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域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台显微镜,它的目镜是15×, 物镜是40× ,其最大放大倍数是( )<br />A.40<br />B.15<br />C.600<br />D.55</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初冬时节,大雁往温暖的南方迁徙,与之有关的因素主要是( )<br />A.光<br />B.土壤<br />C.温度<br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大雁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与之有关的因素主要是温度。</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br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r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br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r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br />A.狐狸与野兔<br />B.工蜂与蜂王<br />C.水稻与稗草<br />D.跳蚤与小狗</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狐狸与野兔,狐狸吃野兔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工蜂与蜂王、分工不同,工蜂喂养蜂王,属于种内互助;水稻与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跳蚤与小狗,跳蚤生活在小狗身上,从小狗身上获取营养,对小狗造成伤害,属于寄生关系。</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br />A.一片树林<br />B.一块草地<br />C.一间教室<br />D.一座城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一片森林,即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r />B、一片草地,即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r />C、一间教室,只包括了环境因素,此环境中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br />D、一座城市,即包括了城市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br />A.二氧化碳和水<br />B.淀粉和氧气<br />C.淀粉和维生素<br />D.多种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定义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通过根,能从土壤中获得( )<br />①水<br />②有机物<br />③无机盐<br />④二氧化碳<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植物生长需要水、无机盐、有机物等,根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一根8cm长的新鲜萝卜条放到浓盐水中,20分钟后,萝卜条的长度是( )<br />A.大于8cm<br />B.小于8cm<br />C.等于8cm<br />D.不能确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把一根8cm长的新鲜萝卜条放到浓盐水中20分钟后,由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条皱缩变形,萝卜条的长度肯定变短了。</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br />A.根冠<br />B.分生区<br />C.伸长区<br />D.成熟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移苗时根部带着土坨主要是为了( )<br />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br />B.避免伤害生长点<br />C.避免伤害茎<br />D.保护根毛和幼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幼根的根尖和根毛。</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br />A.氮、磷、钾<br />B.钾、钙、镁<br />C.铁、硼、钾<br />D.钠、钾、铁</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无土栽培营养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上的结晶物质最可能是( )<br />A.有机物<br />B.无机盐<br />C.有机物和无机盐<br />D.既不是有机物也不是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无土栽培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剩下不可燃的物质是无机盐,有机物燃烧了。</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br />A.氨基酸、葡糖糖、甘油和脂肪酸   <br />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br />C.甘油和脂肪酸、葡糖糖、氨基酸<br />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再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先经过胆汁的乳化作用,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中,能在纸张或布匹上留下油斑的是( )<br />A.淀粉<br />B.脂肪<br />C.蛋白质<br />D.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用力挤压含有脂肪较多的种子如花生能在纸上出现油斑。所以能在纸张或布匹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 )<br />A.水、无机盐、维生素<br />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br />C.糖类、脂肪和维生素<br />D.糖类、蛋白质和脂肪</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人体的供能物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馒头碎屑上滴加碘液,所滴部位变成蓝色,说明了馒头中有( )<br />A.脂肪<br />B.蛋白质<br />C.淀粉<br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 )<br />A.草→鼠→蛇→鹰<br />B.草→鹰→蛇→鼠<br />C.鹰→草→蛇→鼠<br />D.草←鼠←蛇←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符合题意。<br />B.鹰是食肉动物,不吃草吃蛇和鼠,B不符合题意。</p><p>C.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不符合题意。<br />D.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br />A.绿色植物<br />B.肉食性动物<br />C.植食性动物<br />D.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中相邻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第一环节,食物链第二环节的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生产者一般是绿色植物,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就是植食性动物。</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br />A.树<br />B.蝉<br />C.螳螂<br />D.黄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的。</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林业生产中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属于( )<br />A.自然防治<br />B.物理防治<br />C.化学防治<br />D.生物防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林业生产中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另一部分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 )<br />A.DDT<br />B.ADP<br />C.ATP<br />D.OTC</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成ATP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植物体内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另一条是所有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作用生成ATP。</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呼吸作用的意义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业生产时需要经常给作物松土主要是为了促进根的( )<br />A.光合作用<br />B.分解作用<br />C.蒸腾作用<br />D.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给农作物深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___来完成的( )<br />A.呼吸作用<br />B.呼吸运动<br />C.气体扩散<br />D.肺泡的扩张与回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呼吸器官是肺,植物的呼吸发生在( )<br />A.只有幼小的果实<br />B.只有生长旺盛的叶片<br />C.只有根尖的根毛<br />D.植物体内任何的活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都进行呼吸作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的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br />A.食管<br />B.气管<br />C.咽<br />D.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要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储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低温能( )<br />A.增强呼吸作用<br />B.减弱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少<br />C.增强光合作用<br />D.减弱蒸腾作用,水分不流失</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保持低温,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p><p>所以答案是:B</p><p>【分析】1、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r />2、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br />(1)温度: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br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br />(3)氧气:在一定范同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加强。<br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大超出正常值时,抑制呼吸作用。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取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旌,可延长储藏时间</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br />A.氧气<br />B.水蒸气<br />C.二氧化碳<br />D.氮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作用的实质,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密封的广口瓶中萌发的种子释放出的气体,能使燃烧的蜡烛熄灭,主要原因是( )<br />A.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r />B.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r />C.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r />D.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萌发的种子通过呼吸作用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了,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会熄灭。</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 )<br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r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br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br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br />A.打“呵欠”会传染<br />B.同学想睡觉  <br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r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打哈欠是脑部缺氧的表现,在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测量肺活量得到数据是:第1次3600mL,第2次3100mL,第3次2900mL,则他肺活量是( )<br />A.3100mL<br />B.3600mL<br />C.2900mL<br />D.3200m</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完成下列概念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405894e1/SYS201802240432564887606527_ST/SYS201802240432564887606527_ST.001.jpeg" width="439"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405894e1/SYS201802240432564887606527_DA/SYS201802240432564887606527_DA.001.jpeg" width="417"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解析】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构建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都是糖类提供的。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无机盐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还要掌握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据图填空([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405894e1/SYS201802240432570321816544_ST/SYS201802240432570321816544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其中后者由   、咽、   、   、   、大肠、肛门等组成。<br />(2)人体的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分泌的    , 不含    , 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r />(3)[   ]    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它的内壁有皱襞和   。<br />(4)淀粉在   被初始消化,蛋白质在   被初始消化。<br />(5)食物消化的最终产物,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   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   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br />(6)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蛋白质、   、   、无机盐、   等,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消化道,消化腺,口,食道,胃,小肠<br />(2)胆汁,消化酶<br />(3)9,小肠,小肠绒毛<br />(4)口腔,胃<br />(5)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br />(6)糖类,脂肪,水,维生素,纤维素<br />【解析】解:图示中,1是口腔,2是咽,3是食道,4是肝脏,5是十二指肠,6是胃,7是胰腺,8是大肠,9是小肠,10是肛门。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腺、胃腺、肠腺、肝脏等。人体的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促进作用。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在小肠里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为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食物消化的最终产物,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 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 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纤维素。<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