#xa0;&#xa0; 两个生理过程。<br />(3)大豆与白兔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xa0;&#xa0;&#xa0; 。<br />(4)ABCD表示植物体的四种组织,则B是&#xa0;&#xa0;&#xa0;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③④⑦<br />(2)细胞分裂,细胞分化<br />(3)系统<br />(4)输导<br />【解析】(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大豆的叶肉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口腔上皮细胞没有。<br />(2)在b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c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那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br />(3)大豆是植物,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白兔是动物,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大豆比白兔少了系统。<br />(4)细胞分就以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叫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如图中的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营养组织等。<br />所以答案是:(1)②③④⑦;(2)细胞分裂;细胞分化;(3)系统;(4)输导<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两个密闭的钟罩内各放入一只鼠,保证供给鼠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另在A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41271906316_ST/SYS201802240331241271906316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xa0;&#xa0;&#xa0;钟罩内的白鼠活的时间更长?原因是&#xa0;&#xa0;&#xa0;。<br />(2)如果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xa0;&#xa0;&#xa0;钟罩内的小白鼠活先死掉,原因是&#xa0;&#xa0;&#xa0;。<br />(3)由此得到的启发:家里栽培较多的盆景花卉,夜晚适于放在卧室内吗?答:&#xa0;&#xa0;&#xa0;。请分析一下原因:&#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r />(2)A,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br />(3)不适于,植物和人都进行呼吸作用,争夺氧气<br />【解析】(1)B容器中小白鼠很快死亡的,原因是小白鼠通过呼吸作用将容器内的氧气很快消耗干净,因此缺少氧而无法呼吸;而A容器中小白鼠比B容器中小白鼠存活时间长,原因是此装置置于阳光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白鼠呼吸需要氧气,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br />(2)A钟罩内的鼠会先死亡。因为A钟罩内的植物在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钟罩内的氧气,导致鼠由于缺氧而很快死亡。<br />(3)家里栽培的植物,夜晚不适于放在室内。因为植物在夜间的黑暗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如果放在室内,会与人抢夺有限的氧气,危害人体健康。<br />所以答案是:(1)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A;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3)不适于;植物和人都进行呼吸作用,争夺氧气<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44551116181_ST/SYS201802240331244551116181_ST.001.png" width="490"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a、b分别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xa0;&#xa0;&#xa0; , b是&#xa0;&#xa0;&#xa0;。<br />(2)图中A、B分别表示两种物质:A是&#xa0;&#xa0;&#xa0; , B是&#xa0;&#xa0;&#xa0;。<br />(3)图中b作用的实质意义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xa0;&#xa0;&#xa0; , 其中的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掉了。</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r />(2)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br />(3)能量<br />【解析】(1)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可以知道:a为植物的光合作用,b为植物的呼吸作用。<br />(2)图中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知道:A为二氧化碳,B为有机物。<br />(3)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另外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br />所以答案是:(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有机物;(3)能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46826793409_ST/SYS201802240331246826793409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用毛笔尖选取其中&#xa0;&#xa0;&#xa0;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br />(2)①和⑤都叫&#xa0;&#xa0;&#xa0; , 具有保护作用。②和④合称&#xa0;&#xa0;&#xa0; , 在其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叶片呈绿色。<br />(3)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图中的[&#xa0;&#xa0;&#xa0;]&#xa0;&#xa0;&#xa0;这一结构中的管道运输过来的。<br />(4)造成全球变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与植物体的生长有密切联系,通过[&#xa0;&#xa0;&#xa0;]&#xa0;&#xa0;&#xa0;进入植物体,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成对的&#xa0;&#xa0;&#xa0;控制的。<br />(5)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你估计气孔分布较多的是图中的[&#xa0;&#xa0;&#xa0;]&#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最薄<br />(2)表皮,叶肉<br />(3)③,叶脉<br />(4)⑥,气孔,保卫细胞<br />(5)⑤,下表皮<br />【解析】(1)制作I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为了使光线透过,应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br />(2)①和⑤合称表皮,具有保护作用;②和④合称叶肉,在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叶片呈绿色。<br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气孔来完成的。<br />(4)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6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即能张开也能闭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br />(5)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它是指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r />所以答案是:(1)最薄;(2)表皮;叶肉;(3)③;叶脉;(4)⑥;气孔;保卫细胞;(5)⑤;下表皮</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49574824789_ST/SYS201802240331249574824789_ST.001.png" width="267"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图阴影表示为&#xa0;&#xa0;&#xa0; , 这样做可以将植物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消耗掉。<br />(2)B图是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xa0;&#xa0;&#xa0;。<br />(3)D图实验过程的目的是&#xa0;&#xa0;&#xa0; , 直到叶片变成&#xa0;&#xa0;&#xa0;色。<br />(4)F图在叶片上滴加的试剂是&#xa0;&#xa0;&#xa0;。<br />(5)在G图中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变蓝色的现象可以说明&#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暗处<br />(2)避免阳光照射<br />(3)是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黄白<br />(4)碘液或碘酒<br />(5)绿叶只有在光下制造淀粉<br />【解析】(1)A图阴影表示为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br />(2)B图是把叶片的一部分从背腹两面用黑纸片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遮光做对照实验。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r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D图试验过程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脱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br />(4)F实验现象: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光照(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滴加时应整个叶片都要滴加,因为观察整个叶子的变化。<br />(5)G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r />(6)如果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叶绿体,因此应该选用银边天竺葵。<br />所以答案是:(1)暗处;(2)避免阳光照射;(3)是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黄白;(4)碘液或碘酒;(5)绿叶只有在光下制造淀粉<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探究小组做“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过程如下: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左右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两块载玻片的右侧的培养液边缘,甲组放一小粒食盐,乙组放一滴清水,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27d8129f/SYS201802240331251928602018_ST/SYS201802240331251928602018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草履虫依是单细胞生物,有成型细胞核。从细胞核是否成形来看,草履虫属于&#xa0;&#xa0;&#xa0;生物。<br />(2)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xa0;&#xa0;&#xa0;<br />(3)该实验的变量是 &#xa0;&#xa0;&#xa0; , 对照组是 &#xa0;&#xa0;&#xa0;组,实验组是 &#xa0;&#xa0;&#xa0;组<br />(4)甲图中,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xa0;&#xa0;&#xa0;(填“向左”或“向右”)<br />(5)该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xa0;&#xa0;&#xa0; , 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p></div></div>
<div><p>【答案】<br />(1)真核生物<br />(2)草履虫对刺激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br />(3)食盐,乙,甲<br />(4)向右<br />(5)反应<br />【解析】(1)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结构简单,属于原生动物。<br />(2)根据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吗?作出假设: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br />(3)本实验是想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因此有食盐的是实验组,无食盐的是对照组,故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组,实验组是甲组。甲乙唯一不同的量是有无食盐,因此该实验中的变量是食盐。<br />(4)观察甲图可知: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草履虫受到的是食盐的有害刺激。<br />(5)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br />所以答案是:(1)真核生物;(2)草履虫对刺激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3)食盐;乙;甲;(4)向右;(5)反应<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以及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了解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七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