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3:41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人们在海边浅水区玩耍时,要注意海蜇这类腔肠动物的威胁,因为它的体表有( )<br />A.刺细胞<br />B.角质层<br />C.外骨骼<br />D.体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腔肠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成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p><p>B、海蜇这类腔肠动物体表没有角质层,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B不符合题意。</p><p>C、身体由很多形态不同的体节构成,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是节肢动物的特征,不是海蜇这类腔肠动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p><p>D、体毛是人身体上毛发的统称,由角蛋白质鳞屑层层堆栈所组成。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昆虫的( )<br />A.角质<br />B.外骨骼<br />C.皮肤<br />D.外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蝉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蝉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变成成虫,所以才有“金蝉脱壳”的说法.</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鲸之所以不属于鱼类,是因为鲸( )<br />A.四肢退化<br />B.体型巨大<br />C.胎生、哺乳<br />D.身体呈流线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鲸体形似鱼,仅吻部具有少数毛,无汗腺和 皮脂腺。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有水平尾鳍,肺左右各一叶,水中 哺乳。因此鲸在生长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鲸目是完全水栖的哺乳动物,</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扬子鳄的形态和习性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br />A.全身覆盖角质的鳞片<br />B.卵生<br />C.体温恒定<br />D.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鳄鱼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可见C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爬行动物,需要了解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是传统农历鸡年,下面哪个特征不是鸡这种动物具有的( )<br />A.&#xa0; 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覆盖羽毛<br />B.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br />C.直肠很短、排便快<br />D.卵生,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鸟类的身体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p><p>B、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故B错误,符合题意。</p><p>C、直肠很短、排便快,能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鸟类用肺呼吸,卵生,还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特征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 )<br />A.体表被毛<br />B.胎生哺乳<br />C.体温恒定<br />D.牙齿分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体温恒定不属于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除了哺乳动物外,鸟类的体温也是恒定的.</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要完成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这一动作,正确的顺序是( )<br />①骨骼肌收缩 <br />②骨绕着关节活动 <br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br />A.②①③<br />B.③①②<br />C.①②③<br />D.②③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农场主养了一只黑猩猩,它居然会开拖拉机耕地。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 )<br />A.学习行为<br />B.先天性行为<br />C.防御行为<br />D.捕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一位农场主养了一只黑猩猩.这只黑猩猩居然会开拖拉机耕地.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飞蛾的这种行为属于( )<br />A.学习行为<br />B.先天性行为<br />C.不怕死的行为<br />D.寻求光明</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飞蛾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br />A.维持生态平衡<br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C.用于观赏<br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p>B、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用于观赏,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p>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以及对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理解,了解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个细菌芽孢萌发后,可以形成( )<br />A.一个细菌<br />B.两个细菌<br />C.四个细菌<br />D.多个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低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等都有很强的抵抗性.芽孢又轻又小,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新细菌.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用来生殖的结构而是一个休眠体.</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br />A.巴斯德<br />B.列文•虎克<br />C.&#xa0;李时珍<br />D.伊万诺夫斯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A符合题意.</p><p>B、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了显微镜,B不符合题意.</p><p>C、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C不符合题意.</p><p>D、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走进潮湿的地下室,往往闻到一股霉味,这是因为( )<br />A.霉菌大量繁殖,菌丝发出的气味<br />B.霉菌的孢子四处飘散,进入鼻腔<br />C.霉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烂的气味<br />D.地下室过潮,是水蒸气的味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走进潮湿的地下室往往闻到一股霉味,这霉味形成的原因是一些霉菌所致.青霉和曲霉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青霉和曲霉都是多细胞的,由很多菌丝组成;它们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靠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霉菌大量繁殖孢子到处散落,所以霉味来源于孢子,孢子进入鼻腔所致.</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平菇一般用棉籽壳栽培,由此可以推知在平菇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br />A.叶绿体<br />B.细胞核<br />C.细胞质<br />D.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根据题意,平菇一般用富含有机物的棉子壳栽培,故是利用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故细胞内没有叶绿体.</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利用真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们在做面包时,用来发面的菌种是( )<br />A.曲霉<br />B.酵母菌<br />C.乳酸菌<br />D.真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做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酱要用到曲霉.</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r />B.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r />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br />D.属于植物病毒,宿主为烟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属于寄生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靠自我复制的形式使数量增加.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肝炎病毒主要寄生在人体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宿主是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病毒,需要了解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分类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br />A.界、纲、科、门、属、目、种<br />B.界、门、纲、目、科、属、种<br />C.种、科、属、纲、门、目、界<br />D.种、属、科、目、纲、门、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不能与其他三种划分为同一类群的是( )<br />A.狗<br />B.鸟<br />C.虾<br />D.青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狗、鸟和青蛙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虾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C不同类,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br />A.纲<br />B.目<br />C.科<br />D.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xa0;&#xa0;&#xa0;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和繁衍。所有动物可以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椎骨组成的&#xa0;&#xa0;&#xa0; , 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分别是&#xa0;&#xa0;&#xa0;动物和&#xa0;&#xa0;&#xa0;动物。</p></div></div>
<div><p>【答案】光合;脊柱;无脊椎;脊椎<br />【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来维持生存和繁衍.所有动物可以根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鱼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p>所以答案是:光合;脊柱;无脊椎;脊椎.</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分类的依据与方法,需要了解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分类单位是&#xa0;&#xa0;&#xa0; ,最小的分类单位是 &#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界;种<br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p><p>所以答案是:界 种</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xa0;&#xa0;&#xa0;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相对稳定<br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p>所以答案是:相对稳定</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xa0;&#xa0;&#xa0; 的多样性。(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基因<br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r />所以答案是:基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伸肘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9bff57b/SYS201802240340187800590228_ST/SYS201802240340187800590228_ST.001.png" width="421"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甲图中3是一块骨骼肌,它是由1&#xa0;&#xa0;&#xa0;和2 &#xa0;&#xa0;&#xa0;组成的。<br />(2)乙图表示曲肘动作。完成该动作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xa0;&#xa0;&#xa0;(请用序号回答),主要舒张的肌肉是&#xa0;&#xa0;&#xa0;。(请用序号回答)<br />(3)该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中&#xa0;&#xa0;&#xa0;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div></div>
<div><p>【答案】<br />(1)肌腹,肌腱<br />(2)4,5<br />(3)线粒体<br />【解析】(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1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2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r />(2)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4肱二头肌收缩,5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5肱三头肌收缩,4肱二头肌舒张.<br />(3)所有活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都要消耗能量,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p><p>所以答案是:(1)肌腹;肌腱;(2)4;5;(3)线粒体</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9bff57b/SYS201802240340190159367458_ST/SYS201802240340190159367458_ST.001.png" width="426"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靠能够分泌粘液而湿润的&#xa0;&#xa0;&#xa0;完成。<br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xa0;&#xa0;&#xa0; ,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xa0;&#xa0;&#xa0;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br />(3)家鸽的呼吸器官是图中[&#xa0;&#xa0;&#xa0;]&#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体壁<br />(2)鳃,鳃丝<br />(3)①,肺<br />【解析】(1)蚯蚓是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依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因此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br />(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特点是每一片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进行气体交换。<br />(3)图中1是肺,2是气囊,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胸肌发达,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p><p>所以答案是:(1)体壁;(2)鳃;鳃丝(3)1;肺;<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以及对鱼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xa0;</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盛夏,吃剩的饭菜不放入冰箱,很快其表面会长出“黑毛”——霉菌,而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时间较长。兴趣小组同学针对“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展开了实验探究。做法如下:将一个馒头一分为二,分别装入塑料袋封口,一份放入冰箱冷藏,另一份放在餐桌上。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内容:</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天</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天</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天</p></td><td style="width:7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四天</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五天</p></td></tr><tr><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餐桌上</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发霉</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少许霉菌</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很多霉菌</p></td><td style="width:7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常多霉菌</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长满霉菌</p></td></tr><tr><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冰箱里</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发霉</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霉菌</p></td><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发霉</p></td><td style="width:7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少量发霉</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霉菌增多</p></td></tr></table><p><br />(1)请你针对问题“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xa0;&#xa0;&#xa0;。<br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xa0;&#xa0;&#xa0;。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xa0;&#xa0;&#xa0;。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一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叫做&#xa0;&#xa0;&#xa0;实验。<br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温度<br />(2)温度,作对照,对照<br />(3)适宜的温度促进霉菌的生长繁殖,低温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br />【解析】(1)针对问题“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假设: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或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没有影响。<br />(2)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室温和低温).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变量是温度.A组与B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A组是对照组,B组是实验组.<br />(3)分析实验现象:冰箱内低温情况下发霉少而慢,室温情况下发霉多而快.可得出适宜的温度促进霉菌的生长繁殖,低温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p><p>所以答案是:(1). 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2). 温度 (3). 作对照 (4). 对照 (5). 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适宜的温度促进霉菌的生长繁殖,低温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八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