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下学期生物5月月考试卷45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软体动物所有部分都柔软<br />B.身体柔软,外有贝壳保护<br />C.河蚌、田螺是软体动物<br />D.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故A符合题意;</p><p>B、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故B不符合题意.</p><p>C、河蚌、田螺是软体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p><p>D、软体动物除少数种类生活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外,其它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面有很滑的黏液,鱼表面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br />A.减小运动的阻力<br />B.预防人类捕捉<br />C.保护体表湿润<br />D.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水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着鳞片,能分泌黏液,所以我们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黏液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鱼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br />A.体表被毛<br />B.用肺呼吸<br />C.胎生<br />D.哺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一般都具有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等特征。除哺乳动物之外,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的成体也用肺呼吸,因此,用肺呼吸不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的现象说明大雁具有( )<br />A.觅食行为<br />B.防御行为<br />C.迁徙行为<br />D.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孔雀东南飞不属于觅食行为,A不符合题意;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B不符合题意;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孔雀东南飞属于迁徙行为,C符合题意;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理解,了解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br />A.细胞壁<br />B.细胞膜        <br />C.细胞质<br />D.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大肠杆菌是属于细菌,细菌区别于动植物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细胞和细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br />A.干燥的皮鞋<br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br />C.潮湿的粮食堆<br />D.潮湿的沙土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干燥的皮鞋上缺乏水分,故霉菌不容易生长,A不符合题意;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缺乏充足的空气,故霉菌不容易生长,B不符合题意;潮湿的粮食堆上既有水分和空气又有营养物质,故霉菌最容易生长,C符合题意;潮湿的沙土地缺乏营养物质,故霉菌不易繁殖,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真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生产者和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类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植物,因此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了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腊肉、腊鱼能存放较长时间,是因为( )<br />A.腊肉、腊鱼营养被破坏<br />B.腊肉、腊鱼体内会有较多的盐,不利于细菌存活<br />C.腊肉、腊鱼内的细菌繁殖速度慢<br />D.腊肉、腊鱼上的细菌体内水分被浓盐水夺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腊肉、腊鱼能存放较长时间,其原理是用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还要掌握食品安全(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生物<br />B.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br />C.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艾滋病传染源的人都是属于艾滋病的易感人群<br />D.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毒品和不安全性行为传播,蚊虫叮咬也可传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其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艾滋病传染源的人都是属于艾滋病的易感人群,目前预防艾滋病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大多生活在( )<br />A.水中<br />B.水边的潮湿带<br />C.寒冷的冰雪中<br />D.海洋中</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两栖动物大多生活在水边的潮湿带。</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两栖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br />A.基因<br />B.蛋白质<br />C.DNA<br />D.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都没有酒窝,基因型皆为aa,他们子女此性状的基因型是( )<br />A.AA<br />B.aa<br />C.Aa<br />D.都有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一对夫妇都没有酒窝,基因型皆为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d61a725d/SYS201802231929514250503615_DA/SYS201802231929514250503615_DA.001.png" width="176" height="146" alt="菁优网"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子女此性状的基因型是aa.</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山区有一“傻子村”,村里的傻子特别多,而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就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br />A.生活水平低<br />B.多是近亲结婚引起的<br />C.教育水平落后<br />D.该地区水土不养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以前我国某些偏僻的农村近亲结婚现象较普遍,后代患有先天愚型遗传病的多,甚至形成“傻子村” 。</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性别决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r />A.DNA<br />B.性染色体<br />C.基因<br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太空育种不同,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br />A.袁隆平教授选育杂交水稻<br />B.用射线处理植物种子<br />C.经长期选育得到的蛋鸡<br />D.在长期遮光条件下形成的蒜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杂交水稻的选育过程中,子代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用射线处理植物种子,种子内部的染色体发生了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经过长期选育得到的蛋鸡,是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在长期遮光条件下形成的蒜黄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变异,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是( )<br />A.HIV<br />B.结核病毒<br />C.大肠杆菌<br />D.结核杆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因此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r />A.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br />B.皮肤的分泌物杀灭部分病原体<br />C.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消化<br />D.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主要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出,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皮肤的分泌物杀灭部分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长有短<br />B.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的病原体<br />C.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br />D.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若再有该病原体入侵,抗体还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因此抗体不能够破坏和排斥所有的病原体。</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为烧伤病人植入别人的皮肤,植入的皮肤属于抗原<br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r />C.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就是传染源<br />D.变异都是有利的,经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移植的别人的皮肤相当于抗原,A符合题意;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B不符合题意;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化石证据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处方药简称为OTC<br />B.为预防感冒,要经常服用抗生素<br />C.非处方药在服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br />D.为缩短治疗时间,可以自行增加用药剂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A不符合题意;</p><p>B、要合理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滥用抗生素,B不符合题意;</p><p>C、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C符合题意;</p><p>D、根据病情需要,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是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不能自行增加用药剂量,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不适当的是( )<br />A.一醉解千愁<br />B.一个人到无人处大哭一场<br />C.到户外打球<br />D.用枕头作泄愤对象,拼命摔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决不能借酒消愁,青少年饮酒不利身体健康。</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材料二分析:下列有关注射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①疫苗属于抗体<br />②疫苗属于抗原<br />③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br />④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A.②④<br />B.①③<br />C.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从预防措施上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   。</p></div></div>
<div><p>【答案】脊椎动物<br />【解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p>所以答案是:脊椎动物</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特征,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    , 用   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    , 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水中;鳃;陆地;肺;皮肤<br />【解析】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p><p>所以答案是:水中;鳃;陆地;肺;皮肤</p><p>【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   、   、    三个方面。</p></div></div>
<div><p>【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r />【解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所以答案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考点精析】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图解,请认真读图完成下列填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d61a725d/SYS201802231929521924813786_ST/SYS201802231929521924813786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4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br />(2)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br />(1)爬行类(爬行动物),裸子植物,扁形动物,哺乳类(哺乳动物),藻类植物<br />(2)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br />【解析】(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由图可知,①是爬行类;②是裸子植物、③是扁形动物、④是哺乳类、⑤是藻类植物。(2)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p>所以答案是:(1)爬行类(爬行动物);裸子植物;扁形动物;哺乳类(哺乳动物);藻类植物(2)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曲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d61a725d/SYS201802231929525427170909_ST/SYS201802231929525427170909_ST.001.png" width="353"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进入瓶内。<br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br />A.瓶子<br />B.细菌<br />C.肉汤<br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    。<br />(4)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p></div></div>
<div><p>【答案】<br />(1)A</p><p>细菌</p><p><br />(2)B<br />(3)A瓶沸腾,B瓶不做处理<br />(4)是<br />【解析】(1)甲图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2)甲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乙图中A瓶空气能进入瓶中而细菌会落在弯曲部位,不能进入;B瓶将瓶颈打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落入肉汤,因此它们的控制变量也是细菌的有无;(3)科学实验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p><p>所以答案是:(1)A;细菌(2)B(3)A瓶沸腾,B瓶不做处理(4)是</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结合材料三分析: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p></div></div>
<div><p>【答案】蛹<br />【解析】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p><p>所以答案是:蛹</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材料四分析: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每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   型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A型血。</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材料五分析:你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吗?关于安全用药,请你试着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方面,任选一点谈一谈你的认识   。</p></div></div>
<div><p>【答案】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br />【解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p><p>所以答案是: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安全用药,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冬携雪花已渐行渐远,春风又吹绿了松花江畔,夏姑娘盈盈地笑着来了,大地柳绿花红,草长莺飞,一片生机盎然.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会有一些社会现象引起了你们的关注.请同学们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并回答:<br />材料一:自去年5月以来,寨卡疫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大肆流行,已有18个国家报告了感染病例.疫情最严重的巴西,感染者多达150万人,目前,寨卡疫情已遍及美洲多个国家,专家认为寨卡病毒与数千例新生儿小头症有关联.世界卫生组织已于今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br />材料二: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毒疫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悍然大波.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舆情发酵速度极快,在曝光当日就被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重要新闻媒体报道,多家地方媒体发布评论文章.“问题疫苗”事件在舆论场中引发较大的恐慌情绪.<br />材料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br />材料四:据报道:全国各地频现“血荒”.我国《献血法》中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br />材料五:健康问题,人人关心.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而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卫生保健,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将生物学知识和一份爱心传播开来.<br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特点是( )<br />A.无细胞结构<br />B.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分裂生殖<br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下列有关注射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①疫苗属于抗体<br />②疫苗属于抗原<br />③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br />④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A.②④<br />B.①③<br />C.①④<br />(3)结合材料三分析: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br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每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   型血.<br />(5)结合材料五分析:你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吗?关于安全用药,请你试着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方面,任选一点谈一谈你的认识</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A<br />(3)蛹<br />(4)A<br />(5)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p><p><br />【解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个体极其微小。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个体极其微小。(2)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从预防措施上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4)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A型血。(5)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p><p>所以答案是:(1)A(2)A(3)A(4)蛹(5)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p><p>【考点精析】利用病毒和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