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香甜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苹果分别是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br />A.子房、子房壁、胚珠<br />B.子房、胚珠、子房壁<br />C.子房壁、胚珠、子房<br />D.胚珠、子房、子房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桃肉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西瓜子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苹果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柿子树上的枝嫁接到黑枣树的枝干上,将来这个枝条上结的是( )<br />A.黑枣<br />B.柿子<br />C.柿子和黑枣<br />D.不一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柿子的枝条作接穗,成功嫁接到黑枣树的砧木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了果实和接穗的一样,即柿子.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的无性生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生殖和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br />①雌雄蛙抱对②发育成蝌蚪③雄蛙鸣叫 ④发育成蛙⑤产出蛙卵.<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③→①→⑤→②→④<br />C.⑤→①→③→②→④<br />D.③→⑤→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肺呼吸,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所以青蛙生殖和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③雄蛙鸣叫→①雌雄蛙抱对→⑤产出蛙卵→②发育成蝌蚪→④发育成蛙.<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两栖动物的发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产生精子的结构是( )<br />A.附睾<br />B.输精管<br />C.精囊腺<br />D.睾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附睾在睾丸上面,储存精子,是精子成熟的地方,不符合题意.<br />B、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器官,是男性的生殖器官之一,不符合题意.<br />C、精囊腺,分泌黏液,不符合题意.<br />D、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是( )<br />A.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基因<br />B.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br />C.染色体>遗传物质>DNA>基因<br />D.染色体>DNA>遗传物质>基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下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05508862142_DA/SYS201708151316105508862142_DA.001.png" width="197"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可能性大的原因是( )<br />A.使两个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br />B.生活环境越相同<br />C.生活习性越相同<br />D.显性基因越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计划生育(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大多数学者赞同的观点是( )<br />A.神创论<br />B.自然发生说<br />C.宇生论<br />D.化学进化说</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米勒证明了第一步,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 )<br />A.现在生存的动物<br />B.现在生存的植物<br />C.生物的个体发育<br />D.化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化石证据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自然选择学说无关的内容是( )<br />A.生存斗争<br />B.用进废退<br />C.适者生存<br />D.过度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故ACD正确.<br />B、用进进废退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与自然选择学说无关.故B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br />①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br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长颈鹿的颈经常使用而长长<br />③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长颈鹿<br />④通过生存斗争,颈长的个体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被淘汰<br />⑤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长颈鹿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颈短的则生存机会小.<br />A.①②③④<br />B.②①③④<br />C.②③④⑤<br />D.①⑤④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①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⑤④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③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长颈鹿的颈经常使用而生长的变异是环境因素形成,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自然选择学说,需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众多学者所接受的观点是人类起源于( )<br />A.大猩猩<br />B.黑猩猩<br />C.长臂猿<br />D.森林古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涵义是( )<br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r />B.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br />C.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br />D.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层和水圈组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一定生存空间.<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br />A.一只<br />B.两只<br />C.三只<br />D.8~10只</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十只左右.<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蔬菜大棚中昆虫与蔬菜、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br />A.种内斗争、共生<br />B.竞争、捕食<br />C.捕食、竞争<br />D.捕食、种内竞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蔬菜大棚中昆虫与蔬菜之间是为了获得食物属于种间捕食关系.杂草与蔬菜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以及生长空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竹节虫的体形长得极像竹子,这种现象属于( )<br />A.保护色<br />B.混淆色<br />C.拟态<br />D.隐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个小岛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小鸟在枝头鸣叫,鼠、蛇等在草地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物尸体,这个小岛构成的是一个( )<br />A.食物链<br />B.食物网<br />C.生态系统<br />D.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在一个小岛上有花草树木,、小鸟、鼠、蛇、昆虫、真菌等各种生物,还有小岛上的阳光、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因此这个小岛是一个生态系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概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br />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人口数量不宜过多<br />C.生物圈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增长<br />D.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不必控制人口增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所以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因此选项C均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计划生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应该是( )<br />A.人类可以驾驭自然资源<br />B.人类可以任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br />C.人类可以主宰自然资源<br />D.人类要保护、关爱、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的自然资源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人均不足.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节约、保护,否则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人类活动,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对于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 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的等观念均是错误的;人类要认识、利用并保护、关爱自然资源.<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2002年入春以后,我国北方连续发生大扬沙、浮尘、沙尘暴天气.频发的自然灾害告诫我们:( )<br />①经济的繁荣必然要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br />②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br />③人类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br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中国历来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损失严重.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自然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位置,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2.我国多山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3.我国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易发生气象、水文等自然灾害.4.我国生态资源短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已成为导致自然灾害在空间上蔓延、在时间上加剧的重要原因.5.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大大加重了中国自然灾害的严峻程度.此外,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广大的东部季风区是自然灾害频发、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华北、西南和东南沿海是自然灾害多发区.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就由于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东南丘陵的红漠化则由于过度砍伐;华北地区土壤盐碱(渍)化多由于不合理灌溉.频发的自然灾害告诫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成酸奶的过程中,盛鲜奶的容器必须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br />A.防止外界灰尘掉进容器<br />B.防止容器内的水分过度蒸发<br />C.防止产生乳酸分解<br />D.形成无氧环境,以利于微生物的无氧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br />A.毒素污染<br />B.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过高<br />C.微生物大量繁殖<br />D.化学药物污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使得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能杀虫的毒素基因转入普通烟草中,形成的转基因烟草有( )<br />A.抗虫作用<br />B.抗旱作用<br />C.抗涝作用<br />D.抗寒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了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填充简答题:<br />(1)绿色植物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因此我国每年都要植树造林,并把3月12日定为    .<br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通过   维持着生态平衡.野生动物的减少,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捕杀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    . 我们应从我做起,拒食并保护    .<br />(3)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    . 我们要积极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    .<br />(4)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灭菌(消除杂菌)、接种(含活菌种)、   、   等步骤.发酵时间有长有短,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    .<br />(5)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应用广泛,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生物技术包括   、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生物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会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但也可能带来危害,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正确地利用它.</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树节<br />(2)食物网;破坏;野生动物<br />(3)基本国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r />(4)密封;发酵;30℃左右<br />(5)基因工程<br />【解析】解:(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2)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通过食物网维持着生态平衡.捕杀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我们应从我做起,拒食并保护野生动物.(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然后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进行发酵的微生物,然后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以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因此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发酵时间有长有短,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5)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未,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br />所以答案是:(1)植树节 (2)食物网;破坏;野生动物 (3)基本国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密封;发酵;30℃左右(5)基因工程<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生物进化树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2921699229_ST/SYS201708151316112921699229_ST.001.png" width="365" height="4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名称:A    B   C   F    .<br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    .<br />(3)苔藓、蕨类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其   过程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br />(1)哺乳动物;两栖动物;节肢动物;被子植物<br />(2)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r />(3)生殖<br />【解析】解:(1)、如图生命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2921699229_DA/SYS201708151316112921699229_DA.001.png" width="340" height="3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与题中的图比较可知,A是哺乳动物,B是两栖动物,C是节肢动物,D是扁形动物,E苔藓植物,F是被子植物.(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3)苔藓、蕨类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它们的受精(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没有脱离水的限制.<br />所以答案是:(1)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被子植物.(2)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3)生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过程.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3833473486_ST/SYS201708151316113833473486_ST.001.png" width="392" height="3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   、    .<br />(2)克隆羊多利长得应最像    .<br />(3)克隆绵羊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核仍具有    .<br />(4)克隆羊过程中,从母羊B的卵巢中提取的卵细胞的作用是    .<br />(5)举两例说明克隆技术成功有什么实际意义:①   ②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融合;胚胎移植<br />(2)供核母羊A<br />(3))指导完整发育过程的“全能性”<br />(4)提供胚胎发育的营养(提供细胞质)<br />(5)物种保存;挽救珍稀濒危动物<br />【解析】解:(1)细胞工程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在细胞水平进行的遗传操作.细胞工程大体可分染色体工程、细胞质工程和细胞融合工程.图中a、b分别是指细胞核融合、胚胎移植.(2)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多利”在相貌、性别方面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A相似.(3).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这就是细胞的全能性,继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之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4)从另一只成年母羊B的卵巢中取出一个细胞,去掉细胞核,提取的卵细胞的作用是提供胚胎发育的营养.(5)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多莉的诞生证明高度分化成熟的哺乳动物乳腺细胞,仍具有全能性,还能像胚胎细胞一样完整地保存遗传信息,因此克隆技术对于保护濒危物种,繁殖优良品种以及器官克隆具有重要意义.<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融合;胚胎移植(2)供核母羊A(3)指导完整发育过程的“全能性”(4)提供胚胎发育的营养(提供细胞质)(5)物种保存;挽救珍稀濒危动物;繁殖优良品种;器官移植等(只要求答出两点)<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掌握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ST/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ST.001.png" width="350"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仔细看图并根据图中动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至少三条食物链:<br />第一条:   <br />第二条:   <br />第三条:   <br />(2)图中植食性动物有   <br />(3)请将你认为不够完整的食物链在图上补充完整.<br />(4)假如蛇的数量减少,请分析图中青蛙的数量变化是增多还是减少?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鼠→狐;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br />(2)兔、鼠、食草昆虫<br />(3)</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DA/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DA.001.png" width="346"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r />(4)青蛙的数量会增多<br />【解析】解:(1)“仔细看图并根据图中动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至少三条食物链”:第一条:草→鼠→狐 第二条:草→鼠→猫头鹰 第三条:草→鼠→蛇→猫头鹰(或草→兔→狐、或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或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2)兔、鼠、食草昆虫都吃草,因此图中植食性动物有兔、鼠、食草昆虫(3)兔还被猫头鹰吃,补充完整后如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DA/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DA.002.png" width="346"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4)蛇吃青蛙,因此假如蛇的数量减少,图中青蛙的数量会增多.<br />所以答案是:(1)草→鼠→狐;草→鼠→猫头鹰; 草→鼠→蛇→猫头鹰(或草→兔→狐、或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或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任意写三条即可,不考虑顺序)(2)兔、鼠、食草昆虫(3)<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9a7d2824/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DA/SYS201708151316114838893592_DA.001.png" width="346"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⑷青蛙的数量会增多<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紫背天葵生活在我国闽台地区,在生长期当地的气温为20~25℃.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扦插材料.为了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紫背天葵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的探究,请你根据以上叙述和探究实验的要求回答:<br />(1)你作出的假设是    .<br />(2)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实验变量是    .<br />(3)实验设计:<br />a、按照扦插的要求选取带芽的茎段若干,扦插在肥沃、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中.<br />b、将扦插好的茎段分成三组,甲组置于   条件下,乙组置于   条件下,丙组置于   条件下.<br />c、光照、水肥等管理均适宜且相同.<br />d、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br />e、与你的假设相符的实验结果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紫背天葵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25℃<br />(2)温度<br />(3)20~25℃;较低温度(或较高温度);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甲组的扦插枝条成活率高于乙丙组<br />【解析】解:(1)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紫背天葵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25℃.(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3)实验设计:a、按照扦插的要求选取带芽的茎段若干,扦插在肥沃、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中.b、将扦插好的茎段分成两组,甲组置于20~25℃条件下,乙组置于较低温度条件下.c、光照、水肥等管理均适宜且相同.d、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e、与你的假设相符的实验结果是:甲组的扦插枝条成活率高于乙组.<br />所以答案是:(1)紫背天葵扦插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25℃;(2)温度;(3)20~25℃; 较低温度(或较高温度); 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甲组的扦插枝条成活率高于乙丙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就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号召全国人民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目的是在发展高效经济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今年6月17日为首个全国低碳日,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请你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谈一谈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p></div></div>
<div><p>【答案】(1)从我做起,说服家人和周围的人,共同参加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2)杜绝电力、煤气(液化气)、汽油等能源的浪费;如尽量不使用空调、取暖机,使用时尽量将其调至最小耗电量.不要在电冰箱中放过多的东西,取东西后马上把门关上.洗衣服时尽量省水省电.尽量少使用电热水器、煤气热水器,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近距离出行时不乘汽车,要步行或骑自行车.(3)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污染;如将背面没有字的纸用做草稿纸、记录纸.将报纸、纸箱、杂志、饮料瓶、酒瓶作为废品回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巾等.买东西时自己带包,尽量不用纸袋或塑料袋.尽量将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不要向河流、湖泊、海洋中倾倒垃圾.用过的干电池,要放入分类回收的垃圾筒里.(4)尽量减少化学物质污染的危害;如尽量不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尽量买未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蔬菜.少食用含有大量添加剂的食品.选用洗涤用品时要适量,不要大量使用.(5)爱护森林、绿地,保护有益动物;如不损坏树木,不践踏绿地;不打鸟,不捕鸟,不食用野生珍稀动物<br />【解析】“低碳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