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1:34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苹果中生有7个发育成熟的种子,在它完成受精过程时,最少需要的精子数是(  )<br />A.7个<br />B.14个<br />C.21个<br />D.28个</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258980650127_DA/SYS201802231856258980650127_DA.001.jpeg" width="248"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图可知,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内胚珠的数目.</p><p>因为苹果是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在受精过程中需要两个精子,一个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和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胚、胚乳连同珠被发育成的种皮共同组成种子.可见,一个种子在完成受精过程时需要两个精子,7个种子需要14个精子.</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亲属中,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br />A.伯伯<br />B.姑姑<br />C.父亲<br />D.表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 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己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简单说就是,替谁考虑就把谁当为第一代,向上查直到为同一父母而生为止).因此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父亲,而伯伯、姑姑、表妹属于旁系血亲.</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进行生存斗争,导致生物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br />A.生物之间互相排挤或残杀<br />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br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br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自然选择学说,需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br />A.新陈代谢<br />B.生物的变异性<br />C.自然选择<br />D.人类有意识地进行选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进化的原因,A符合题意;</p><p>B、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B不符合题意;</p><p>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不符合题意;</p><p>D、人类有意识地进行人工选择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人员将胡萝卜素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生产出了“黄金大米”,这种生物技术属于(  )<br />A.仿生<br />B.嫁接<br />C.转基因<br />D.发酵</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黄金大米”主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到大米胚乳中而获得,理论上对预防夜盲症有一定疗效.</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培育多利羊所采用的生物技术和该羊的性别依次是(  )<br />A.转基因技术,雄性<br />B.转基因技术,雌性<br />C.克隆技术,雄性<br />D.克隆技术,雌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由于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核,该羊的性别与供核母羊相似.</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需要了解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产物的是(  )<br />A.杂种黑毛种猪<br />B.杂交水稻<br />C.白粒玉米上结出的黄粒玉米<br />D.抗虫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原理:基因重组.方法:将多个品种性状经过选择培育的方法.AB错误.</p><p>C、白粒玉米上结出的黄粒玉米,这是由于基因发生改变即变异引起的.C错误.</p><p>D、抗虫烟草运用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的DNA在体外与载体DNA结合,成为重组DNA,导入到宿主细胞中筛选出能表达重组DNA的活细胞并进行纯化.D正确.</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工程的原理,需要了解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br />A.培育高营养的作物<br />B.培育多种快速生长的转基因动物<br />C.培育抗虫作物<br />D.基因芯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高营养的作物,如转基因大豆,B正确;</p><p>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体形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如超级鼠的培育,B正确;</p><p>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抗虫作物,如抗虫棉,C正确;</p><p>D、基因芯片主要用于基因检测工作,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D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生物技术的方法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生物新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br />A.发酵技术<br />B.杂交技术<br />C.转基因技术<br />D.克隆技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由此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其中哪种生物的培育技术与其他3种生物不同(  )<br />A.巨型小鼠<br />B.抗虫烟草<br />C.抗虫棉<br />D.多莉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生物技术.巨型小鼠、抗虫烟草、抗虫棉都属于转基因生物.克隆技术是指人工遗传操作动物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克隆后代与亲代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成.克隆羊多莉是利用克隆技术克隆的后代.</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羽.影响鹦鹉换羽的因素是(  )<br />A.温度<br />B.阳光<br />C.空气<br />D.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影响生物生活,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羽.这一现象说明对鹦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一种生物和其他三种生物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br />A.白菜<br />B.猫<br />C.大鲨鱼<br />D.草履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题中A是植物,属于生产者;BCD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了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下列哪项,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是难以维持的(  )<br />A.太阳<br />B.工厂<br />C.绿色植物<br />D.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是难以维持的.</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农作物→田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  )<br />A.只有田鼠是消费者<br />B.只有鹰是消费者<br />C.只有农作物是生产者<br />D.蛇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田鼠、蛇和鹰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消费者,只有农作物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所以在该食物链中,农作物属于生产者;鼠、蛇、鹰属于消费者.</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限制工业发展<br />B.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br />C.必须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br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环境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满足当代入的需求,也不能对后代入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就限制工业发展,也不能对工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把污染问题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进步,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需要了解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全部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br />A.血友病、贫血、侏儒症<br />B.色盲、龋齿病、坏血病<br />C.白化病、血友病、色盲<br />D.坏血病、气管炎、佝偻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都不是遗传病,A错误;</p><p>B、龋齿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菌斑侵蚀作用和牙齿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都不是遗传病,B错误;</p><p>C、白化病、血友病、色盲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C正确;</p><p>D、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呼吸道疾病,儿童缺钙、磷或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都不是遗传病,D错误.</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常见的人类遗传病,需要了解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是美味的水果,被杨贵妃所食用的部分是由花的以下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br />A.子房壁<br />B.子房<br />C.胚珠<br />D.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271088220239_DA/SYS201802231856271088220239_DA.001.jpeg" width="277"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两部分,荔枝食用部分是果皮.因此荔枝被杨贵妃所食用的部分是由花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br />A.诱导染色体变异<br />B.诱导基因突变<br />C.人工选择培育<br />D.杂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诱导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不会产生新品种;</p><p>B、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属于诱导基因改变的诱变育种.</p><p>C、人工选择培育是人工对原有的变异进行选择性的培育形成新品种,如高产奶牛的培育;</p><p>D、杂交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两个个体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br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br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br />A.①③⑤<br />B.②④⑤<br />C.①②③⑤<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可见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掌握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br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r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r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br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p><p>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p><p>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反映生物影响环境</p><p>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依靠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现象叫做&#xa0;&#xa0;&#xa0; . 常用的用茎繁殖的方法有&#xa0;&#xa0;&#xa0;、压条和&#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营养繁殖;嫁接;扦插<br />【解析】解: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人工营养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压条等</p><p>所以答案是:营养生殖;嫁接;扦插</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着环境.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xa0;&#xa0;&#xa0;和&#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br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所以答案是: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xa0;&#xa0;&#xa0;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xa0;&#xa0;&#xa0;和&#xa0;&#xa0;&#xa0;流动.</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br />【解析】解: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p><p>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的.</p><p>所以答案是: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xa0;&#xa0;&#xa0;和&#xa0;&#xa0;&#xa0;都是生态环境问题.</p></div></div>
<div><p>【答案】环境污染;生态破坏<br />【解析】解: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可知: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等.</p><p>所以答案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双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xa0;&#xa0;&#xa0;发育成果皮,&#xa0;&#xa0;&#xa0;发育成种子,&#xa0;&#xa0;&#xa0;发育成胚,&#xa0;&#xa0;&#xa0;发育成胚乳,最终,&#xa0;&#xa0;&#xa0;发育成果实.</p></div></div>
<div><p>【答案】子房壁;胚珠;受精卵;受精极核;子房<br />【解析】解: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生出花粉管,它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此时,伸长的花粉管里含有两个精子.图中是由中出来的一个精子与两个中央极核相融合,图中的另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现象叫双受精,这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双受精作用完成后,发育情况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276294753181_DA/SYS201802231856276294753181_DA.001.jpeg" width="447"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p><p>所以答案是:子房壁;胚珠; 受精卵;受精极核;子房</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是&#xa0;&#xa0;&#xa0;的.生物的变异有&#xa0;&#xa0;&#xa0;和&#xa0;&#xa0;&#xa0;之分.</p></div></div>
<div><p>【答案】普遍存在;可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br />【解析】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p><p>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环境变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果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未改变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p><p>所以答案是:普遍存在;可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xa0;&#xa0;&#xa0;、有低等到高等、由&#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br />【解析】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因此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所以答案是: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d146f580/SYS201802231856279182931819_ST/SYS201802231856279182931819_ST.001.jpeg" width="187" height="2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的利用称为&#xa0;&#xa0;&#xa0; .<br />(2)人类通过对动物的&#xa0;&#xa0;&#xa0;进行改造,可以使这些动物的乳房产生和分泌出原来只有人体才能产生的物质.<br />(3)“牛牛”长大后,其经济价值与亲本的最根本区别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转基因技术<br />(2)遗传基因<br />(3)所产的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br />【解析】解:(1)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这种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2)基因控制性状,要使这些动物的乳房产生和分泌出原来只有人体才能产生的物质,必须改变动物的遗传基因.(3)“牛牛”长大后,由于其体内含有控制人乳铁蛋白的基因,它的乳汁就含有人乳铁蛋白,这也是与亲本的根本区别.</p><p>所以答案是:(1)转基因技术(2)遗传基因(3)所产的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的家乡﹣﹣威海,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环境因生物的存在而生机盎然,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了威海的生态.生于斯,长于斯,你对家乡的生态情况了解多少呢?<br />(1)威海三面环海,其浅海中有生物779种.海岸线曲折且具有众多河流的入海口,浅海水域水温起伏大,导致了威海浅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xa0;&#xa0;&#xa0;的多样性.<br />(2)威海市的地貌为低山丘陵,山丘基本被山林覆盖.目前,威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9.2%,远远超过山东省21.4%的平均水平.森林促进了&#xa0;&#xa0;&#xa0; , 是威海市雨量充沛的重要原因之一.<br />(3)威海市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是日本黑松.日本黑松具有耐盐碱、耐干旱的特点,其针形叶受力面积小,适于在海风大、盐碱度高、沙质的海滩种植.以日本黑松为主要树种的威海市沿海防护林,抵御了海风的肆虐,防止了土壤的沙化.以上事实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xa0;&#xa0;&#xa0; .<br />(4)威海市园林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已选育乡土野生优良树种为主,以引进适应性较好外来树种为辅,从而增加园林植物的种类,实现园林的生态化.上述做法的目的是: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xa0;&#xa0;&#xa0;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持其生态平衡.<br />(5)威海市的主要粮油作物有小米、玉米、花生等,还种植有高粱、大麦、黑豆、绿豆、赤豆、小豆等传统杂粮,这些作物供人们食用的器官主要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基因<br />(2)生态系统(或生物圈)的水循环<br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br />(4)自我调节<br />(5)种子<br />【解析】解:(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2)由题干中可知,威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9.2%,远远超过山东省21.4%的平均水平.说明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态系统(或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威海市雨量充沛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庞大的根系不但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的水分,还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这种特点可以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3)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上文中的:黑松能够锁住流动的沙丘,改善生态环境.这说明了黑松能改变环境.(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5)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威海市的主要粮油作物有小米、玉米、花生等,还种植有高粱、大麦、黑豆、绿豆、赤豆、小豆等传统杂粮,这些作物供人们食用的器官主要是种子.</p><p>所以答案是:(1)基因;(2)生态系统(或生物圈)的水循环;(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4)自我调节;(5)种子.</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以及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理解,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和油料作物,但该作物易受“豆虫”的侵害.农民由于长期使用农药杀虫,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残留的农药最终还会进入人们的餐桌.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将一种植物的抗虫基因移植到大豆的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已经培育出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抗虫大豆新品种.种植这种大豆不但可减少农药的危害,还可增加产量,提高收益.请据此回答:<br />(1)培育该大豆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xa0;&#xa0;&#xa0; , 其它植物的抗虫基因能够在大豆体内表现出抗虫特性,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受&#xa0;&#xa0;&#xa0;控制的.<br />(2)一朵大豆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结出3粒种子,则参与该花受精作用的精子至少有&#xa0;&#xa0;&#xa0;个.<br />(3)大豆种皮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则黄色和绿色这对性状在遗传学上被称为&#xa0;&#xa0;&#xa0; . 如果除去大豆的种皮,则其内部结构都是由&#xa0;&#xa0;&#xa0;发育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转基因技术,基因<br />(2)6<br />(3)相对性状,受精卵<br />【解析】解:(1)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p><p>培育该大豆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其它植物的抗虫基因能够在大豆体内表现出抗虫特性,说明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的.(2)由于被子植物进行的是双受精.也就是每形成一粒种子,需要2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细胞融合.所以一朵大豆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结出3粒种子,那么参与该花受精作用的精子至少有6个.(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大豆种皮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则黄色和绿色这对性状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大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如果除去大豆的种皮,则其内部结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p><p>所以答案是:(1)转基因技术;基因(2)6(3)相对性状;受精卵.</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和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