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区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是( )<br />A.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r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r />C.能生长和繁殖<br />D.能进行运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的特征,而能运动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植物属于生物,但是不能运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br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br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r />C.生物能影响环境<br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大树蒸腾作用旺盛,使气温降低,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br />A.阳光<br />B.温度<br />C.气体<br />D.盐度</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同种生物之间( )<br />A.有互助、有斗争<br />B.无互助、无斗争<br />C.只互助不斗争<br />D.只斗争不互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如蜜蜂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种内互助,新老蜂王之间的攻击行为属于种内斗争。因此同种生物之间有互助、有斗争。</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br />A.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br />B.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br />C.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br />D.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如橘子主要分布在南方;生物影响环境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br />A.沙漠<br />B.水中<br />C.陆地<br />D.空中</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野鸭趾间有蹼,增大了划水的面积,适于水中划水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br />A.—个池塘<br />B.—块草地<br />C.生物圈<br />D.森林里所有的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一个小池塘,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正确,不符合题意;</p><p>B、一块草地,即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正确,不符合题意;</p><p>C、生物圈,包括了地球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森林里的所有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部分,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概述,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 )<br />A.水藻和细菌<br />B.腐生的细菌和真菌<br />C.鱼和蛇<br />D.地衣和大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br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r />B.缺少生产者<br />C.没有消费者<br />D.分解者很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br />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br />C.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br />D.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p><p>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因此,选项C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00968453331_ST/SYS201802232226500968453331_ST.001.png" width="466"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r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br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br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裸地没有植物、草地有矮小的植物、灌木丛植物相对高大且茂密,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三个地域植物的湿度不同,其他因素基本相同,如温度、光照等,这样测湿度若存在差异,灌木丛的湿度>草地的湿度>裸地的湿度;测量时每次都多记录几组数据,而且求平均值,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03198553484_ST/SYS201802232226503198553484_ST.001.jpeg" width="429"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两眼都要睁开,小华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调节视野亮度要用到的部件是( )<br />A.转换器和遮光器<br />B.反光镜和遮光器<br />C.通光孔和反光镜<br />D.通光孔和遮光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反光镜有两个面,分别称为平面镜和凹面镜,根据光线的强弱选用,遮光器上的小孔称为光圈,能够控制进入镜筒的光量。因此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视野亮度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两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10×和10×,另一组是1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r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br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br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前一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小(100倍),后一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大(250倍),因此后者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当由低倍物镜转化为高倍物镜时,视野变暗。</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br />A.水和无机盐<br />B.有机物<br />C.维生素<br />D.适宜的温度</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13401747776_ST/SYS201802232226513401747776_ST.001.jpeg" width="358"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植物细胞能够吸水和失水是因为细胞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根据扩散原理,水分会从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扩散,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那么Y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到Z细胞液内。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Y细胞液内.Z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Z细胞液内。</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白萝卜裸露在地上的部分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r />A.叶绿素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br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br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br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这种现象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br />A.土壤中的无机盐<br />B.土壤中的有机物<br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br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萝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水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而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水。</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br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br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br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br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绿色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其中,能作为甲的对照装置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31842430725_ST/SYS201802232226531842430725_ST.001.png" width="38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乙<br />B.丙<br />C.乙和丙都可以<br />D.乙和丙都不可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乙与丙的变量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光合作用的实质,需要了解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r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r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br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br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p><p>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38463367895_DA/SYS201802232226538463367895_DA.001.png" width="55"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p><p>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光合作用的实质,需要了解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以通过大量浇水来显著提高产量。(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增强,作物产量明显增多。干旱土壤中缺水,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水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制造的有机物减少,可能造成作物农作物减产。但是大量浇水不能提高产量,容易使作物缺氧。</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季在大棚里进行蔬菜生产,可以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阳光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动力,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提高产量,到了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常把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使之通风。通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氧气的含量。(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塑料膜类似于温室作用,短波辐射可以进去,长波辐射出不来。通风目的是防止气温过高。给大棚通风的直接作用是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利于增产。</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利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1是根尖的成熟区,上面有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判断对错)<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39837995047_ST/SYS201802232226539837995047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根的生长(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1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判断对错)<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42308449352_ST/SYS201802232226542308449352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当成熟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反之则根细胞(失水 )。所以施肥过多会导致(“萎蔫”或答“烧苗” )现象。</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土壤溶液中的水和无机盐被吸收进植物体内后,是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它器官中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水在植物体内是有低处到高处流,其动力是蒸腾作用.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部的吸收面积,故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是有根毛吸收进入根内;植物体内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故水分是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的;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少部分用于植物体进行各种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防止根尖散失水分。(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植物带土移栽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后,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去掉叶片上遮光纸片,在如图②中,把叶片放入盛有浓盐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判断对错)<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45049627990_ST/SYS201802232226545049627990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后,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去掉叶片上遮光制片。图②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色,见光部分不变蓝色。(判断对错)<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64897185349_ST/SYS201802232226564897185349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淀粉。</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的不同,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表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遮光部分变蓝色,表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   内,所有   与   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区域;生物;非生物环境<br />【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二者形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如:一片麦田就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叫生物圈,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所以答案是:区域;生物;非生物环境<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   、   、   、   。</p></div></div>
<div><p>【答案】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br />【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所以答案是: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这些因素包括阳光、   、   、   、   等非生物因素,以及每个生物都与它所处的环境中的生物因素。</p></div></div>
<div><p>【答案】空气;水;土壤;温度<br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br />所以答案是:空气;水;土壤;温度</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   方面,还表现在   等各个方面。</p></div></div>
<div><p>【答案】形态结构;生理行为<br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自然选择的规律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是进化生物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叫自然选择。因此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鸟类的迁徙.猪笼草形似鲜花,能诱捕采蜜的小虫,猪笼草这种与其他生物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br />所以答案是:形态结构;生理行为<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   、   、   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氮(N);磷(P );钾(K)<br />【解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br />所以答案是:氮;磷;钾</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在   中把   和   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在这个过程里还放出   。</p></div></div>
<div><p>【答案】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氧气<br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br />所以答案是: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氧气<br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75288956716_ST/SYS201802232226575288956716_ST.001.jpeg" width="216"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br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    的关系。<br />(3)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动物<br />(2)吃与被吃(捕食)<br />(3)有机物<br />【解析】(1)图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其营养方式是异养。<br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进而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br />(3)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br />所以答案是:(1)植物;动物;(2)吃与被吃(捕食);(3)有机物<br /><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589651304058_ST/SYS201802232226589651304058_ST.001.png" width="438"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分析回答:<br />(1)该研究小组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   和   两个变量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br />(2)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 比较这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r />(3)根据   组和   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分,光照<br />(2)水,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r />(3)甲,丙<br />【解析】(1)由表分析可知温度同在23℃下,这一条件为不变量,变量为水分和光照,所以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br />(2)实验甲为对照组,实验乙、丙为实验组。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为水分,以得出的结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br />(3)实验甲和丙对照,变量为光照,以得出的结论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因为在潮湿和23℃下,有光无光种子都能萌发。<br />所以答案是:(1)水分;光照;(2)水;种子萌发需要水分;(3)甲;丙<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