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8:56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神创造的结果.(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枯叶蝶的体色存在着变异.有的与环境相似,有的与环境差别较大.敌害来临时,体色与环境差别较大的枯叶蝶容易被发现而吃掉,这叫不适者被淘汰;体色与环境相似的枯叶蝶,不容易被发现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体色与环境一致似枯叶,有的与环境还有差别.敌害在来时,又把体色与环境还有差别的枯叶蝶吃掉,而体色似枯叶的枯叶蝶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神创造的结果.<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们的大脑也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使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利用人类的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直立人阶段.<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创立双名法的林奈是希腊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法,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名.<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有果实使得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在地球上的30多万种植物中,被子植物就占20多万种.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类群.故题干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猪肉绦虫的受精卵发育成幼虫,是在猪体内完成的,而幼虫发育成成虫是在人体内完成.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米猪肉”,可以有效地防止此类疾病的发生.(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在人体内生长为成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所以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因此,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米猪肉”,可以有效地防止此类疾病的发生.<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因此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蝙蝠能够飞行,因此属于鸟类.(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蝙蝠没有翅依靠前后肢之间的皮膜滑翔,蝙蝠身体被毛、胎生、哺乳,因此虽然蝙蝠能够飞行,但是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属于鸟类.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以及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作辅助呼吸.(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肺部发达,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巴斯德著名“鹅颈瓶”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 )<br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br />B.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是可以自然发生的<br />C.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br />D.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鹅颈瓶(曲颈瓶),现称巴斯德烧瓶.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点,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管,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快腐败变质,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生生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学进化论中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场所是( )<br />A.原始大气<br />B.原始海洋<br />C.原始陆地<br />D.原始海洋和陆地</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br />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又经过漫长的年代,原始的生命一步步进化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br />由上可知,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在原始大气层中,产生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生命和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需要了解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生代的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br />A.两栖动物、蕨类<br />B.爬行动物、裸子植物<br />C.哺乳类、被子植物<br />D.鱼类、藻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 )<br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r />B.生长的特征<br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br />D.新陈代谢的特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1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为生物的遗传现象,因为不断的筛选产蛋高的原鸡,有的原鸡变异成产蛋高的鸡,则被人类选中,继续培养,它的高产蛋基因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就这样,有了现在的高产蛋鸡,所以出现了产蛋高和产蛋低的差异,为变异.<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工选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br />A.古代鱼类<br />B.古代两栖类<br />C.节肢动物<br />D.古代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如图生命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b8248ee/SYS201708151101035288989482_DA/SYS201708151101035288989482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原因( )<br />A.人工选择<br />B.自然选择<br />C.生物繁殖特征<br />D.上帝创造万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首先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br />A.东非人<br />B.森林古猿<br />C.长臂猿<br />D.北京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 )<br />A.人下肢增长<br />B.直立行走<br />C.声调发展,产生语言<br />D.肌肉发达,善于奔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以及对人类的进化的理解,了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 )<br />A.种、属、科、门、纲、界<br />B.界、门、纲、目、科、属、种<br />C.门、纲、目、科、属、种、界<br />D.界、种、属、科、目、纲、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于制作海苔的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br />A.藻类植物<br />B.蕨类植物<br />C.裸子植物<br />D.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紫菜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符合题意.<br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不符合题意.<br />C、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不符合题意.<br />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裸子植物的是( )<br />A.侧柏<br />B.卷柏<br />C.龙柏<br />D.圆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侧柏、龙柏、圆柏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br />B、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属于蕨类植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狮子的呼吸器官是( )<br />A.体表<br />B.鳃<br />C.肺<br />D.皮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狮子属于哺乳动物,呼吸器官是肺,这适于在陆地上进行呼吸.<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br />A.蝙蝠<br />B.鲸<br />C.扬子鳄<br />D.海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br />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蝙蝠、鲸、海豹都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发现了一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A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B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C的化石.请分析回答<br />(1)一般来说更复杂更高等的化石是&#xa0;&#xa0;&#xa0; .<br />(2)出现较早的物种是&#xa0;&#xa0;&#xa0; .<br />(3)通过对物种化石研究发现,三种生物进化的顺序是&#xa0;&#xa0;&#xa0; .<br />(4)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C<br />(3)C→B→A<br />(4)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r />【解析】解:(1)(2)(3)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根据分析可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C→B→A,因此更高等更复杂的化石是A,出现较早的物种是C;(4)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扬子鳄、鲫鱼、蚯蚓、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b8248ee/SYS201708151101047160196446_ST/SYS201708151101047160196446_ST.001.png" width="441"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xa0;&#xa0;&#xa0;呼吸,用&#xa0;&#xa0;&#xa0;游泳.<br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br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br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br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br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br />(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是&#xa0;&#xa0;&#xa0; .<br />(4)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个类群,包括鱼类、&#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等.<br />(5)大熊猫和我们人类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xa0;&#xa0;&#xa0;类动物,这类动物的大多数体表都长有&#xa0;&#xa0;&#xa0; , 几乎所有种类都通过&#xa0;&#xa0;&#xa0;直接产下幼崽,它们的体温都保持&#xa0;&#xa0;&#xa0; , &#xa0;&#xa0;&#xa0;高度发达.</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鳍<br />(2)C<br />(3)蚯蚓<br />(4)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r />(5)哺乳;毛;胎生;恒定;神经系统<br />【解析】解:(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故选C.(3)蚯蚓是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因此图中体内无脊柱的是蚯蚓.(4)“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个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5)大熊猫和我们人类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动物,这类动物的大多数体表都长有毛,几乎所有种类都通过胎生直接产下幼崽,它们的体温都保持恒定,神经系统高度发达.<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鱼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