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盐和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br />B.眼睛的颜色实际就是角膜的颜色<br />C.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br />D.掏挖耳道过深过猛可能损坏鼓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br />B、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B错误;<br />C、晶状体曲度的调节能够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C正确.<br />D、掏耳道容易刮伤外耳道,引起耳道严重,过深过猛有可能损坏鼓膜,造成听力下降,有的还可以诱发中耳炎等,有耳垢时可以用双氧水冲洗,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月,央视一套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儿装人工耳蜗,对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 )<br />A.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br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br />C.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br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主要对外耳道造成损伤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叙述正确;<br />B、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叙述正确;<br />C、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C叙述正确;<br />D、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D叙述错误;<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中( )<br />A.大脑皮层<br />B.小脑<br />C.脊髓<br />D.神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br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谈虎色变等.<br />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意外事故,使脊椎胸部折断,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这是由于( )<br />A.泌尿系统受到破坏<br />B.脊髓的排尿,排便中枢受到破坏<br />C.脊髓失去了反射功能<br />D.脊髓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br />A.左腿无膝跳反射,右腿有<br />B.左腿有膝跳反射,右腿无<br />C.两腿都有膝跳反射<br />D.两腿都无膝跳反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因此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的病人,被损伤的是左侧的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此人右侧的躯体不能运动并没有感觉.但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没有受损伤,故该病人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两腿都有膝跳反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两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伤,医生对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下:(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4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伤者</p></td><td style="width:128.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伤者蒙上眼睛接受的测试</p></td><td style="width:22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测试结果</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以针尖刺甲的指尖</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以针尖刺乙的指尖</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p></td></tr></table><p><br />A.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br />B.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br />C.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神经纤维受损<br />D.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神经纤维受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甲现象表明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但没缩手说明反射弧不完整,最有可能是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不能完成反射.乙立即缩手,表明反射弧完整;但完全不知,说明没有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而脑部活动正常,因此最有可能是脊髓白质内的上行传导神经纤维受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脊髓功能的是( )<br />A.形成人体感觉的部位<br />B.对体内外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br />C.把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传导至大脑<br />D.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与脑相连,两旁发出成对的脊神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的皮肤、躯干和内脏,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白质是脑与脊髓联系的通道;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即完成一些低级的反射活动),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4ada642/SYS201708151102592507100739_ST/SYS201708151102592507100739_ST.001.png" width="107"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是后天形成的<br />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br />C.可以消退或减弱<br />D.如图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据分析可见: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种反射现象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复杂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反射活动,可以消退或减弱.<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脊椎组成<br />B.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一结构来完成的<br />C.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平衡与小脑有关<br />D.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A错误.<br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种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反射,B正确;<br />C、有人为了验证小脑的功能,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狗的小脑切除,狗的行动就不协调了,走路的时候,腿抬的很高,步子迈的很大,姿势失调,行动笨拙;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要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可见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故C正确.<br />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造成的,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br />B.腺体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运输到全身各处<br />C.激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br />D.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影响神经调节</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是激素,A错误;<br />B、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错误;<br />C、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是神经系统,C错误;<br />D、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作用,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激素调节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球迷看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时,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在此安变化中,参与调节的是( )<br />A.神经系统<br />B.激素调节<br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br />D.血液调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题干中某球迷看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时,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激素调节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①酸雨属于水污染 ②酸雨对农作物有严重影响 ③酸雨腐蚀建筑物和文物 ④酸雨是自然现象 ⑤酸雨可毁坏森林 ⑥酸雨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br />A.①③⑥<br />B.①④⑥<br />C.②③⑤<br />D.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因为酸性物质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所以酸雨的危害是很多方面的,如: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腐蚀金属制品,腐蚀雕像,使水体显酸性等.所以正确的是②③⑤.<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br />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先天性免疫<br />C.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属于第三道防线的防御作用<br />D.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A错误;<br />B、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br />C、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属于第三道防线的防御作用,C正确;<br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共同完成的.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br />A.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r />B.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r />C.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r />D.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因此“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几组疾病中,全部是传染病的是( )<br />A.肺结核、狂犬病、流行怀感冒<br />B.艾滋病、夜盲症、流行性乙型脑炎<br />C.麻疹、结膜炎、近视眼、龋齿<br />D.贫血、水痘、乙肝、侏儒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肺结核、狂犬病、流行性感冒都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属于传染病,A正确.<br />B、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传染病,夜盲症不属于传染病,B错误.<br />C、麻疹属于传染病,而结膜炎、近视眼、龋齿都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br />D、水痘、乙肝属于传染病,侏儒症和贫血不属于传染病,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纪瘟疫”艾滋病,目前还没用可临床使用的疫苗,因此所有可能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是易感人群.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共用游泳池、浴缸不会得艾滋病<br />B.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不会得艾滋病<br />C.与艾滋病的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不会得艾滋病<br />D.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A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共用游泳池、浴缸不会接触血液或体液,不好得艾滋病,A正确.<br />B、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不会接触血液或体液,不会得艾滋病,B正确.<br />C、与艾滋病的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接触血液,可能会传染上艾滋病,C错误.<br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2015年6月,韩国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发现传染患者后,医院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br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r />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br />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br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发现传染病患者后,医院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br />对其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与一麻疹患者接触后,并没有的麻疹,不可能的原因是( )<br />A.这个人可能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br />B.这个人抵抗能力强<br />C.这个人与麻疹患者接触后,马上吃了消炎药<br />D.这个人的皮肤起了屏障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患过麻疹病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因此他与麻疹患者接触不会被感染.<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免疫与计划免疫,需要了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感是冬季常发病,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飞沫、流感病毒、体质较弱的老人分别属于( )<br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br />A.④③①②⑤<br />B.②③④①⑤<br />C.⑤④③②①<br />D.④①③②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流感就是一种④传染病,其②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患流感的人是流感病的①传染源;流感患者喷出的飞沫中带有流感病毒,流感病人的飞沫就是③传播途径;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属于⑤易感人群.<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传染病及其预防,需要了解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几年,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 )<br />A.控制传染源<br />B.保护易感人群<br />C.切断传播途径<br />D.三项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可能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能够向外散播病原体,应属于传染源,把他们深埋,目的控制其传染给其他生物,应是控制传染源.<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001284210674_ST/SYS201708151103001284210674_ST.001.png" width="548"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黄种人的黑眼睛是因为上图中[   ]   结构的颜色是黑色的.<br />(2)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1中瞳孔的变化是    .<br />(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图2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   和图    .<br />(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   ]   的调节负担过重,处于收缩状态,致使2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失去调节的灵活性,从而造成假性近视.<br />(5)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像成在   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br />(6)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   的振动,刺激了[   ]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br />(7)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   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   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3;虹膜<br />(2)变大或由小变大<br />(3)②;④<br />(4)4;睫状体<br />(5)视网膜<br />(6)11;鼓膜;9;耳蜗<br />(7)感受器;大脑<br />【解析】解:(1)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2)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1中瞳孔的变化是变大或由小变大.(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图2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②和图④.(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处于收缩状态,致使2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失去调节的灵活性,从而造成假性近视.(5)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像成在视网膜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6)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7)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大脑形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右侧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004796276476_ST/SYS201708151103004796276476_ST.001.png" width="528" height="2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是    , 它与人体别的细胞不同在于有    .<br />(2)A具有   的功能.<br />(3)D是由   、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br />(4)图2所示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做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   ]    , 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主要是[   ]    .<br />(5)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1的表层中与   有关的神经中枢.<br />(6)运动员能快速灵敏的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5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   ]   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br />(7)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只是扭伤了腰部,结果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扭伤了腰部的[   ]    , 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   ]   的控制.</p></div></div>
<div><p>【答案】<br />(1)神经元;起<br />(2)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br />(3)脑<br />(4)1;大脑;2;小脑<br />(5)语言<br />(6)8;神经纤维<br />(7)4;脊髓;1;大脑<br />【解析】解:(1)(2)A是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B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3)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4)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5)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能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6)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8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具有传导兴奋的功能.(7)腰部受伤的病人,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4脊髓从腰部横断,4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下列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a8dc8744/SYS201708151103006335402065_ST/SYS201708151103006335402065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人体的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   调节完成的.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br />(2)此缩手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br />(3)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   (填序号)传达到大脑产生痛觉.能将外界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br />(4)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   反射;<br />(5)年幼的侏儒症患者每周注射适量的    , 生长发育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如果成年人体内的   过多,人就会变得消瘦,且情绪较易激动.<br />(6)某人患I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是   分泌功能丧失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神经;反射弧<br />(2)①→②→⑤→⑥→⑦<br />(3)③;①;感受器<br />(4)条件<br />(5)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r />(6)胰岛<br />【解析】解:(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因此小明被猫抓,手立刻缩回,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①→②→⑤→⑥→⑦.(3)感受器是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的结构;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上行传导束传达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4)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小明曾经被猫抓伤了手,所以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条件反射.(5)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因此,年幼的侏儒症患者每周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生长发育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如果成年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人就会变得消瘦,且情绪易激动.(6)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一般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br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狂犬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注射疫苗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我国部分省份相继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该病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专家介绍说:“对于所有的流感,我们都建议两条预防原则:两勤三早.”“两勤”就是勤洗手、勤通风,“三早”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治疗.目前,为预防H7N9禽流感,科研人员正努力研制疫苗.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br />(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    .<br />(2)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制疫苗.利用接种疫苗,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   清除病原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br />(3)预防禽流感,就要做到“两勤、三早”,这两个分别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和    .<br />(4)给青少年注射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注射的疫苗从传染病角度说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H7N9禽流感病毒<br />(2)抗体;特异性<br />(3)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br />(4)保护易感人群<br />【解析】解:(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2)疫苗是由减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3)(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禽流感,要做到“两勤、三早”,这分别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给青少宁注射疫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br />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中,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等量的生长激素,其他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增重40%,B、C两组小鼠增重均为25%.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   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   的作用.<br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    . 为什么?    .<br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   组幼鼠会提前成熟.</p></div></div>
<div><p>【答案】<br />(1)A;促进生长发育<br />(2)不能;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分解了,失去了生理作用<br />(3)A<br />【解析】解:(1)A组与B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注射生长激素,A组是实验组,B组对照组,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2)C组与B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饲喂生长激素,C组是实验组,B组对照组,不能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原因是生长激素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液分解,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了.(3)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作用,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组和B组实验,则A组幼鼠会提前成熟.<br />【考点精析】掌握激素调节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