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求实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原生动物中能使人生病的是( )<br />A.草履虫<br />B.眼虫<br />C.疟原虫<br />D.变形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草履虫、眼虫、和变形虫不能使人生病,可见C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发酵食品的是( )<br />A.酱和醋<br />B.豆腐和豆浆<br />C.米饭和面条<br />D.牛奶和火腿</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制要用到曲霉来发酵的,醋是利用醋酸菌发酵产生的,属于发酵食品;</p><p>B、豆腐和豆浆都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不属于发酵食品;</p><p>C、米饭和面条都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不属于发酵食品;</p><p>D、牛奶和火腿都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不属于发酵食品;</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人口数量的最终目的是( )<br />A.消灭饥饿<br />B.使人类有足够的水源<br />C.减少能源的消耗,以期长效利用<br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要求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一日三餐不能少,餐餐厨房离不了”一般厨房中常见的污染物有( )<br />①苯并芘 ②甲苯 ③一氧化碳 ④氡 ⑤可吸入颗粒物 ⑥氮氧化物.<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③⑤⑥<br />C.②③④⑤<br />D.②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居室环境中厨房是主要的污染源,其污染主要来自:煤等燃料燃烧所产生颗粒物的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食用油等高温时产生的有害物(如苯并芘)及炉火致空气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所以一般厨房中常见的污染物有①苯并芘、③一氧化碳、⑤可吸入颗粒物、⑥氮氧化物和 二氧化硫等.</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时,其特点是( )<br />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br />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br />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br />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例如:第一营养级: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千焦,则第三营养级最多能获得多少千焦?(40千焦);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br />A.两栖类、蕨类<br />B.爬行类、裸子植物<br />C.哺乳类、被子植物<br />D.鱼类、苔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p><p>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距今6亿年左右地球上生物的描述中有误的是( )<br />A.海洋中出现了多细胞生物<br />B.陆地上还没有大量的动物<br />C.海洋中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藻类<br />D.陆地上有许多高大的蕨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距今6亿年左右海洋中出现了多细胞真核生物以及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藻类植物,陆地上还没有大量的动物,ABC正确.</p><p>D、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陆地上不可能有许多高大的蕨类植物,D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r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r />B.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br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br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结构复杂”、“低等生物→高等生物”,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p><p>B、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p><p>所以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是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80年代DDT的杀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br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br />B.稍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br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的比例增大<br />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20世纪6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选择作用使得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br />A.南方古猿和能人<br />B.直立人和智人<br />C.能人和直立人<br />D.智人和能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的进化(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br />A.疟原虫和海葵<br />B.海蜇和珊瑚虫<br />C.钟虫和太阳虫<br />D.水螅和草履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海葵属于腔肠动物,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不符合题意.</p><p>B、海蜇、珊瑚虫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符合题意.</p><p>C、钟虫和太阳虫都属于原生动物,不符合题意.</p><p>D、水螅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草履虫的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是原生动物.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一种的分别最广泛?(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412795389842_ST/SYS201802231856412795389842_ST.001.jpeg" width="237"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br />B.5<br />C.3<br />D.2</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1生活在温度最高,盐分最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最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适中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较低,盐分较低的水域,5生活在盐度和温度都适中的水域.所以2是北冰洋的特有种,1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5分布最为广泛.</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四种生物所构成 的能量金字塔.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生物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416293794222_ST/SYS201802231856416293794222_ST.001.jpeg" width="136"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鲈鱼<br />B.鲈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人<br />C.人、鲈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br />D.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和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图中符合这一特点是C.</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大发生.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 )带来的.<br />A.种间关系<br />B.气候条件<br />C.土壤条件<br />D.温度条件</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南方的马尾松林常常是山林经砍伐后种植的人工林,其基因多样性流失,种类单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所以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将马尾松林与其它树种形成混交林,则能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大发生.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种间关系带来的</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泡菜是一种特色小吃,酸奶是有益的酸性乳品,这是利用何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br />A.大肠杆菌<br />B.酵母菌<br />C.甲烷细菌<br />D.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制作泡菜时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乳酸发酵的相关知识,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br />A.所有的生产者<br />B.阳光、空气、水分<br />C.食物链和食物网<br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进一步构成食物网,由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营养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胰岛素是科学家最早利用转基因技术使细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人体蛋白质.此过程中转移的对象是( )<br />A.人的DNA<br />B.人胰岛素基因<br />C.细菌基因<br />D.细菌DNA</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利用转基因技术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科学家从细菌细胞中取出一种叫做质粒的环状DNA.先将一种酶把质粒DNA切开,再用这种酶蒋人胰岛素基因从染色体上切下来.将质粒DNA与人胰岛素基因混合在一起,人胰岛素基因会连接到质粒DNA切口的两端,重新形成环状DNA.将携带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与细菌混合在一起,有些细菌会把质粒吞入人体内.吞入质粒的细菌繁殖时,产生的细菌后代也就会含有携带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随后,人胰岛素基因开始指挥细菌合成人胰岛素.</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br />A.相互利用<br />B.吃与被吃<br />C.相互竞争<br />D.互惠互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就表示食物链,(表示方法:生产者→消费者),多种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食物网.</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室内装饰中经常用的油漆、胶合板、内墙涂料等材料均含有的有毒性物质是( )<br />A.氡<br />B.氨<br />C.甲醛<br />D.灰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主要是甲醛等,可见C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br />A.随手关灯<br />B.购物用塑料袋<br />C.一水多用<br />D.出门前提前几分钟关空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随手关灯,可以减少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A不符合题意</p><p>B、购物用塑料袋,容易出现“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B符合题意;</p><p>C、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节约了用水,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C不符合题意;</p><p>D、出门前提前几分钟关空调,可以减少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需要了解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筑材料中混凝土、石材、地砖、瓷砖等都能产生一定的放射性物质是( )<br />A.一氧化碳<br />B.苯<br />C.氡<br />D.甲醛</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土壤、硅酸盐、花岗石、大理石等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的天然石材中含量较高,但并不是在所有的石材中都能产生氡.</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示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427266314259_ST/SYS201802231856427266314259_ST.001.jpeg" width="149"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所标A,B,D,E采用的技术和过程分别是   、   、   和    .<br />(2)C细胞是    .<br />(3)克隆羊“多莉”的母亲是    .<br />(4)“多利”羊的培育属于动物   (有性或无性)生殖.利用的原理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去核,植入,胚胎移植,分娩<br />(2)重组的卵细胞<br />(3)B羊<br />(4)无性生殖,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r />【解析】解:(1)克隆的过程包括A去掉细胞核、B植入细胞核、体外培养、D胚胎移植等.E表示分娩.(2)据图可见:C是重组的卵细胞.(3)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里面含有控制性状的所有基因.B羊提供细胞核,从遗传的角度看,克隆羊的真正母亲是B羊.(4))“多利”羊的培育属于动物的克隆,在克隆的过程中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属于无性繁殖.</p><p>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一个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植株,这就是所谓的植物细胞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中利用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p><p>所以答案是:(1)去核;植入;胚胎移植;分娩;(2)重组的卵细胞;(3)B羊;(4)无性生殖;动物细胞的全能性.</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430451317230_ST/SYS201802231856430451317230_ST.001.jpeg" width="175"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消费者是    , 细菌和真菌作为    , 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动植物遗体,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br />(2)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br />(3)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    , 草原就难以恢复原样了.</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牛,分解者<br />(2)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br />(3)平衡<br />【解析】解:(1)、(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由上可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牛,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是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因此,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p><p>所以答案是:(1)草;牛;分解者(2)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3)平衡</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