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1)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金蝉脱壳”指的是蝉脱去( )<br />A.鳞片<br />B.皮肤<br />C.外骨骼<br />D.甲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昆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br />A.乳酸菌<br />B.酵母菌<br />C.青霉菌<br />D.曲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个体;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br />A、乳酸菌虽然是单细胞个体,但它是细菌,故不符合题意.<br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故符合题意.<br />C、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的真菌,故不符合题意.<br />D、曲霉菌属于多细胞的真菌,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真菌的相关知识,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品在冰箱内保存不易腐败变质,其主要原因是,冰箱内温度低( )<br />A.细菌繁殖速度慢<br />B.细菌已被冻死<br />C.细菌无法繁殖<br />D.没有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将食品放入冰箱中能保存一段时间不会腐烂、变质,主要是因为冰箱内温度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繁殖生长速度,细菌繁殖速度慢,不是冰箱的环境中没有细菌.<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br />A.门<br />B.纲<br />C.科<br />D.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br />A.迁地保护<br />B.科学研究<br />C.法制管理<br />D.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比,蝗虫的发育不经历的阶段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001.png" width="37" height="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002.png" width="68"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003.png" width="43" height="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SYS201707191736139294513355_ST.004.png" width="45" height="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这是受精卵,是蝗虫和家蚕发育过程中都具有的,故A错误;<br />B、幼虫是蝗虫和家蚕都具有的阶段,故B错误;<br />C、蛹是家蚕发育过程中具有,而蝗虫没有的阶段,故C正确;<br />D、成虫是蝗虫和家蚕发育过程中都具有的阶段,故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昆虫的发育,需要了解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br />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br />C.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br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玉米和番茄是两种生物,因此“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不属于相对性状;<br />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是豌豆粒的颜色和形状,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r />C、“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是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抗锈病能力,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r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r />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番茄的红果和黄果”.<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狗一次产了五只小狗,这五只小狗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br />A.遗传性<br />B.变异性<br />C.进化性<br />D.适应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只狗一次产了五只小狗,这五只小狗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是通过( )<br />A.胚胎<br />B.受精卵<br />C.体细胞<br />D.生殖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的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双眼皮是受显性基因(B)控制.小棋是单眼皮,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决定小棋父母双眼皮的基因型( )<br />A.都是BB<br />B.都是Bb<br />C.都是bb<br />D.分别是BB和Bb</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子女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双眼皮的夫妇生出了单眼皮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双眼皮的基因B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单眼皮的基因b,即基因组成都是Bb.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43520996220_DA/SYS201707191736143520996220_DA.001.png" width="431"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男性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br />A.X<br />B.Y<br />C.X或 Y<br />D.X Y</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男性正常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属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是( )<br />A.简单到复杂<br />B.低等到高等<br />C.水生到陆生<br />D.体型小到体型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最切合( )<br />A.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br />B.生存环境和运动方式<br />C.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br />D.营养类型与生活习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不适合生物的生存,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无生命的.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可见,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经历了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比较符合思想家老子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身患流感的小丽,在流感传染中她属于( )<br />A.易感人群<br />B.传播途径<br />C.传染源<br />D.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br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br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br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br />身患流感的小丽能够散播病原体,因此是传染源.<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传染病及其预防,需要了解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许多种,以下疾病均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br />A.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br />B.高血压和艾滋病<br />C.白化病和大脖子病<br />D.蛔虫病和呆小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A正确;<br />B、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成为高血压,不传染、不流行,不属于传染病;而艾滋病属于传染病,B错误;<br />C、白化病属于遗传病,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br />D、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而呆小症是幼年阶段缺少甲状腺激素造成的,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却没有患病,可能的原因是他的体内有( )<br />A.抗原<br />B.抗体<br />C.病毒<br />D.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某人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却没有患病,可能的原因是他的体内有抵抗手足口病的抗体,因此他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不会被感染.<br />故选:B</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1毫米长,用肉眼、放大镜、低倍显微镜等都不可看,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看清.<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有   多万种,体内没有   骨组成脊柱的动物,统称为   动物;反之,称为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150;脊椎;无脊椎;脊椎<br />【解析】解: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多万种,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类群结构上从简单到复杂是:   植物、苔藓植物、   植物、裸子植物、   植物.</p></div></div>
<div><p>【答案】藻类;蕨类;被子<br />【解析】解:如图为生命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4427516256_DA/SYS201707191736154427516256_DA.001.png" width="252" height="2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由生命树可知,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划分,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并作答.<br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①【拥有全国95%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②【拥有全国50%以上的动植物种类】;③【被誉为“生物基因宝库”】.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最新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物种名录显示(见下图),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已不仅是政府或专家的事,还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6502469151_ST/SYS201707191736156502469151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三个特点(文中标号①、②、③),分别指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哪个方面?<br />①指的是   的多样性;②指的是   的多样性;③指的是   的多样性.生物类别<br />(2)观察直方图,   %的两栖动物、   %的哺乳动物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br />(3)保护生物多样性,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爱护身边花草树木等,请你再举一例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基因<br />(2)30;22<br />(3)多植树造林<br />【解析】解:(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题干中的①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②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指的是基因的多样性.(2)、分析题中的直方图可知,30%的两栖动物、22%的哺乳动物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生物,以保护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库.(3)、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从个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爱护身边花草树木、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7341371970_ST/SYS201707191736157341371970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受精卵、②   、③幼蛙和④   四个时期.<br />(2)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   和   差异很大,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p></div></div>
<div><p>【答案】<br />(1)蝌蚪;成蛙<br />(2)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变态发育<br />【解析】解:(1)在生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有关染色体知识的概念图补充完整:<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8275274788_ST/SYS201707191736158275274788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br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他们关系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8275274788_DA/SYS201707191736158275274788_DA.001.png" width="411"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品种狗的遗传图解,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9474901940_ST/SYS201707191736159474901940_ST.001.png" width="141"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狗的毛色“花斑”和“纯白”是一对   性状;根据遗传图解可以推测:   毛色为隐性性状.<br />(2)若控制狗的毛色基因用A、a表示,则图中子代花斑狗的基因组成为    .<br />(3)子代中出现的纯白狗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吗?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纯白<br />(2)AA或Aa<br />(3)能(或可以)<br />【解析】解:(1)狗的毛色“花斑”和“纯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根据遗传图解亲代狗的毛色都是“花斑”子代出现了纯白毛色.因此可以推测:纯白毛色为隐性性状.(2)若控制狗的毛色基因用A、a表示,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图中子代花斑狗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3)子代中出现的纯白狗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能遗传给后代.<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59474901940_DA/SYS201707191736159474901940_DA.001.png" width="314"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对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理解,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吗?某夫妇生了个女孩,其性别决定的原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7/60ca70d8/SYS201707191736161232600684_ST/SYS201707191736161232600684_ST.001.png" width="427"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①代表的性染色体是    .<br />(2)形成②的场所是    .<br />(3)从图中可知,生男生女取决于受精时   的类型(选填“精子”或“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r />(1)X<br />(2)输卵管<br />(3)精子<br />【解析】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图中①代表的性染色体是X.(2)受精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 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形成②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3)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的哪一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与其相对应的实例进行合理配伍.<br />①控制传染源[   ]<br />②切断传播途径[   ]<br />③保护易感人群[   ]<br />A.预防接种 B.对教室进行消毒 C.深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A<br />【解析】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因此,①深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是控制传染源;②对教室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③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避免感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传染病及其预防,需要了解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