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4:28

山西省忻州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它进行气体交换依靠( )<br />A.湿润的体壁<br />B.刚毛<br />C.环带<br />D.体节</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环节动物,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br />A.有口有肛门<br />B.有口无肛门<br />C.身体分节<br />D.身体不分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 。</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 。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可见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在下列各项中它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的是( )<br />A.体表被毛<br />B.体温恒定<br />C.盲肠发达<br />D.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而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其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家兔的盲肠特别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br />A.豆科植物能将它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分解到土壤中<br />B.豆科植物能吸引更多的蚯蚓<br />C.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br />D.豆科植物能杀死土壤中的细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可见C符合题意 。</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是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br />A.鸟类和爬行类<br />B.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br />C.爬行类和哺乳类<br />D.鸟类和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以及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要加盖密闭,其目的是( )<br />A.防止细菌进入<br />B.防止空气进入<br />C.防止水分蒸发<br />D.没有任何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 。可见B正确,符合题意 。</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乳酸发酵(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br />A.生物平衡<br />B.生物稳定<br />C.生态平衡<br />D.生态稳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的数量增加草就减少,草的数量减少了兔子就被饿死,兔子因为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子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和动物的各种运动需要( )<br />A.运动系统<br />B.神经系统<br />C.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br />D.以上三项的密切配合</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母狼哺育狼孩<br />B.小狗做算术<br />C.黑猩猩使用简单的工具<br />D.蚯蚓走迷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母狼哺育狼孩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是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A符合题意;</p><p>B、小狗做算术是小狗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 。B不符合题意;</p><p>C、黑猩猩使用简单工具的行为是黑猩猩通过后天学习和经验获得的行为 。C不符合题意;</p><p>D、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蚯蚓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后天性行为 。D不符合题意 。</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br />A.草履虫<br />B.蜥蜴<br />C.蚂蚱<br />D.大猩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A草履虫、B蜥蜴、C蚂蚱和D大猩猩四种动物,大猩猩最高等,形态结构最复杂,学习行为最强.</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椋鸟经常取食枸杞的果实,这样会使枸杞( )<br />A.产量大幅降低<br />B.扩大分布范围<br />C.植株生长受到影响<br />D.无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两者之间似乎是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椋鸟吃下多肉的果实后,枸杞的种子不被椋鸟消化,随椋鸟的粪便被传播到各处,这样椋鸟帮助枸杞传播了种子,扩大分布范围,对枸杞的繁殖后代是有益的 。</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扩大分布范围;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br />A.达尔文<br />B.拉马克<br />C.巴斯德<br />D.珍妮·古多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不符合题意。<br />B.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不符合题意。<br />C.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符合题意。<br />D.珍妮•古多尔,英国动物学家.中学毕业后只身进入非洲丛林与野生黑猩猩为伍,在动物研究史上第一次揭开了野生黑猩猩行为的奥秘.珍妮•古多尔的发现被誉为西方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下看到某霉菌的直立茵丝顶端结构呈扫帚状,且每一分枝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这种霉菌是( )<br />A.青霉<br />B.酵母菌<br />C.曲霉<br />D.根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曲霉和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放射状的结构,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而青霉的孢子成扫帚状 。</p><p>故选:A</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保存中,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br />A.熏制腊肉<br />B.腌制咸鱼<br />C.袋装肉肠<br />D.晒干蘑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熏制腊肉、腌制咸鱼、晒干蘑菇都是渗出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真空包装法,真空包装的食品是利用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袋内,从而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进行分类的单位依据是 ( )<br />A.种、纲、属、目、科、门、界<br />B.种、属、科、目、纲、门、界<br />C.科、种、纲、属、目、门、界<br />D.种、纲、目、科、门、属、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分类的单位,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一直在动物园中饲养繁殖,2001年在某动物园生下两只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后果,这实质上说明了( )<br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遭到破坏<br />B.基因的多样性遭到破坏<br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遭到破坏<br />D.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因此基因的多样性不丰富,现存的华南虎可能是亲兄妹、表兄妹等,亲缘关系较近,华南虎选择的余地较少,只能是近亲繁殖,带有相同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说明基因的多样性遭到破坏有关。</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分别为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根据回答(方框内填图中标号):<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1f96cf28/SYS201802240341050595260859_ST/SYS201802240341050595260859_ST.001.png" width="515"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我们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组成的。<br />(2)小刚同学希望通过举哑铃来锻炼上臂肌肉,当他屈肘(如图一所示)将哑铃举向胸前时感到很吃力,说明他上臂力量不足的肌肉主要是&#xa0;&#xa0;&#xa0; , 此时这块肌肉处于&#xa0;&#xa0;&#xa0;(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br />(3)小刚在做屈肘动作时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图二关节示意图中,[&#xa0;&#xa0;&#xa0;]&#xa0;&#xa0;&#xa0;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有加固作用;[&#xa0;&#xa0;&#xa0;]&#xa0;&#xa0;&#xa0;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这样的结构,使得关节既牢固,又灵活。</p></div></div>
<div><p>【答案】<br />(1)骨,关节,肌肉<br />(2)肱二头肌,收缩<br />(3)②,关节囊,③,关节腔<br />【解析】(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等部分组成的 。<br />(2)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图中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将哑铃举向胸前时感到很吃力,说明他上臂力量不足的肌肉主要是肱二头肌,此时这块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br />(3)在做屈肘动作时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 。图二关节示意图中,[②]关节囊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有加固作用;[③]关节腔 。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这样的结构,使得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br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p><p>所以答案是: (1). 骨;关节;肌肉 (2)肱二头肌;收缩(3)②;关节囊;③;关节腔</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细菌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1f96cf28/SYS201802240341054576919391_ST/SYS201802240341054576919391_ST.001.png" width="292"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细菌的基因存在于&#xa0;&#xa0;&#xa0;(填序号)所指的结构中。与番茄叶表皮细胞相比,没有&#xa0;&#xa0;&#xa0; , 只有&#xa0;&#xa0;&#xa0;集中的区域。<br />(2)6是&#xa0;&#xa0;&#xa0; , 它使细菌能够&#xa0;&#xa0;&#xa0;。<br />(3)当ƒ细胞壁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xa0;&#xa0;&#xa0; , 以抵抗不良环境。<br />(4)序号[&#xa0;&#xa0;&#xa0;]&#xa0;&#xa0;&#xa0;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br />(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⑤,细胞核,DNA<br />(2)鞭毛,运动<br />(3)芽孢<br />(4)④,细胞膜<br />(5)分裂<br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①--DNA集中的区域,最外层③--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②--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⑤--细胞质,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④--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⑥--鞭毛起运动作用 。<br />(2)⑥鞭毛的作用是运动,故具有鞭毛的细菌会运动 。<br />(3)当图中③荚膜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形成休眠体--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 。<br />(4)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br />(5)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也叫裂殖 。</p><p>所以答案是:(2)⑤ ;细胞核;DNA(2)鞭毛; 运动(3) 芽孢 (4)④;细胞膜(5)分裂</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句,试从生物角度分析:<br />(1)诗句中的“落红”为落花,落花“化作春泥”离不开&#xa0;&#xa0;&#xa0;的作用。<br />(2)落花中的有机物化作春泥中的 &#xa0;&#xa0;&#xa0; 、&#xa0;&#xa0;&#xa0; 和 &#xa0;&#xa0;&#xa0;等。<br />(3)专家建议:环卫工人清扫的落叶,不要作为垃圾拉走,最好是堆积在树根附近,原因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菌、真菌<br />(2)二氧化碳,无机盐,水<br />(3)落叶可被细菌、真菌分解为无机盐,作为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br />【解析】(1)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_、真菌等会把动物 、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 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br />(2) 落花是植物的遗物被泥土中的腐生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br />(3 )落叶被腐生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改善土壤;</p><p>答案为:(1)细菌、真菌(2)二氧化碳;无机盐;水(3)落叶可被细菌、真菌分解为无机盐,作为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菌和真菌,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br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候鸟旅站”之称,现有候鸟23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丹顸鹤、白鹳、天鹅、白肩雕、金雕、秃鹫等41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64种。 这里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每年春秋两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成群结队来岛上歇息觅食,或就地繁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长岛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br />1984年以来,长岛自然保护区就开始进秆鸟类环志工作,为30多种鸟类、数万只个体戴<br />上了环志,促进了鸟类资源的调查和保护,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依据。<br />(1)长岛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xa0;&#xa0;&#xa0;行为。<br />(2)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xa0;&#xa0;&#xa0; , 前肢变成&#xa0;&#xa0;&#xa0;;胸部有发达的&#xa0;&#xa0;&#xa0; , 鸟的飞行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xa0;&#xa0;&#xa0;;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xa0;&#xa0;&#xa0;<br />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br />(3)长岛是候鸟繁殖的天堂,鸟在岩石上产卵的颜色与岩石颜色相似,因此避免了敌害的袭击,这说明&#xa0;&#xa0;&#xa0;。<br />(4)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获悉,经长岛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先天性<br />(2)流线型,翼,胸肌,很大,气囊<br />(3)生物的形态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br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r />【解析】(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分,我们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 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迁徙是鸟类生来就有的一种先天性行为。(2)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其特点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鸟的食量大,心脏四腔,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br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 适应性特征。例如,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鸟在岩石上产卵的颜色与岩石的颜色相似,避免了敌害的袭击,这也 说明生物的形态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br />(4)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进行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所以答案是:(1)先天性;(2)流线型;翼;胸肌;很大;气囊;(3)生物的形态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以及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理解,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忻州市第六中学八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