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英天保片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r />A.雏鸡破壳而出<br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br />C.钟乳石慢慢长大<br />D.小树逐年增粗长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雏鸡破壳属于生物的繁殖,不符合题意;<br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不符合题意;<br />C、钟乳石不具有的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符合题意;<br />D、小树逐年增粗长高属于生物的生长,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晋江世纪公园是休闲健身的好场所。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br />A.公园中所有的植物<br />B.公园中所有的动物<br />C.公园中所有的生物<br />D.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br />A、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包括了生物部分所有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符合题意;<br />B、公园中所有的动物,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所有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符合题意;<br />D、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题意;<br />D、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既包括了西湖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题意 。</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概述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陆地生态系统<br />B.海洋生态系统<br />C.草原生态系统<br />D.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春江水暧鸭先知”“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br />A.温度<br />B.阳光<br />C.空气<br />D.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温度升高,降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山顶上的树木,其树冠多呈旗形生长,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br />A.风力<br />B.温度<br />C.阳光<br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活在山顶上的树木,树冠多呈旗形生长,主要原因是风引起的。逆着风的树枝被折断,只有顺着风的才保留下来,所以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风。</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金鱼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这个事例体现( )<br />A.物种多样性<br />B.遗传多样性<br />C.生态系统多样性<br />D.地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金鱼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是因其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致,故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提示了生物之间( )关系。<br />A.合作<br />B.捕食<br />C.竞争<br />D.共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是捕食关系。</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为了知道面包在哪种情况下容易发霉,最好采用( )进行研究。<br />A.观察法<br />B.实验法<br />C.调查法<br />D.分类法</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为了知道面包在哪种情况下容易发霉,最好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性实验中,我们常常设计两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br />A.防止其中一组失败<br />B.进行对照<br />C.为了节约时间<br />D.只是习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的是( )<br />A.用左眼注视目镜<br />B.用低倍物镜<br />C.用较大光圈<br />D.调节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而调节准焦螺旋属于观察的操作步骤,目的在于寻找物象或使物象更清晰。</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br />A.到了秋天,树木纷纷落叶<br />B.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br />C.大树底下好凉爽<br />D.枯叶蝶的外形像枯时</p></div></div>
<div><p>【答案】B,C<br />【解析】秋天树木要落叶是树木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是树木对环境的适应。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植物本身可以削弱地表风力,使得风速下降,所以植物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表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枯叶蝶形状像树叶是枯叶蝶为保护自己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大树能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所以大树底下好凉爽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BC</p><p><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 )开始的。<br />A.受精卵<br />B.精子或卵细胞<br />C.胚胎<br />D.各种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进而分化形成多细胞生物个体。所以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br />A.杀灭细菌<br />B.使细胞变大,看得清楚<br />C.有利于染色<br />D.使细胞保持正常状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 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若目镜不变,先用10×物镜用后40×物镜,则视野中( )<br />A.细胞变大,细胞变多<br />B.细胞变大,细胞变少<br />C.细胞变小,细胞变少<br />D.细胞变小,细胞变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物像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词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br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r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r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r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写的是红豆的生长发育。</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根本原因是( )<br />A.细胞分裂<br />B.细胞的生长<br />C.养料和水分比较充足<br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根本原因。</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见排列的细胞(见图),此时目镜是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10×”。如果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这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29403268862_ST/SYS201802240129529403268862_ST.001.png" width="55"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个<br />B.2个<br />C.16个<br />D.32个</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直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放大.前者放大100倍,后者放大400倍,也就是说后者在直径上比前者大了1/4倍,原来能看到8个,改变以后能看到2个。</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把一个偏在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间,那么应该怎样移动玻片?( )<br />A.向右下方移<br />B.向左上方移<br />C.向左下方移<br />D.向右上方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与大家一样是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生物学,对生物学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喜欢这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并想把这份快乐与家人一起分享,于是动手制作了一个“生命的世界”,如下图,也请你欣赏,并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32868525985_ST/SYS201802240129532868525985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你认为右图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吗?   。<br />(2)图中的植物有:    , 动物:    ;<br />(3)影响鱼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合称为生态因素;前者如    , 后者如    。图中的蜗牛和鱼是属于    ;鱼和水草是属于   关系(填“竞争、捕食、共生”)。</p></div></div>
<div><p>【答案】<br />(1)是<br />(2)水草,、蜗牛<br />(3)非生物因素,水草、蜗牛,阳光、水、空气、沙子,捕食,共生<br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图中有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空气等,有生物因素如水草、鱼、蜗牛以及沙和水中的细菌真菌。因此该图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的植物有:水草,动物有:蜗牛、鱼。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如水草、鱼、蜗牛以及沙和水中的细菌真菌;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空气、沙子等。图中的蜗牛和鱼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鱼吃水草,是为了获取有机物,因此鱼和水草是属于捕食关系。<br />所以答案是:(1)是;(2)水草;蜗牛;(3)非生物因素;水草、蜗牛;阳光、水、空气、沙子;捕食;共生<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概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和操作的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35418880289_ST/SYS201802240129535418880289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 3 ]   准焦螺旋大幅度下降。当用在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 4 ]    准焦螺旋小幅度移动,使物像清晰。<br />(2)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br />(3)已知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5X两个物镜,则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    。<br />(4)小红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   上。如观察到的视野如下图,看到的不是细胞而是    ,原因是操作步骤中   出现了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35418880289_ST/SYS201802240129535418880289_ST.002.png" width="111"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5)下面是小红对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绘画,不小心弄乱了,请你给他重新排列:    。(填序号)<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35418880289_ST/SYS201802240129535418880289_ST.003.png" width="427"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6)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步骤④和②分别滴加的游液体是   和    。<br />(7)已知小红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若想观察到更大的细胞,小红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   (填“5X”或“50X”)的镜头。这时就操作显微镜的    进行调换物镜。</p></div></div>
<div><p>【答案】<br />(1)粗,细<br />(2)白亮视野<br />(3)675<br />(4)目镜,气泡,盖盖玻片<br />(5)④③①②<br />(6)清水,碘液<br />(7)50X,转换器<br />【解析】能够使镜筒下降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大幅度下降,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小幅度下降。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白亮的。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观察到最大的物像,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再将它们的放大倍数相乘;要想观察到最小的物像,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再将它们的放大倍数相乘。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换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目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镜上了。如观察到的视野如图甲,看到的不是细胞而是气泡,这是在盖盖玻片时出现了问题。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步骤④和②分别滴加的游液体是清水和 碘液。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不是体积变大是物象长和宽的增大),物像的数目越少,故小红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若想观察到更大的细胞,小红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50×的镜头。这时就操作显微镜的转换器 进行调换物镜。<br />所以答案是:(1)粗;细;(2)白亮视野;(3)675;(4)目镜;气泡;盖盖玻片;(5)④③①②;(6)清水;碘液;(7)50X;转换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图,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64906230532_ST/SYS201802240129564906230532_ST.001.png" width="396"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A为   细胞,图B为   细胞。<br />(2)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名称是   ;被称为细胞膜的结构是图中的(填序号)   和    , 图B中结构①的名称是   。<br />(3)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利用的结构是    , 存在于图中的(填序号)   、   ;<br />(4)图B中结构⑤的名称是    , 它的功能是   。<br />(5)切西瓜的时候会流出许多汁液,若上述图中,有一种属于西瓜细胞,则汁液主要来自该细胞结构中的[   ]   。<br />(6)杜鹃(一种植物)与杜鹃鸟的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   、    、   。</p></div></div>
<div><p>【答案】<br />(1)动物,植物<br />(2)细胞核,1,②,细胞壁<br />(3)线粒体,3,⑥<br />(4)叶绿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r />(5)④,液泡<br />(6)液泡,叶绿体,细胞壁<br />【解析】由题干可知,①细胞壁,1和②细胞膜,2和③细胞核,3和⑥细胞质,⑤叶绿体,④液泡。A图与B图相比,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是B图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A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名称是②细胞核;被称为细胞膜的结构是图中的1和②,图B中结构①的名称是细胞壁。⑤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人体和动、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图B中结构⑤的名称是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切西瓜的时候会流出许多汁液,若上述图中,有一种属于西瓜细胞,则汁液主要来自该细胞结构中的④液泡。杜鹃(一种植物)与杜鹃鸟的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液泡、叶绿体、细胞壁。<br />所以答案是:(1)动物;植物;(2)细胞核;1;②;细胞壁;(3)线粒体;3;⑥;(4)叶绿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5)④;液泡;(6)液泡;叶绿体;细胞壁<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570919841958_ST/SYS201802240129570919841958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   过程(填序号)细胞数目增多,形态不变,表示细胞的   。细胞进行分裂时,先分裂细胞核,细胞分裂的结果是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br />(2)图中的   过程(填序号)细胞数目不变,形态改变,表示细胞的   。该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细胞分裂<br />(2)②,分化,组织<br />【解析】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新形成的细胞与母细胞相比,只是形态上变小了,数目变多了,其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新形成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发生了改变,继而功能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个过程即是细胞分化。我们把每一群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细胞的分化产生了组织。<br />所以答案是:(1)①;细胞分裂;(2)②;分化;组织<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以及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理解,了解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每个发育阶段都具备六种器官。(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体在发育的初期,还没有开花和结出果实和种子,因此在初期只有根、茎和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匹配题<br />①林奈     A、血液循环<br />②达尔文     B、DNA分子双螺旋结构<br />③拉马克     C、生物分类系统<br />④哈维     D、生物进化论<br />⑤沃森和克里克     E、“生物学“的提出</p></div></div>
<div><p>【答案】C;D;E;A;B<br />【解析】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哈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哈维指出:人体内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从心脏流出,经动脉血管,流入静脉血管,重新返回心脏。他将这一血液循环本质写入《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詹姆斯。杜威.沃森,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获得一九六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谓DNA之父。克里克,英国生物学博士。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相识。两人在一起常常争论不休,却又彼此钦敬,引为知己。他们很快达成一致,认定解决DNA分子结构问题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br />所以答案是:C;D;E;A;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