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桥梁厂职工子弟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br />A.能否形成生殖细胞<br />B.能否进行减数分裂<br />C.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r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还要掌握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 )<br />A.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br />B.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珠<br />C.月季可用枝条来扦插繁殖<br />D.桃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br />BCD、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珠、月季可用枝条来扦插繁殖、桃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br />所以,是有性生殖的是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下列关于家蚕的生长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家蚕是有性生殖方式<br />B.蚕丝产生于幼虫时期<br />C.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br />D.家蚕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家蚕是有性生殖方式,正确;<br />B、蚕丝产生于幼虫时期,正确;<br />C、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正确;<br />D、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家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而不是不完全变态,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它的幼体和成虫相比较( )<br />A.幼体的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br />B.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没什么区别<br />C.成虫具有蜕皮现象<br />D.幼虫的发育有蛹这一阶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可见A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组是( )<br />①蚊子 ②蟋蟀 ③蝴蝶 ④蝼蛄 ⑤蝉.<br />A.①②<br />B.④⑤<br />C.②③<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①蚊子、③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br />②蟋蟀、④蝼蛄 ⑤蝉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昆虫的发育,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br />A.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br />B.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前肢<br />C.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br />D.青蛙的发育过程有四个阶段: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由上图可以看出,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先长出外鳃→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蝌蚪长出后肢→长出四肢的蝌蚪→尾没有全部消失的幼蛙→幼蛙→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两栖动物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煮鸡蛋时,如果仔细观察,一般都会发现随着水温升高,蛋壳表面出现许多小气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推测( )<br />A.该蛋的气室中贮存存着大量的氧气<br />B.该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br />C.该蛋已进行受精,可能发育成雏鸡<br />D.该蛋已坏死,卵壳失去了保护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煮鸡蛋时,随着水温的升高,鸡蛋逐渐变熟,鸡蛋壳内的蛋白和蛋黄受热,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水除外),蛋黄和蛋白体积变大,把蛋壳内原有的空气挤出来,所以会有气泡从鸡蛋卵壳上的气孔冒出.这说明了:鸡蛋壳上有许多小孔,鸡蛋内部也有气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判断鸡卵是受精卵,需观察鸡卵的结构及特点是( )<br />A.胚盘,色浅而小<br />B.胚盘,色浓而略大<br />C.胚胎,色浅而小<br />D.胚胎,色浓而略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卵黄表面中央有一圆盘状的小白点(就是在蛋黄上看到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如果是受精卵,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胚盘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述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 )<br />A.燕子的生殖行为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和育雏等行为<br />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br />C.燕子产的卵就是受精卵,外面的硬壳,可以起保护作用<br />D.“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燕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等几个阶段.A正确;<br />B、“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燕子的筑巢行为,B正确;<br />C、燕子的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已经发育成幼小的胚胎,也可能没有受精,所以燕子产的卵不可能是受精卵,C错误;<br />D、“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以及对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理解,了解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br />B.牛身体上的黄毛与棕毛<br />C.狗的卷毛和长毛<br />D.果蝇的缺翅与全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牛身体上的黄毛与棕毛、果蝇的缺翅与全翅,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是相对性状;<br />C、狗的卷毛和长毛,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br />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狗的卷毛和长毛.<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br />A.22条常染色体+XX<br />B.22条常染色体+X<br />C.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br />D.23条常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097773265807_DA/SYS201708151103097773265807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23对染色体中一般包含( )<br />A.46个DNA分子<br />B.46对DNA分子<br />C.23个DNA分子<br />D.很多个DNA分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的,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DNA,DNA上又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如人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染色体的传递,需要了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果用一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黄、蓝、绿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则不同颜色区段可表示的是( )<br />A.DNA分子<br />B.基因<br />C.染色体<br />D.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在长绳上用红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则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基因.故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则其精子、卵细胞、子房壁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br />A.10,10,10<br />B.10,10,20<br />C.10,20,30<br />D.20,20,20</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玉米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则其精子、卵细胞、子房壁细胞中各有10条、10条、20条染色体.<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生物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r />B.出现频率高的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是隐性性状<br />C.黑羊和白羊杂交,后代全为黑羊,说明黑色为隐性<br />D.黑羊和黑羊杂交,后代多为黑羊,少数白羊,说明白色为隐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物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而不一定都是显性性状,错误;<br />B、性状的显隐表现取决于亲代传给子代的基因组成合,而不一定是出现频率高的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是隐性性状,错误;<br />C、黑羊和白羊杂交,后代全为黑羊,说明黑色为显性性状而不是隐性,错误;<br />D、黑羊和黑羊杂交,后代多为黑羊,少数白羊,说明白色为隐性,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情况,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6632375742_ST/SYS201708151103106632375742_ST.001.png" width="308"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经基因检测发现⑥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其与⑤婚配后的子代⑦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br />A.100%<br />B.50%<br />C.25%<br />D.0%</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⑤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经基因检测发现⑥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⑥的基因组成是AA,⑥与⑤婚配后的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6632375742_DA/SYS201708151103106632375742_DA.001.png" width="186"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一定正常,因此经基因检测发现⑥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其与⑤婚配后的子代⑦患白化病的概率是0.<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肤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的男孩的几率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001.png" width="13"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002.png" width="13"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003.png" width="13"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ST.004.png" width="13"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肤色正常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DA/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DA.001.png" width="29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1看出,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75%.<br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DA/SYS201708151103108381999922_DA.002.png" width="296"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2看出,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他们再生一个男孩的几率是50%.<br />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的男孩的几率是75%×50%═37.5%即3/8.<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1号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14270965570_ST/SYS201708151103114270965570_ST.001.png" width="37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a<br />B.AA<br />C.Aa或aa<br />D.AA或Aa</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图中3号个体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3号个体遗传给8号个体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8号个体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7号个体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8号个体结合的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14270965570_DA/SYS201708151103114270965570_DA.001.png" width="25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11号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br />A.母产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br />B.父产的精子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br />C.受精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br />D.受精卵必是含Y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该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孩,说明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时每次都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br />A.缺铁引起的贫血<br />B.水肥充足使小麦穗大粒多<br />C.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高产水稻<br />D.经常不注意用眼卫生引起的视力下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C、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高产水稻,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br />ABD、缺铁引起的贫血、水分充足使小麦穗大粒多、经常不注意用眼卫生引起的视力下降,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CD不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除了疟原虫之外,很多治病的细菌和病毒也经常会产生抗药性,从而使原来的药物失去疗效.细菌和病毒产生这种抗药性是属于( )<br />A.可遗传  有利的变异<br />B.可遗传  不利的变异<br />C.不可遗传   有利的变异<br />D.不可遗传   不利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细菌和病毒产生这种抗药性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生存,因此属于有利变异;细菌和病毒产生这种抗药性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所以细菌和病毒产生这种抗药性是属于可遗传 有利的变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两个品种的水稻,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办法是( )<br />A.杂交育种<br />B.无土栽培<br />C.化学药品处理<br />D.太空育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用高产不抗虫的水稻与低产抗虫害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抗虫害的新品种水稻.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此外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抗虫害的水稻.<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氢气、硫化氢等③生命起源于陆地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①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故符合题意.②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硫化氢等,无氧气.符合题意.③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不符合题意.④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可见,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现代地球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条件了.符合题意.<br />因此关于生命的起源,①②④叙述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鸟”化石是的典型证据( )<br />A.两栖类进化为鸟类<br />B.鸟类进化为哺乳类<br />C.爬行类进化鸟类<br />D.鸟类进化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古代爬行类进化为鸟类.<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18293629963_DA/SYS201708151103118293629963_DA.001.png" width="390"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化石证据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保护色普遍存在.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br />A.环境变化的结果<br />B.生存斗争的结果<br />C.自然选择的结果<br />D.食物不同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br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r />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br />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br />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来越差;<br />B、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br />C、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抗生素对细菌不断选择的结果,并不是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br />D、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因此造成致病菌耐药性的原因是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br />A.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B.从复杂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C.从简单到复杂、从高等到低等、从水生到陆生<br />D.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所出现的变异都有利于它自身的生存.(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生物所出现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在后代中不变,后代的性状与亲代相比,也是不变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基因)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基因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后代的基因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在后代中不变,但是由于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因此后代的性状与亲代相比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故此题说法不正确.<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任何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孵化出雏鸟.(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鸟类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因此只有受精的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育成雏鸟.故该说法不正确.<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鸟的发育,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和唯一证据.(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嫁接过程图示完成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31603432699_ST/SYS201708151103131603432699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是    .<br />(2)①指的是    . 图一和图二中,应使①和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嫁接植物的成活.</p></div></div>
<div><p>【答案】<br />(1)枝接<br />(2)接穗;形成层<br />【解析】解:(1)嫁接有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其中图一是用枝条做接穗,叫枝接.图二是用芽做接穗,叫芽接.(2)①称为接穗,②称为砧木,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①接穗的成活.<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鸡卵的结构,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32415206956_ST/SYS201708151103132415206956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写文字)<br />(2)鸡卵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    , 该结构与   、   共同构成卵细胞.(写文字)</p></div></div>
<div><p>【答案】<br />(1)卵白<br />(2)胚盘;卵黄膜;卵黄<br />【解析】解:(1)鸡卵中既为胚胎发育提供所必须的养料,又能提供必须的水分的是④卵白.(2)鸡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⑤胚盘,内有细胞核.鸡卵中,卵细胞是由⑧卵黄膜、⑥卵黄、⑤胚盘组成.<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鸟的发育,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33364304138_ST/SYS201708151103133364304138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2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模拟了   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对比,缺少    .<br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br />(3)C中为含有   等有机物的水溶液.<br />(4)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进化过程中,由无机小分子转变为   是完全可能的.<br />(5)米勒认为原始生命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可能诞生的,“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原始大气;氧气<br />(2)闪电<br />(3)氨基酸<br />(4)有机小分子<br />(5)原始海洋<br />【解析】解:如图所示,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对比,缺少氧气.(2)B装置内电极的作用是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为原始大气相互反应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3)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C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4)米勒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5)由分析可知:米勒认为原始生命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可能诞生的,“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解,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B)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b)为隐性.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34444254061_ST/SYS201708151103134444254061_ST.001.png" width="309"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如果小花妈妈是双眼皮,小花也是双眼皮,这种现象称为    .<br />(2)小明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其生殖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br />(3)若小明祖母是单眼皮,小明姑姑是双眼皮,则小明姑姑基因组成是    . 若小明姑父是单眼皮,李爽是单眼皮的几率是    .<br />(4)小明和李爽是表兄妹,从优生的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后代患的   机会大大增加.</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遗传;<br />(2)XY;23<br />(3)Bb;50%<br />(4)遗传病<br />【解析】解:(1)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种生物(人)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称为相对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果小花妈妈是双眼皮,小 花也是双眼皮,体现了亲子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称为遗传.(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3条.(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若小明祖母是单眼皮,小明姑姑是双眼皮,体现了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这种现象是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小明祖母是单眼皮,基因组成是bb,遗传给小明姑姑的基因一定是b,而小明姑姑是双眼皮,基因组成一定是Bb.若小明姑父是单眼皮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134444254061_DA/SYS201708151103134444254061_DA.001.png" width="403"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解中看出李爽是单眼皮的几率是50%.(4)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