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br />A.枯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br />B.金鱼,浸制蛇标本,水杉,人<br />C.鹦鹉,蜂巢,草履虫,狮子<br />D.苔藓,流感病毒,大肠杆菌,变形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枯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r />B.浸制蛇标本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br />C.蜂巢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C不符合题意。<br />D.苔藓,流感病毒,大肠杆菌,变形虫都具有生物的特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br />B.生物圈是适合生物生存的一个圈层<br />C.生物圈仅由植物和动物构成<br />D.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A不符合题意。<br />B.生物圈是适合生物生存的一个圈层,B符合题意。<br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C不符合题意。<br />D.生物圈指生物活动所能到达的范围,不包括月球可,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内,物种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是( )<br />A.人类<br />B.昆虫<br />C.植物<br />D.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教育部曾号召全国中小学生开展读中华古诗文活动,古诗文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请同学们分析下列诗句能体现出生命现象的是( )<br />A.好雨知时节<br />B.床前明月光<br />C.春风吹又生<br />D.黄河入海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春风吹又生,是植物的生长现象,能体现出生命现象;好雨知时节,床前明月光,黄河入海流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现象中,不表示生长作用的是( )<br />A.植物的种子萌发<br />B.丑小鸭长成“白天鹅”<br />C.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br />D.幼苗长成大树</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植物的种子萌发、丑小鸭长成“白天鹅”、幼苗长成大树都是生物的生长;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br />A.遗传多样性<br />B.变异多样性<br />C.环境多样性<br />D.气候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目镜与物镜,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组合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12a6553/SYS201802240311058386757092_ST/SYS201802240311058386757092_ST.001.png" width="497"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和3<br />B.2和4<br />C.3和5<br />D.2和3</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③④⑥无螺纹,为目镜,其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①②⑤有螺纹,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②③。</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活动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这些现象说明( )<br />A.生物适应环境<br />B.生物影响环境<br />C.环境影响生物<br />D.生物选择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br />A.无二氧化碳<br />B.无阳光<br />C.无有机物<br />D.水温太低</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生存。</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br />A.转换物镜时,用手扳动转换器<br />B.在高倍物镜下,只能调至平面反光镜进行观察<br />C.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再调至高倍物镜观察<br />D.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在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A符合题意。<br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应该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应该选择凹面镜,B不符合题意。<br />C.在显微镜的使用中过程中,应先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C不符合题意。<br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ABCD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12a6553/SYS201802240311067585471491_ST/SYS201802240311067585471491_ST.001.png" width="407"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p><p>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观察图示我们可以发现:由A、B、C过程是细胞的分裂;由D过程是细胞的分化.</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想一想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br />①结缔组织 ②上皮组织 ③肌肉组织 ④神经组织<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需要了解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br />A.细胞壁<br />B.细胞膜<br />C.细胞质<br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细胞,需要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br />A.细胞膜内<br />B.细胞质内<br />C.细胞核内<br />D.液泡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细胞膜不但起保护作用,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p><p>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p><p>C.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p><p>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物质,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于液泡内的细胞液,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洋葱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经过4次细胞分裂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条<br />A.32<br />B.16<br />C.48<br />D.64</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所以洋葱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后形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16条。</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我们将树的顶芽去掉后,树的顶部很难再生长,你猜猜,芽中含有( )<br />A.保护组织<br />B.分生组织<br />C.营养组织<br />D.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中含有分生组织,生长很快,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所以芽中含有分生组织。</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很容易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br />A.输导组织<br />B.营养组织<br />C.分生组织<br />D.保护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保护组织。</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体与植物体在其结构层次上的不同是:动物体具有( )<br />A.细胞<br />B.组织<br />C.器官<br />D.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含有系统。</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物种是不会消失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生物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口快速增长破坏或改变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过度利用生物资源会加速生物灭绝的速度,如人类的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被破坏,对皮毛、豹骨的需求,其数量直线下降。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br /><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只有温度和湿度。(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潮湿、养分和氧气等。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所有植物细胞内都有叶绿体。(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越小,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大,越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越大,越有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说法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达尔文创立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故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和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包括   上层,   下层和整个   。</p></div></div>
<div><p>【答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r />【解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都具有   现象,所以才会由小长大;生物都具有   现象,所以才能延续后代;生物都具有    , 相比较动物灵活,植物不很灵活;动物都具有   现象,这是生物最基本特征。</p></div></div>
<div><p>【答案】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br />【解析】生物都具有生长现象,所以才会由小长大;生物都具有繁殖现象,所以才能延续后代;生物都具有应激性,相比较动物灵活,植物不很灵活;动物都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这是生物最基本特征。<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除   外,大多数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它是生命活动的   。</p></div></div>
<div><p>【答案】病毒;细胞;基本单位<br />【解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认真观察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12a6553/SYS201802240311075362888554_ST/SYS201802240311075362888554_ST.001.png" width="119"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    ]   。<br />(2)显微镜对光后,看到的应该是   的视野。<br />(3)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br />(4)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br />(5)在观察玻片标本时,镜头均为10X,则放大倍数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遮光器<br />(2)白亮(或雪白/雪亮)<br />(3)②,物镜<br />(4)⑥,细准焦螺旋<br />(5)100<br />【解析】(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③遮光器上的光圈和⑦反光镜。(2)对光时,眼睛看着目镜内,手转反光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②物镜。(4)镜臂上有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⑤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⑥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5)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10×10=100。<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12a6553/SYS201802240311078259744268_ST/SYS201802240311078259744268_ST.001.png" width="441"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   (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br />(2)和乙细胞相比,甲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   、[   ]   、[   ]   。<br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选取实验材料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一滴   ;选取的材料必须是   的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并且要将实验材料在载玻片上   。<br />(4)若在较暗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对光应选用   的光圈和   面反光镜,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   移动,从而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r />(5)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图中细胞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线粒体<br />(2)①,细胞壁,④,液泡,⑥,叶绿体<br />(3)清水,薄而透明,展平<br />(4)大,凹,左上方<br />(5)②,细胞膜,③,细胞核<br />【解析】(1)由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细胞质,⑥叶绿体。乙图与甲图相比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外,甲图还有细胞壁、液泡。由此可知,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2)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④液泡、⑥叶绿体。(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选取实验材料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选取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并且要将实验材料在载玻片上展平。(4)若在较暗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对光应选用大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镜,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5)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细胞膜_,图中细胞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③细胞核。<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以及对植物细胞的理解,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仔细观察实验步骤,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12a6553/SYS201802240311081933248650_ST/SYS201802240311081933248650_ST.001.png" width="469"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下面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请排出正确的顺序:   ;<br />(2)图中①和③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   ;<br />(3)图中②和⑤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④①③⑤<br />(2)防止气泡产生<br />(3)生理盐水,碘液<br />【解析】(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是:一滴二取三放四盖五染色。故顺序为②→④→①→③→⑤。(2)(3)不但要操作顺序正确,而且还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才能使实验的效果最好,如:盖盖玻片时应先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下,防止出现气泡的干扰。口腔上皮细胞要放在生理盐水中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利于观察。染色时一般用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色完全。<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br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同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   (“等量”或“不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br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 对照组是   。<br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   组的树叶会腐烂。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br />(4)某同学在实验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同种,等量<br />(2)乙,甲<br />(3)乙<br />(4)不能<br />【解析】(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4)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因此她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有刺激性气味,某兴趣小组认为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以下是该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请补充完整。<br />(1)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br />(2)实验材料:修正液/8只健康等状况相同的小白鼠,两个笼子,食物(米饭),水。<br />设计并实施实验:<br />①将实验小白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分别装入A,B.两个笼子中。<br />②将食物分为A,B两份,A中拌有修正液,B中    , 作为   组。<br />③将A.食物放入A笼,B食物放入B笼。<br />④观察小白鼠进食后的表现情况。<br />(3)实验结果预测:若A组的小白鼠    , 而B组的小白鼠正常,说明   。<br />(4)分析回答:每组4只健康等状况相同的小白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   。</p></div></div>
<div><p>【答案】<br />(1)修正液对人体(或小白鼠)有伤害吗?,修正液对人体(或小白鼠)有伤害。<br />(2)不做任何处理(或不拌修正液),对照<br />(3)死亡,修正液对人体(或小白鼠)有伤害<br />(4)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br />【解析】(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人体(或小白鼠)有伤害吗?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人体有伤害。(2)②将食物和水平均分成两份,A掺入修正液,搅拌均匀,B不做处理。分别置于A、B两个笼中。(3)若A组的小白鼠死亡,而B组的小白鼠正常,说明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4)为了排除因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实验中小白鼠每组要放置4只,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