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生活在沙漠中,靠行走和奔跑来寻找食物的是( )<br />A.骆驼<br />B.家兔<br />C.鹿<br />D.金丝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因此骆驼长期生活在沙漠中,靠行走和奔跑来获取食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凡是空中飞行的动物都是鸟<br />B.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用鳍来游泳<br />C.每种动物都固定生活在同一环境中,运动方式单一<br />D.昆虫因为有翅扩大了生活范围</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凡是空中飞行的动物不一定是鸟,如飞行的昆虫靠翅的快速振动飞行;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用鳍来游泳也不对,如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变形虫没有鞭毛,依靠伪足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多为叶状伪足),这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结构,兼有摄食的作用.运动时先伸出伪足,然后整个细胞向前运动.每种动物都固定生活在同一环境中,运动方式单一也不对,如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用鳃呼吸.后肢发达,适于在陆地上跳跃,所以青蛙的运动方式有游泳和跳跃;草原上的马四肢发达,既可以行走,又可以在草原上快速奔跑,马的奔跑是同侧蹄同一个方向,也就是左侧两腿同时向后,与此同时右侧前后腿向前伸.海洋中的海龟,为了适应水中生活的环境,既可以在水中游泳,又可以在海滩上爬行.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比较迅速的改变自己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故只有昆虫因为有翅扩大了生活范围是正确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质中的成分有( )<br />A.水分和无机盐<br />B.水分和有机物<br />C.有机物和无机盐<br />D.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上,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煅烧有剩余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使骨表现为一定的硬度;放在盐酸中脱钙,说明含有有机物,使骨表现为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各年龄段的成分如下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6fc83097/SYS201707191843337628719477_DA/SYS201707191843337628719477_DA.001.png" width="473"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骨骼分成( )<br />A.中轴骨和椎骨<br />B.中轴骨和胸骨<br />C.附肢骨和股骨<br />D.中轴骨和附肢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的骨骼分成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和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两大部分,椎骨组成成为躯干的中轴,相邻的椎骨之间有椎间盘,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去除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样缓冲作用,并允许脊柱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可以减缓运动对脑的震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叙述中不符合骨骼肌特点的是( )<br />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同一骨的两端<br />B.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相邻的骨上<br />C.每块骨骼肌肯定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节<br />D.任何一块肌肉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据上分析,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说法是不正确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是动物行为的是( )<br />A.野鸭食鱼<br />B.野鸭无齿<br />C.野鸭产卵<br />D.野鸭南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野鸭食鱼属于觅食行为;野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野鸭南飞属于迁徙行为.而野鸭无齿是形态结构上的特点,不属于行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需要了解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昼夜节律行为的是( )<br />A.青蛙冬季藏在洞中<br />B.猫头鹰夜晚出来捕食<br />C.星鸟把榛子堆起来<br />D.秋后大雁结队南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青蛙冬季藏在洞中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的季节节律行为,A不正确;<br />B、猫头鹰夜晚出来捕食,是随着昼夜变化形成的昼夜节律行为,B正确;<br />C、星鸟把榛子堆起来属于贮食行为,不是节律行为,C不正确;<br />D、秋后大雁结队南飞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的季节节律行为,D不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行为的类型,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具有节律行为,是由于( )的作用.<br />A.动物的生活环境<br />B.动物的习性<br />C.动物的生活经验<br />D.生物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这是长期适应自然界的结果.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对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行为,起调节作用.因此动物具有节律行为,是由于生物钟的作用.<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动物行为的类型,需要了解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br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br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br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br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br />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故不符合题意;<br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由于该生物在我国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故不符合题意;<br />C、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如做衣服用棉花、荀麻、蚕丝等,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物如面粉是用小麦加工的,肉类来源于动物等.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故不符合题意;<br />D、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还要掌握迁地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购买灌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原因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br />A.细菌会通过罐体进入罐内<br />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杀死<br />C.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br />D.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可能改变其性质,所以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营养成分和保质期.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助于判断购买的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因为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芽孢会重新形成新的细菌,细菌再大量繁殖,使得食品腐败变质.<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乌贼遇到敌害时,从墨囊中喷出墨汁,这是动物的攻击行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br />乌贼遇到敌害时,从墨囊中喷出墨汁,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中,其中的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8/6fc83097/SYS201707191843351403418151_ST/SYS201707191843351403418151_ST.001.png" width="166"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填出关节的各部分名称:<br />    ,     ,     ,     .<br />(2)其中,内有少量    , 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此外,关节囊里面和外面还有    , 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br />(2)滑液;韧带<br />【解析】解:(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的模式图可知: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面.<br />(2.)其中,内有少量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此外,关节囊里面和外面还有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