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2:37

山东省夏津第三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反映了生物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br />A.应激性<br />B.生长<br />C.繁殖<br />D.新陈代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属于新陈代谢。</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几个步骤,其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10392232299_ST/SYS201802240310410392232299_ST.001.jpeg" width="432"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清水、清水<br />B.清水、碘液<br />C.碘液、清水<br />D.碘液、碘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步骤②表示用染色,用的液体应为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④表示滴加液体,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正常状态。</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菠菜叶肉细胞的模式图。当我们研磨菠菜叶时,会发现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图中的(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12437185194_ST/SYS201802240310412437185194_ST.001.jpeg" width="156"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br />B.3<br />C.5<br />D.6</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上图中3是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研磨菠菜叶时,会发现有许多汁液流出,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中体现细胞分化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17720718135_ST/SYS201802240310417720718135_ST.001.jpeg" width="456"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xa0;&#xa0;<br />B.B&#xa0;&#xa0;<br />C.C&#xa0;&#xa0;<br />D.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细胞一个分成两个的过程叫细胞的分裂,图中A→C有一个的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两个细胞变成了四个…所以图中A→C代表的是细胞分裂。D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表示细胞的分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需要了解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为厉害,而当温度降到24℃以下时,就会停止鸣叫。则影响蝉这一生活习性的非生物因素是( )<br />A.阳光<br />B.温度<br />C.空气<br />D.湿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日本最大的海藻出产地之一宫城县,在地震中已被全面摧毁,导致海藻类产品在日本供应量严重不足。对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海带和紫菜的日本老百姓来说,这场“海藻荒”所带来的影响似乎比地震本身还要严重。下列有关藻类植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r />A.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br />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br />C.海生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r />D.都生活在海洋中</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一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r />A.运输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蒸腾作用<br />D.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在光下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 )<br />A.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旺盛<br />B.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br />C.较低的温度抑制了光合作用<br />D.较低温度能够杀灭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时间。</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生物都是我们常见的,其中体温恒定的是( )<br />A.鲫鱼<br />B.青蛙<br />C.蚯蚓<br />D.家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家鸽属于鸟类,为恒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5月,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勇夺冠军,下列关于110米栏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xa0; 只有一组肌群参与了运动<br />B.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br />C.运动仅靠神经系统就能完成<br />D.运动除了运动系统参与外,还需要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密切配合</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br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br />C.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br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猴子能够表演节目、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细胞分化只是形态和结构的变化<br />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br />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r />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细胞分化不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细胞的功能上的改变。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分化也不能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哪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相反细胞的分化是由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右图气孔所处的状态,推测植物可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34088448189_ST/SYS201802240310434088448189_ST.001.jpeg" width="192"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光合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蒸腾作用<br />D.以上都有可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气孔处于张开状态,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氧气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试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001.png" width="116"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002.png" width="114"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003.png" width="114"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SYS201802240310440376883950_ST.004.png" width="120"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浓度逐渐降低。</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部分图示,请看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48358548272_ST/SYS201802240310448358548272_ST.001.jpeg" width="329"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xa0;&#xa0;&#xa0;过程。这个过程除上述意义外,还具有的意义是&#xa0;&#xa0;&#xa0;。<br />(2)通过图中[&#xa0;&#xa0;&#xa0;]&#xa0;&#xa0;&#xa0;等微生物,可将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无机盐和[&#xa0;&#xa0;&#xa0;]&#xa0;&#xa0;&#xa0;归还到大自然中,被&#xa0;&#xa0;&#xa0;再利用来制造&#xa0;&#xa0;&#xa0;。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于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起着重要作用。<br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列举与图中[①]营养方式相同的有益细菌&#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平衡<br />(2)①,腐生细菌、真菌,②,二氧化碳,绿色植物,有机物<br />(3)乳酸菌(醋酸菌等)<br />【解析】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光合作用过程。这个过程除上述意义外,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生物遗体通过腐生细菌等,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分解生成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次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乳酸菌,醋酸菌等和①的营养方式相同,都属于有益菌。<br />所以答案是:(1)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平衡;(2)①;腐生细菌、真菌;②;二氧化碳;绿色植物;有机物;(3)乳酸菌(醋酸菌等)</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51004149835_ST/SYS201802240310451004149835_ST.001.jpeg" width="409"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xa0;&#xa0;&#xa0;]&#xa0;&#xa0;&#xa0;。<br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xa0;&#xa0;&#xa0;(填A或B)。<br />(3)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xa0;&#xa0;&#xa0;]&#xa0;&#xa0;&#xa0; , [&#xa0;&#xa0;&#xa0;]&#xa0;&#xa0;&#xa0;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r />(4)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且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xa0;&#xa0;&#xa0;]&#xa0;&#xa0;&#xa0;。<br />(5)在有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⑥,细准焦螺旋<br />(2)B<br />(3)2,细胞膜,4,细胞核<br />(4)4,细胞核<br />(5)线粒体<br />【解析】⑤能调节显微镜镜筒升降的是粗细准焦螺旋,粗细准焦螺旋螺旋是对焦用的,用于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图象,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⑥细准焦螺旋。看到物像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较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人和动物的细胞,A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细胞膜对细胞起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首先变化且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核。在有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线粒体。<br />所以答案是:(1)⑥;细准焦螺旋;(2)B;(3)2;细胞膜;4;细胞核;(4)4;细胞核;(5)线粒体</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控制气孔的开闭,以调节植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从植株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4叶片,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清水和三种不同浓度的X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br />(1)以上方案有一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xa0;&#xa0;&#xa0;。<br />(2)方案完善后,经过试验测得如下表所示的有关数据.你认为此试验结果是否支持上述推测?&#xa0;&#xa0;&#xa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62579218538_ST/SYS201802240310462579218538_ST.001.jpeg" width="533"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3)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气孔开放程度降低,&#xa0;&#xa0;&#xa0;吸收量减少,导致植物&#xa0;&#xa0;&#xa0;强度下降.<br />(4)植物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这充分体现了&#xa0;&#xa0;&#xa0;的生物学观点。</p></div></div>
<div><p>【答案】<br />(1)实验材料(或样本)太少;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成四组<br />(2)是<br />(3)二氧化碳,光合作用<br />(4)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r />【解析】实验中用了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4叶片,每组只有1片叶,数量较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不够科学,因此应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成四组进行实验。通过试验测得表中所示的数据可知:叶片中X的相对浓度增高则气孔相对开放程度百分比下降,进一步支持了推测:根部合成的某种化学物质X运输到叶片,能控制气孔的开闭,以调节植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在清水中叶片气孔相对开放程度为100%,培养液相对浓度增大,气孔相对开放程度降低,因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根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能给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能够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供给其它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利于植株的生长,因此植物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体现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br />所以答案是:(1)实验材料(或样本)太少;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成四组;(2)是;(3)二氧化碳;光合作用;(4)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xa0;</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e6cf24fb/SYS201802240310465129249918_ST/SYS201802240310465129249918_ST.001.jpeg" width="477"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②表示&#xa0;&#xa0;&#xa0;。<br />(2)⑥操作的目的是&#xa0;&#xa0;&#xa0;。<br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xa0;&#xa0;&#xa0;组(填“对照”或“实验”)。<br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xa0;&#xa0;&#xa0; , 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暗处理<br />(2)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br />(3)实验<br />(4)碘液,淀粉<br />【解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中,①表示冲掉碘液观察叶色;②表示暗处理;③表示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④表示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⑤表示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⑥表示酒精脱色;⑦表示部分遮光后光照。步骤②表示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步骤⑥表示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步骤⑦表示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里,叶片用碘酒处理后,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这说明了叶片的这一部分生成了淀粉。<br />所以答案是:(1)暗处理;(2)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3)实验;(4)碘液;淀粉</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夏津第三实验中学七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