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8:55

安徽省阜阳四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科学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 )<br />A.原始大气中<br />B.降雨过程中<br />C.原始海洋中<br />D.岩石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br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r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r />B.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br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br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结构复杂”、“低等生物→高等生物”,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r />B、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r />所以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是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br />A.黑猩猩<br />B.大猩猩<br />C.猴<br />D.长臂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br />A.狼和狗<br />B.狼和豹<br />C.狼和狐狸<br />D.狼和狮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狼和狗都属于犬科、犬属,因此狼和狗同属;<br />B、狼和豹都是食肉目,狼是犬科动物,狮子属于猫科动物,因此狼和豹同目不同科;<br />C、狼和狐狸都属于犬科,狼是犬属,狐狸是狐属,因此狼和狐狸同科不同属;<br />D、狼和狮子都属于食肉目,狼属于犬科动物,狮子属于猫科动物,因此狼和狮子同目不同科.<br />目>科>属,因此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狼和狗.<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和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双名法给生物命名的原则是( )<br />A.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br />B.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名称<br />C.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可以有相同的名称<br />D.以上三种命名都可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18世纪瑞典科学家创立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因此在双名法中规定,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属名+种名.<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所有藻类的细胞里含有的色素是( )<br />A.叶绿素和藻黄素<br />B.藻黄素和类胡萝卜素<br />C.叶绿素和藻红素<br />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藻类植物是一大类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其共同特征是: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光合色素(藻类的光合色素包括三大类,即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类和藻胆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水体中的生产者.<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形成“赤潮”和“水华”的生物中,很大一类是( ),是判别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生物.<br />A.病毒<br />B.藻类<br />C.苔藓类<br />D.鱼虾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中单细胞的浮游藻类(如蓝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它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也叫水华现象.<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苔藓类对有毒气体敏感,可作为监测( )污染的指示植物.<br />A.水域<br />B.空气<br />C.森林<br />D.河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有毒气体敏感,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蕨类植物中,能作绿肥和饲料的是( )<br />A.卷柏<br />B.肾蕨<br />C.贯众<br />D.满江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卷柏、贯众、满江红等、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其中满江红可以做肥料和饲料.<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食用的“蜇皮”主要是海蜇的伞部,海蜇属于( )<br />A.腔肠动物<br />B.扁形动物<br />C.软体动物<br />D.棘皮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海蜇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米猪肉”是指( )<br />A.含米粒的猪肉<br />B.含猪肉绦虫卵的猪肉<br />C.含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br />D.含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米猪肉指的是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主要是因为猪吃了含有猪肉绦虫卵的食物造成的,卵在猪体内孵化后主要寄生在猪的肌肉(瘦肉)内学名叫做囊尾蚴,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夹着米粒,故称米猪肉.人吃了米猪肉会得两种病.一种是绦虫病,会在小肠长出长达2一4米的绦虫,在粪便中排出一节节的白虫子,叫寸白虫.另一种是囊虫病,误食了囊虫后,虫卵在胃液,肠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虫,钻入肠壁组织,经血液带到全身,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象米粒一样的囊肿,囊虫可寄生在人的心脏,大脑,眼睛.长在眼睛就失明,长在大脑引发癫痫.治疗很困难.因此发现米猪肉,不能购买,更不能食用,要报告给卫生防疫部位进行处理.<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br />A.软体动物<br />B.环节动物<br />C.节肢动物<br />D.棘皮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节肢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br />A.梅花鹿和蚯蚓<br />B.朱鹮和海豹<br />C.麻雀和螳螂<br />D.家鸽和蜥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梅花鹿和海豹属于哺乳动物,朱鹮、麻雀、家鸽属于鸟类;而螳螂是节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蜥蜴是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幼年时用鳃呼吸、成年后用肺呼吸的是( )<br />A.鲨鱼<br />B.青蛙<br />C.乌龟<br />D.鲸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br />A鲨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C、乌龟D、鲸鱼用肺呼吸.<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属于高加索人<br />B.南方古猿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br />C.元谋直立人已经能够会使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br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动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现代人类可分为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四个人种.中国人属于蒙古利亚人中的东亚类型和南亚类型.A错误;<br />B、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会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造简单的工具,B错误;<br />C、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C正确.<br />D、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又影响环境,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影响生物的生活,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以下10种生物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动植物类别的括号内.<br />①珊瑚虫 ②地钱 ③桫椤 ④珙桐 ⑤银杉<br />⑥大鲵 ⑦蟒蛇 ⑧大猩猩 ⑨蚯蚓 ⑩蜘蛛<br />A.苔藓植物&#xa0;&#xa0;&#xa0; B.裸子植物&#xa0;&#xa0;&#xa0;<br />C.蕨类植物&#xa0;&#xa0;&#xa0; D.被子植物&#xa0;&#xa0;&#xa0;<br />E.腔肠动物&#xa0;&#xa0;&#xa0; F.两栖动物&#xa0;&#xa0;&#xa0;<br />G.环节动物&#xa0;&#xa0;&#xa0; H.爬行动物&#xa0;&#xa0;&#xa0;<br />I.节肢动物&#xa0;&#xa0;&#xa0; J.哺乳动物&#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②;⑤;③;④;①;⑥;⑨;⑦;⑩;⑧<br />【解析】解:①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②地钱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③桫椤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④珙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⑤银杉种子外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⑥大鲵属于两栖动物;⑦蟒蛇属于爬行动物,卵生,体温不恒定.⑧大猩猩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为哺乳动物;⑨蚯蚓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⑩蜘蛛属于节肢动物.<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生物的&#xa0;&#xa0;&#xa0;的程度和&#xa0;&#xa0;&#xa0;的远近为依据,可将不同的生物分门别类.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五个“界”:&#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真菌界和动物界.</p></div></div>
<div><p>【答案】相似;亲缘关系;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br />【解析】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br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以及对分类的单位的理解,了解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米勒在关于探索生命起源问题的实验装置,请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b8248ee/SYS201708151101005940192467_ST/SYS201708151101005940192467_ST.001.png" width="157"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xa0;&#xa0;&#xa0; .<br />(2)B处的冷凝器是为了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xa0;&#xa0;&#xa0; .<br />(3)C处相当于&#xa0;&#xa0;&#xa0; .<br />(4)此实验证明了&#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雷电<br />(2)降雨<br />(3)原始海洋<br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br />【解析】解:(1)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雷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2)B处的冷凝器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是为了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降雨.(3)C处与盛有水溶液的烧瓶相连,代表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的有机物随雨水流到了原始海洋.(4)米勒在实验中通过分析所得溶液的化学成分发现,溶液中含有多种小分子的有机物.米勒的实验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星期天采集了如下图所示植物的标本,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b8248ee/SYS201708151101007114612572_ST/SYS201708151101007114612572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将这六种常见的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br />一类是&#xa0;&#xa0;&#xa0;;另一类是&#xa0;&#xa0;&#xa0; .<br />(2)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xa0;&#xa0;&#xa0; .<br />(3)上述植物中能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xa0;&#xa0;&#xa0; .<br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xa0;&#xa0;&#xa0; .<br />(5)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上述植物中最早出现根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孢子植物;种子植物<br />(2)海带<br />(3)银杏和侧柏<br />(4)荷花和玉米<br />(5)卷柏<br />【解析】解:(1)卷柏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银杏、侧柏属于裸子植物,荷花和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它们分类的依据是生殖细胞的不同.(2)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3)裸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但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即没有果实.侧柏和银杏属于裸子植物;(4)荷花和玉米用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5)上述植物中,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可见上述植物最早出现根的是卷柏.<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看图1侧是一座迷宫,请你从上部中央进入,沿着箭头所示方向前进,将图2的五种动物送回家(将左侧字母填在相应序号的横线上),以体验科学家的分类方法.<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b8248ee/SYS201708151101007937239572_ST/SYS201708151101007937239572_ST.001.png" width="528" height="5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xa0;&#xa0;&#xa0; ②&#xa0;&#xa0;&#xa0; ③&#xa0;&#xa0;&#xa0; ④&#xa0;&#xa0;&#xa0; ⑤&#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D;A;E;C;B<br />【解析】解:A、鸟类,②体表长羽毛、卵壳质硬;<br />B、鱼类,⑤水中生活,用鳍游泳;<br />C、两栖类,④幼体水中生活,成体生有四肢;<br />D、是哺乳动物,①体表有毛皮,胎生、母乳育儿;<br />E、爬行类,③表皮称鳞片状,干燥,陆地产卵.<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阜阳四中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