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br />A.生命现象<br />B.生命活动的规律<br />C.一切物体的活动规律<br />D.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br />A.珊瑚<br />B.枯死的树干<br />C.珍珠<br />D.蘑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珊瑚、枯死的树干、珍珠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是真菌.</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br />A.生物都能运动<br />B.生物都需要营养<br />C.生物都具有生长发育的现象<br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符合题意;<br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物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br />C、生物都具有生长发育的现象,属于生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br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属于生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 )<br />A.反光镜、遮光器<br />B.目镜、物镜<br />C.转换器、反光镜<br />D.目镜、遮光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br />A.阳光<br />B.害虫<br />C.湿度<br />D.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害虫.</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br />A.水稻与稗草<br />B.蜣螂与牛粪<br />C.狐狸与野兔<br />D.跳蚤与小狗</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水稻与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蜣螂分解牛粪中的有机物获取能量,因此“蜣螂与牛粪”属于分解关系;狐狸吃野兔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狐狸与野兔”属于捕食关系;跳蚤生活在小狗身上,吸收小狗内的血液,因此“跳蚤与小狗”属于寄生关系.</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br />A.蝌蚪<br />B.细菌<br />C.桂花树<br />D.真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只有桂花树属于生产者;蝌蚪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各种下10粒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可知,这位同学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花盆</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线情况</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p></td></tr><tr><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阳处</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湿润</p></td></tr><tr><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阳处</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8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干燥</p></td></tr></table><p><br />A.水<br />B.空气<br />C.阳光<br />D.温度</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从表格中看出,甲与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其它条件都相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 )<br />A.捕食关系<br />B.合作关系<br />C.竞争关系<br />D.互利关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 )<br />A.环境改变生物<br />B.生物适应环境<br />C.生物影响环境<br />D.环境制约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原因的是( )<br />A.绿色植物的数量相对太多<br />B.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越来越低<br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br />D.由于环境日益恶化,很多物种逐渐死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生物种类关系失调,绿色植物的数量相对不是太多,而是绿色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其他生物的减少和失调,是失败的原因,A符合题意;<br />B、氧气减少.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会因为光合作用减弱使大气中氧气减少,是失败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br />C、二氧化碳减少.绿色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会因为光合作用减弱使二氧化碳会增多,C不符合题意;<br />D、由于环境恶化,很多物种逐渐死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br />A.所有生物<br />B.动物和植物<br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br />A.草原的羊群<br />B.一个湖泊<br />C.一片森林<br />D.一块草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草原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r />B、一个湖泊,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不符合题意;<br />C、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不符合题意;<br />D、一块草地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海洋、湿地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地球之肾”、“地球之肺”分别是( )<br />A.湿地、海洋<br />B.海洋、森林<br />C.湿地、森林<br />D.海洋、湿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br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br />B.呼伦贝尔草原<br />C.太湖<br />D.腾格尔沙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r />B、呼伦贝尔大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C、太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br />D、腾格里沙漠属于荒漠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海洋生态系统<br />C.生物圈<br />D.荒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br />A.水分<br />B.温度<br />C.阳光<br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养金鱼时,人们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 )<br />A.美化鱼的生活环境<br />B.提供能量<br />C.增加水中二氧化碳<br />D.增加水中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鱼缸里放置一些水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金鱼的呼吸利用,同时,金鱼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又成为了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这是利用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增加水内氧气.</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br />A.合理密植<br />B.增加光照强度<br />C.施适量的农家肥<br />D.以上都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施用农家肥,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r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r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r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r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br />A.根<br />B.茎<br />C.花<br />D.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组成根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因此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一种细胞器,不是器官,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观察法;实验法<br />【解析】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br />所以答案是:观察法;实验法.<br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380584145315_ST/SYS201802232226380584145315_ST.001.png" width="191"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①是    , ②是    , ④是    .<br />(2)反光镜是[   ],粗准焦螺旋是[   ].<br />(3)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br />(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放大图形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目镜,镜筒,物镜<br />(2)8,9<br />(3)低倍<br />(4)p<br />【解析】解:(1)据图可知:1是目镜;2是镜筒;3是转换器;4是物镜;5是遮光器;6是通光孔;7是压片夹;8是反光镜;9是粗准焦螺旋;10是细准焦螺旋;11是镜坐.<br />(2)反光镜是,粗准焦螺旋是.<br />(3)观察时应先选用低倍物镜.<br />(4)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放大图形是p.</p><p>所以答案是:(1)目镜;镜筒;物镜;(2)8;9;(3)低倍;(4)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99af3b28/SYS201802232226383245646877_ST/SYS201802232226383245646877_ST.001.png" width="470" height="2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在下列序号后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光合作用概念图补充完整<br />①   ②   ③   <br />(2)图中【④】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 它能使植物呈绿色。<br />(3)在实验中我们用   来检验是否含有淀粉。</p></div></div>
<div><p>【答案】<br />(1)二氧化碳,氧气,光<br />(2)叶绿体,叶绿素<br />(3)碘酒或碘液<br />【解析】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中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在光下,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意义:一是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同时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二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br />(2)由上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场所是细胞内的④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br />(3)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酒或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酒或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br />所以答案是:(1)二氧化碳;氧气;光;(2)叶绿体;叶绿素;(3)碘酒或碘液.<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