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br />A.河蚌、蚯蚓、蜗牛<br />B.田螺、河蚌、乌贼<br />C.乌贼、水螅、蛔虫<br />D.河蚌、蚯蚓、田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蜗牛和河蚌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A不符合题意;</p><p>B、田螺、河蚌、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B符合题意;</p><p>C、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水螅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蛔虫结构简单,属于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p><p>D、田螺、河蚌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的是( )<br />A.中华鲟<br />B.海蜇<br />C.龟<br />D.梭子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腔肠动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它们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所以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腔肠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雨中或雨后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其主要原因是( )<br />A.寻找食物<br />B.躲避地下的低温<br />C.呼吸空气<br />D.异体受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因此雨中或雨后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呼吸空气.</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环节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兔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 )<br />A.撕裂食物<br />B.切断和撕裂食物<br />C.切断植物纤维<br />D.磨碎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消化系统的特点是( )<br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br />B.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r />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br />D.食量小,消化能力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家鸽的飞行需要很多的能量,而能量的来源是食物,所以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鱼主要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br />B.蚯蚓的运动器官是腹部的刚毛<br />C.蝗虫靠长在胸部的三对足和长在腹部的两对翅运动<br />D.鸟的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鱼类生活在水中,主要靠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与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A不符合题意;</p><p>B、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B不符合题意;</p><p>C、蝗虫的运动器官发达,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翅长在胸部.C不符合题意;</p><p>D、鸟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以及对节肢动物的理解,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br />B.老鼠打洞<br />C.小狗做算术<br />D.蚯蚓走迷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马戏团的狮子表演节目、小狗作算术、蚯蚓走迷宫、惊弓之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老鼠打洞,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br />A.杜鹃将卵产在画眉的窝中<br />B.火蚁群形成”蚁团筏子”过河<br />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br />D.宠物狗见到主人摇尾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火蚁群形成“蚁团筏子”过河属于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利用动物行为的类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少量细菌和真菌放到培养基的过程叫做( )<br />A.制作培养基<br />B.接种<br />C.培养<br />D.观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放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接种的目的有多种,如:扩大培养、筛选菌种、选育等.不过其他的目的一般都建立在扩大培养的基础上.如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螺旋接种法等.因此,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需要了解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br />A.为细菌、真菌的生活提供较高的温度<br />B.将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杀灭<br />C.杀灭已经接种的细菌或真菌<br />D.为细菌或真菌的生活提供丰富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常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琼脂是制作培养基的常用凝固材料;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br />A.列文·虎克<br />B.孟德尔<br />C.米勒<br />D.巴斯德</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br />A.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br />B.都是单细胞的个体<br />C.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br />D.主要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A符合题意;</p><p>B、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的个体,多数是多细胞组成的个体,有的个体较大;B不符合题意;</p><p>C、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的特征,不属于真菌特征,C不符合题意;</p><p>D、分裂方式繁殖后代是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真菌特征,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掌握真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顶端青绿色的结构是( )<br />A.叶<br />B.菌丝<br />C.种子<br />D.孢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孢子囊,上面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的颜色为青绿色.</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真菌,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最适于霉菌生长的环境是( )<br />A.干燥的衣物<br />B.煮沸且密封的牛肉汁<br />C.潮湿的粮食堆<br />D.煮沸的开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干燥的衣物,缺少水分;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高温把霉菌杀死了,缺少氧气;煮沸的开水,温度高,缺少有机物,因此选项A、B、D不适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潮湿的粮食堆,含有一定的水分、有机物、温度适宜因此适于霉菌的生长繁殖.</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依次是( )<br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br />B.灭菌、接种、密封、发酵<br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br />D.密封、灭菌、接种、发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然后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进行发酵的微生物,然后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以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因此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做面包和蒸馒头都需要的菌类是( )<br />A.青霉<br />B.曲霉<br />C.乳酸菌<br />D.酵母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A不符合题意.</p><p>B、制酱油要用到曲霉,B不符合题意.</p><p>C、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C不符合题意.</p><p>D、蒸馒头、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作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他们与人类的关系是( )<br />A.寄生<br />B.腐生<br />C.共存<br />D.共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和维生素K,供人体利用;人体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生活场所和营养物质.因此,他们与人类的关系是共生.</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r />A.利用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br />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br />C.利用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r />D.以上都有正确</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利用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杆菌生产胰岛素,细菌常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菌体内,能使之生产胰岛素,“大肠杆菌品生胰岛素”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可以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噬菌体是寄生在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br />A.植物<br />B.动物<br />C.细菌<br />D.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 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 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br />A.界<br />B.纲<br />C.门<br />D.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越大,所属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等级越小,所属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选项中的界、科、纲、种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因此,所含生物亲缘关系最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内容不能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是( )<br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B.染色体的多样性<br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p><p>所以答案是:C</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br />A.森林面积减少<br />B.环境污染<br />C.生物进化<br />D.生物入侵</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而生物进化是必然趋势,生物越进化,越适应环境,越利于生存.可见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br />A.迁地保护<br />B.保护基因<br />C.建立自然保护区<br />D.保护濒危物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就地保护,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9bff57b/SYS201802240340280798600897_ST/SYS201802240340280798600897_ST.001.png" width="434"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一]   [二]    和[三]   三个部分。<br />(2)蝗虫共有   对足,   对翅,翅和足都着生在蝗虫的   部。</p></div></div>
<div><p>【答案】<br />(1)头部,胸部,腹部<br />(2)三,两,胸<br />【解析】(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中一为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二为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三为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2)蝗虫共有三对足和两对翅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p><p>所以答案是:(1)头部;胸部;腹部.(2)三;两;胸;</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9bff57b/SYS201802240340282935701050_ST/SYS201802240340282935701050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细菌结构中,①和⑤的作用分别是   。<br />(2)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的细菌不含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作    , 在生态系统中属    。<br />(3)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比,细菌具有   结构;与青霉菌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br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当[②]    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 以抵抗不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r />(1)保护和运动<br />(2)有机物,分解者<br />(3)细胞,细胞核<br />(4)分裂,细胞壁,芽孢<br />【解析】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①荚膜、②细胞壁、③DNA、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鞭毛。<br />(1)细菌的荚膜具有保护作用,依靠鞭毛的摆动使细菌能够运动。<br />(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r />(3)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而细菌具有细胞结构,青霉菌是真菌,细胞核由遗传物质(DNA)和核膜构成,细菌没有核膜,只有DNA,所以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③DNA。<br />(4)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靠分裂繁殖,当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时,其细胞壁会增厚形成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br />所以答案是:(1)保护和运动;(2)有机物;分解者;(3)细胞;细胞核;(4)分裂;细胞壁;芽孢</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9bff57b/SYS201802240340285944556764_ST/SYS201802240340285944556764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中。<br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br />A.瓶子的大小<br />B.细菌的有无<br />(3)乙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    。<br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br />A.巴氏消毒法<br />B.腌制法<br />C.脱水法</p></div></div>
<div><p>【答案】<br />(1)A,细菌<br />(2)B<br />(3)高温灭菌或煮沸<br />(4)A<br />【解析】(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所以肉汤仍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因此.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空气中细菌进入瓶内.(2)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的有无.故选B.(3)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所以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高温灭菌.(4)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以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p><p>所以答案是: (1). A (2). 细菌 (3). B (4). 高温灭菌或煮沸 (5). 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面对应的原理填写到食品保存的方法后面<br />①真空包装法(加袋装肉肠)     A、低温抑菌<br />②脱水法(如干木耳)     B、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br />③冷冻法     C、除去水分,防止细菌、真菌生长<br />④巴氏消毒法     D、化学物质杀菌<br />⑤防腐剂法     E、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br />⑥_罐藏法     F、高温灭菌</p></div></div>
<div><p>【答案】B;C;A;F;D;E<br />【解析】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如袋装香肠采用的是真空包装法,其原理是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干蘑菇采用的是脱水法,其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肉类罐头采用的是罐藏法,原理是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盒装牛奶采用的是巴氏消毒法,原理是高温灭菌;散装熟食采用的是冷冻法,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p>所以答案是: (1). B (2). C (3). A (4). F (5). D (6). E</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