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菜青虫所处的发育时期为( )<br />A.受精卵<br />B.幼虫<br />C.蛹<br />D.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叫完全变态发育.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br />A.卵→蝌蚪→成蛙<br />B.受精卵→幼蛙→成蛙<br />C.卵→幼蛙→蝌蚪→成蛙<br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都属于晚成鸟的一组是( )<br />A.鸡、鸭、鹅、大雁<br />B.喜鹊、大雁、野鸭<br />C.家鸽、燕子、麻雀<br />D.燕子、山鸡、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鸡、鸭、鹅、大雁孵出时已经充分发育,属于早成雏,故不符合题意.<br />B、大雁、野甲鸭孵出时已经充分发育的,属于早成雏,故不符合题意.<br />C、家鸽、麻雀、燕子出生后尚未充分发育,需要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独立生活.属于晚成雏.故符合题意.<br />D、山鸡、鹅孵出时已经充分发育,属于早成雏;燕子出生后尚未充分发育,需要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独立生活.属于晚成雏;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染色体和DNA关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70800396079_ST/SYS201708151316170800396079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DNA分子<br />B.一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br />C.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蛋白质<br />D.每个DNA分子上只有1个基因</p></div></div>
<div><p>【答案】A,C<br />【解析】解:A、从图中看出,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DNA分子,正确;<br />B、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而不是两个,错误;<br />C、从图中看出,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蛋白质,正确;<br />D、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而不是只有1个基因,错误.<br />故选:A、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如果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Aa),生出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br />A.25%<br />B.50%<br />C.75%<br />D.100%</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如果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72517697335_DA/SYS201708151316172517697335_DA.001.png" width="306"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25%.<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性别的遗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br />A.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是第23对染色体<br />B.父亲的染色体是44+XY,则可产生22+X或22+Y两种精子<br />C.父母生男孩或女孩的概率是相等的<br />D.男孩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父亲或母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73940393107_DA/SYS201708151316173940393107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是第23对染色体,正确;<br />B、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的染色体是44+XY,则可产生22+X或22+Y两种精子,正确;<br />C、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母生男孩或女孩的概率是相等的,正确;<br />D、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而不是可能来自父亲或母亲,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的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br />①艾滋病 ②夜盲症 ③色盲 ④白化病 ⑤病毒性肝炎 ⑥流感 ⑦血友病 ⑧呆小病.<br />A.③④⑦<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⑤<br />D.⑤⑥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①艾滋病、⑤病毒性肝炎 ⑥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②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⑧呆小症属于激素分泌异常疾病;③色盲、④白化病、⑦血友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染色体的传递,需要了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br />A.近亲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br />B.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br />C.近亲婚配为社会道德所不容<br />D.近亲婚配后代大多数有遗传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br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br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br />D.有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不同环境变化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而不是都是可以遗传的,错误;<br />B、变异包括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而不是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错误;<br />C、变异包括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而不是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错误;<br />D、有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不同环境变化引起的,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酸奶和米酒时,用到的菌种是( )<br />A.醋酸菌、乳酸菌<br />B.乳酸菌、乳酸菌<br />C.乳酸菌、酵母菌<br />D.乳酸菌、霉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可见C符合题意. <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1978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1996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问世,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制造“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br />A.有性生殖、有性生殖<br />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br />C.无性生殖,无性生殖<br />D.无性生殖,后有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1)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克隆是一个共同前体通过无性繁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br />A.基因工程<br />B.细胞工程<br />C.发酵工程和酶工程<br />D.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未,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技术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公司在组织职员参加体检时,发现四名职员分别患有①肺结核;②糖尿病;③色盲;④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br />A.①和②<br />B.①和④<br />C.③和④<br />D.②和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并且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播.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糖尿病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引起的.色盲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由遗传而来,后天性者为视网膜或视神经等疾病所致.甲型肝炎是有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大爷常年从事脑力劳动,很少活动.这段时间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了冠心病,并且医生嘱咐他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张大爷患冠心病的原因( )<br />A.高脂肪饮食<br />B.低脂肪素食<br />C.吸烟<br />D.缺乏运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酒精摄入过多,对冠心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错误;<br />B、低脂肪素食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可能是张大爷患冠心病的原因,正确.<br />C、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错误.<br />D、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br />A.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r />B.侵入人体的细菌被溶菌酶破坏了细胞壁<br />C.患过麻疹的病人,终生不会再患此病<br />D.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br />B、侵入人体的细菌被溶菌酶破坏了细胞壁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br />C、患过麻疹的病人恢复健康以后就不会再患此病属于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br />D、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br />A.胃腺<br />B.扁桃体<br />C.淋巴结<br />D.胸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BCD属于免疫器官.A、胃腺分泌胃液,其中含有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不属于免疫器官.<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酒是柄双刃剑,少饮是健康之友,多饮是罪魁祸首.关于酗酒,不正确的是( )<br />A.加重肝脏负担<br />B.麻痹神经中枢<br />C.使人兴奋,提高智力<br />D.诱发心血管疾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加重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长期酗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得管腔变窄,继而使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脂肪肝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可见C不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吸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吸烟不会影响他人健康<br />B.吸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br />C.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r />D.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和注意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吸烟严重危害自身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吸烟应拒绝吸烟,不要认为吸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A错误.<br />BC、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吸烟是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BC正确.<br />D、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学习.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个人是否健康,应从三个方面评价,下面不属于健康三个方面的是( )<br />A.身体健康<br />B.体育成绩达标<br />C.心理健康<br />D.社会适应性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可见健康不包括体育成绩达标.<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79937681680_ST/SYS201708151316179937681680_ST.001.png" width="548"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属于   发育,苍蝇的发育与   (填“甲”或者“乙”)相似.<br />(2)丙图中,A是    , 里面含有细胞核,是鸟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受精后将发育成雏鸟.<br />(3)丁图中表示苹果受精的过程,完成受精作用后,图中的   (填序号)发育成苹果的可食部分.<br />(4)在图戊莲藕种植时,莲农常采用“地下茎”发育成植株并产生新藕的方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与丁图的繁殖方式相比较,子代具有的明显特点是子代能够稳定地保持亲本的    .</p></div></div>
<div><p>【答案】<br />(1)完全变态发育;乙<br />(2)胚盘<br />(3)③<br />(4)优良性状<br />【解析】解:(1)图甲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苍蝇的发育与乙图图相似.(2)丙图中,A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鸟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受精后将发育成雏鸟.(3)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苹果的可食部分属于果皮,由③子房壁发育而成.(4)用种藕繁殖湘莲,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优点是可以保持亲本的原有性状,繁殖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强.<br />所以答案是:(1)完全变态发育;乙;(2)胚盘;(3)③;(4)优良性状.<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以及对鸟的发育的理解,了解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李敏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按照图中分别连接好,然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再将甲、乙两套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四天后,甲装置中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81062954528_ST/SYS201708151316181062954528_ST.001.png" width="425"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将甲、乙、丙三套装置中的肉汤用酒精灯煮沸的目的是    .<br />(2)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的原因是弯管阻挡了    .<br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br />(4)甲、丙两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br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然没有变质的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将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排除其他细菌对实验的干扰<br />(2)微生物(或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内<br />(3)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的结果<br />(4)温度<br />(5)低温抑制微生物(或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br />【解析】解:(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将甲、乙、丙三套装置中的肉汤用酒精灯煮沸的目的是将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排除其他细菌对实验的干扰.(2)通过甲和乙装置的对照,乙装置通过弯管阻挡了微生物(或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内,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3)这个实验说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的结果.(4)甲、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微生物(或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br />所以答案是:(1)将肉汤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排除其他细菌对实验的干扰;(2)微生物(或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内;(3)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的结果.(4)温度;(5)低温抑制微生物(或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第一头转基因克隆牛“甜甜”,曾在河北唐山一奶牛场顺利产下一牛犊,成为我国第一头进入泌乳期的转基因克隆牛.<br />2002年10月,中国农大、农科院畜牧所的研究人员从一头高产奶牛(A牛)的牛耳上取得活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另一牛B的去核卵细胞中,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细胞,经过初步的培养,同时运用转基因植入用于治疗人类胃病的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培养成奶牛胚胎,植入受体C牛的子宫内繁育,2003年6月23日,转基因克隆牛“甜甜”顺利诞生.<br />今年初,“甜甜”进入经过人工授精怀孕的阶段,而且她的乳液中含有岩藻糖抗原.该抗原正是造成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的克星.<br />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br />(1)“甜甜”的诞生过程中运用哪两种生物技术?   <br />(2)“甜甜”在产奶量等性状上与哪头牛相似?简述理由:   <br />(3)在转基因技术中,导入的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称为   (内源或外源)基因.<br />(4)C羊为“甜甜”的诞生提供的子宫是   的场所.<br />(5)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请举一个例子(不与上述例子相同).    .</p></div></div>
<div><p>【答案】<br />(1)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br />(2)A牛;因为A牛提供了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r />(3)外源基因<br />(4)胚胎发育<br />(5)a、克隆器官应用于器官移植;b、克隆濒临灭绝的生物(其他言之有理也行)<br />【解析】解:基因工程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1)研究人员从一头高产奶牛A的牛耳上取得活体细胞,取出细胞核植入另一牛B的去核卵细胞中,同时运用转基因植入用于治疗人类胃病的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培养成奶牛胚胎,植入受体C牛的子宫内繁育,2003年6月23日转基因克隆牛“甜甜”顺利诞生.所以“甜甜”的诞生过程中运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2)“甜甜”在产奶量等性状上与A牛相似,因为A牛提供了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3)在转基因技术中,导入融合细胞核的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称外源基因;(4)C羊为“甜甜”的诞生提供了的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5)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禽品种;克隆技术在制造基因工程药物方面也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转基因动物可以用于药物的生产;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制造一些动物的器官,用于器官的移植;利用克隆技术就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另外,克隆技术还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br />所以答案是:(1)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2)A牛;因为A牛提供了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3)外源基因(4)胚胎发育(5)a、克隆器官应用于器官移植;b、克隆濒临灭绝的生物(其他言之有理也行)<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需要了解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说明题<br />【资料一】:根据《重庆晚报》2014年3月17日报道,双眼皮夫妻生出单眼皮儿子,丈夫越想越焦急,于是滴血认亲,血是相融了,却被老婆发现了.后经DNA亲子鉴定,确实是亲生儿子.但滴血认亲的举动伤透了老婆的心,她提出了离婚.<br />【资料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现有人口现状,相关部门于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让渴望多一个孩子的家庭重新拥有期待.某女同学的父母,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已知该女同学是无酒窝,他父母都是有酒窝.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82260904451_ST/SYS201708151316182260904451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资料二中,父母都是有酒窝,而孩子是无酒窝,这一现象叫    .<br />(2)资料二中,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该家庭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   是显性性状.<br />(3)资料一中,假设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b)决定的,图中的遗传图解中横线上子代基因组成是   (用含有B或b的式子表示).<br />(4)资料二中,该同学的父母,生第二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br />(5)资料二中假如该女同学长大后通过手术有了酒窝,酒窝能遗传给后代吗?   (填能或不能)</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异<br />(2)有酒窝<br />(3)bb<br />(4)50%<br />(5)不能<br />【解析】解:(1)“资料二中,父母都是有酒窝,而孩子是无酒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一现象叫 变异.(2)“已知该女同学是无酒窝,他父母都是有酒窝”,表明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该家庭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有酒窝是显性性状.(3)“资料一中,假设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b)决定的”,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父母遗传给单眼皮(bb)儿子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82260904451_DA/SYS201708151316182260904451_DA.001.png" width="341"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图中的遗传图解中横线上子代基因组成是bb(用含有B或b的式子表示).(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82260904451_DA/SYS201708151316182260904451_DA.002.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资料二中,该同学的父母,生第二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50%.(5)“资料二中假如该女同学长大后通过手术有了酒窝”,这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基因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酒窝不能遗传给后代.(填能或不能)<br />所以答案是:(1)变异(2)有酒窝(3)bb(4)50%(5)不能<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资料一】巴基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城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若不治必死,于是在狂犬病发病的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却平安无事.<br />【资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br />【资料三】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疫苗,但仍在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br />(1)引起动物和人患狂犬病的狂犬病毒在传染病中称为    , 患狂犬病的男孩属于    .<br />(2)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   免疫.<br />(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疫苗是不同的.抗病毒血清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br />(4)有些地区为了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将流浪狗进行捕杀,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它属于    .</p></div></div>
<div><p>【答案】<br />(1)病原体;传染源<br />(2)抗原;特异性<br />(3)抗体<br />(4)控制传染源<br />【解析】解:(1)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狂犬病毒在传染病中称为病原体,患狂犬病的男孩属于传染源.(2)(3)从免疫角度分析,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是抗原;而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应属于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属于抗原,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所以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特异性免疫.(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有些地区为了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将流浪狗进行捕杀,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它属于控制传染源.<br />所以答案是:(1)病原体;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3)抗体;(4)控制传染源<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