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8:53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b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物质中,不属于原始大气主要成分的是(  )<br />A.氢气<br />B.氧气<br />C.甲烷<br />D.氨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氢气、甲烷、氨气,都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br />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r />因此不属于原始大气主要成分的是氧气.<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指(  )<br />A.从受精卵到胚胎的发育过程<br />B.从外星生命到地球生物的过度过程<br />C.从原始生命到现代生物的进化过程<br />D.从无机物到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简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因此生命的起源是指从无机物到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植物形态示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956b101/SYS201708151307017330608764_ST/SYS201708151307017330608764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是“泰山迎客松”,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原因是根系发达,叶细长如针<br />B.丁是衣藻,生活在海水中,细胞中含带状叶绿体<br />C.丙是肾蕨,形态优美,可供观赏,喜阴湿环境,靠孢子繁殖<br />D.乙是葫芦藓,因其对SO2等敏感,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如图甲是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根系发达,叶细长如针,完全适于陆地生活,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A正确;<br />B、丁是衣藻,生活在淡水中,细胞中有杯状的叶绿体,无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br />C、丙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可供观赏,生殖离不开水,喜阴湿环境,其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是孢子植物.C正确;<br />D、乙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上下两面侵入,影响其生活,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br />A.人工选择<br />B.自然选择<br />C.自然资源<br />D.生存竞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进化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在著《物种起源》时对进化论有详细的论述.<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自然选择学说,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有(  )<br />A.黑猩猩<br />B.金丝猴<br />C.长臂猿<br />D.大猩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br />A.会使用工具<br />B.面部表情不同<br />C.两足直立行走<br />D.四肢着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前后肢的分工,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因此人类祖先与猿的分界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br />A.界<br />B.门<br />C.科<br />D.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因此种也叫物种,种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差别最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藻类中属于单细胞藻类的是(  )<br />A.衣藻<br />B.石莼<br />C.海带<br />D.紫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藻类植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它们虽然由多细胞构成,但结构很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可见A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属于苔藓植物的有(  )<br />A.石花菜<br />B.地钱<br />C.贯众<br />D.银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石花菜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A错误.<br />B、地钱无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属于苔藓植物,B正确.<br />C、贯众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br />D、银杉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D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br />A.鱼<br />B.青蛙<br />C.蚯蚓<br />D.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螅属于(  )<br />A.原生动物<br />B.腔肠动物<br />C.扁形动物<br />D.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水螅身体呈圆筒形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组成,有口无肛门,具备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属于腔肠动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br />A.软体动物<br />B.环节动物<br />C.节肢动物<br />D.棘皮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956b101/SYS201708151307021557125899_DA/SYS201708151307021557125899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节肢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惜爬行动物的有(  )<br />A.扬子鳄<br />B.海龟<br />C.蜥蜴<br />D.大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xa0;&#xa0;&#xa0;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的&#xa0;&#xa0;&#xa0;和&#xa0;&#xa0;&#xa0;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生存竞争;多样性;适应性<br />【解析】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r />所以答案是:生存竞争;多样性适应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等阶段.</p></div></div>
<div><p>【答案】能人;直立人;智人<br />【解析】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br />所以答案是:能人 直立人 智人<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的进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复杂, 1969年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界、&#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和动物界.</p></div></div>
<div><p>【答案】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br />【解析】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br />所以答案是:原生生物界;植物界; 真菌界.<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单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动物可分为&#xa0;&#xa0;&#xa0;动物和&#xa0;&#xa0;&#xa0;动物两大类,例如鱼、青蛙、野兔都属于&#xa0;&#xa0;&#xa0;动物.</p></div></div>
<div><p>【答案】无脊椎;脊椎;脊椎<br />【解析】解:地球上的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例如鱼、青蛙、野兔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br />所以答案是:无脊椎;脊椎;脊椎<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绝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xa0;&#xa0;&#xa0;中,用鳃呼吸,成体用&#xa0;&#xa0;&#xa0;呼吸,所有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覆盖有&#xa0;&#xa0;&#xa0; , 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p></div></div>
<div><p>【答案】水;肺;鳞或甲<br />【解析】解:两栖动物主要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所以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太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变温动物.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br />所以答案是:水;肺;鳞或甲<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956b101/SYS201708151307023567173004_ST/SYS201708151307023567173004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甲中&#xa0;&#xa0;&#xa0;(填代号)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xa0;&#xa0;&#xa0;(填代号)起固定作用外,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r />(2)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xa0;&#xa0;&#xa0;(填代号),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xa0;&#xa0;&#xa0;(填代号)<br />(3)图甲和图乙中,&#xa0;&#xa0;&#xa0;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⑥<br />(2)①;①<br />(3)乙<br />【解析】解:(1)图甲中的③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无吸收能力.图乙中的⑥根,是真正的根,除了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图甲中的①叶不但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其内还含有叶绿体,还能进行光合作用.(3)图甲苔藓植物的茎叶内无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因此,苔藓植物一般长的矮小;图乙蕨类植物中的叶、茎、根内都有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都长的比较高大.<br />所以答案是:(1 ) ③;⑥;(2 ) ①;①;(3)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如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b956b101/SYS201708151307024323847260_ST/SYS201708151307024323847260_ST.001.png" width="314"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鱼儿离不开水,它的呼吸器官是&#xa0;&#xa0;&#xa0;;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当它潜入水中时,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xa0;&#xa0;&#xa0;进行的.<br />(2)蝗虫在分类上属于&#xa0;&#xa0;&#xa0;动物,因家兔在繁殖和哺乳后代的过程中具有&#xa0;&#xa0;&#xa0;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br />(3)将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皮肤<br />(2)节肢(或无脊椎);胎生、哺乳<br />(3)蝗虫→鱼→青蛙→家兔<br />【解析】解:(1)鱼用鳃呼吸,当水从口进出,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里的毛细血管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由于鱼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入水中,然后水从鳃盖后流出,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因此鱼儿的呼吸器官是鳃;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辅助呼吸,它潜入水中时,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皮肤进行的.(2)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因此蝗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因家兔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3)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蝗虫→鱼→青蛙→家兔.<br />所以答案是:(1)鳃; 皮肤;(2)节肢;(或无脊椎)胎生、哺乳;(3)蝗虫→鱼→青蛙→家兔<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以及对鱼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靠鳃呼吸的动物都生活在水中,但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并不一定都用鳃呼吸,比如鲸虽然终生生活在海洋中,但是它却用肺呼吸.<br />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在动物分类中,鲸所属的类别是&#xa0;&#xa0;&#xa0; .<br />(2)鲸与鱼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鲸用&#xa0;&#xa0;&#xa0;呼吸,心脏分&#xa0;&#xa0;&#xa0;腔,体腔内有&#xa0;&#xa0;&#xa0; , 体温&#xa0;&#xa0;&#xa0; , 胎生哺乳等几个方面.<br />(3)鲸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头部与躯干部直接相连,尾部为&#xa0;&#xa0;&#xa0;状,前肢呈&#xa0;&#xa0;&#xa0;状,后肢&#xa0;&#xa0;&#xa0; , 体表&#xa0;&#xa0;&#xa0;等.与鲸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还有&#xa0;&#xa0;&#xa0;等(举一种)</p></div></div>
<div><p>【答案】<br />(1))哺乳动物<br />(2)肺;四;膈;恒定<br />(3)鳍;鳍;退化;光滑无毛;海豹(或海象)<br />【解析】解:(1)、(2)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其中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而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3)鲸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头部与躯干部直接相连,尾部为鳍状,前肢呈鳍状,后肢退化,体表光滑无毛等.与鲸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还有海豹(或海象)等.<br />所以答案是:(1)哺乳动物 (2 )肺;四;膈;恒定(3 )鳍;鳍;退化;光滑无毛;海豹(或海象)<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