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全单选)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都利用了乳酸菌发酵的是( )<br />A.泡菜、酸奶<br />B.面包、米酒<br />C.泡菜、米酒<br />D.腐乳、酸奶</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泡菜、酸奶都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无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可见A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br />B、面包、米酒要用到酵母菌,故B不符合题意。<br />C、泡菜用到乳酸菌,米酒要用到酵母菌,可见C不符合题意。</p><p>D、腐乳是一种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通常腐乳主要是用毛霉菌发酵制作的,酸奶都要用到乳酸菌,可见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需要了解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关系<br />A.生存环境<br />B.习性<br />C.外形<br />D.亲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br />A.鲨鱼<br />B.章鱼<br />C.娃娃鱼<br />D.鲸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鲨鱼属于鱼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体外受精,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有侧线。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类动物。</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鱼的主要特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r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r />B.动物的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    <br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意义   <br />D.公鸡打鸣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br />A、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br />B、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可见动物的行为不都是生来就有的,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br />C、动物的行为便于动物更好的适应环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br />D、公鸡打鸣是公鸡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是先天性行为,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笑得合不拢嘴”是指人在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 于( )<br />A.关节腔内有滑液<br />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br />C.关节囊发生病变<br />D.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上下颌这存在着颌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如果用力太大,张得过大,或者该人关节囊本身就不够紧密就会出现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的现象,使得上下颌不能合拢,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哺乳动物的特征中,与其后代的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 )<br />A.大脑发达<br />B.心脏四腔<br />C.胎生哺乳<br />D.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胎生是在体内发育,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幼体成活率,大脑发达、心脏四腔和用肺呼吸与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没有直接关系,大脑发达、心脏四腔等这些特点是说明哺乳动物更能适应较为复杂的陆地生活,可见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鱼在游泳时,用以保持前进方向的部位是( )。<br />A.背鳍<br />B.尾鳍<br />C.胸鳍<br />D.臀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可见鱼在游泳时,用以保持前进方向的部位是尾鳍。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鱼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br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br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br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br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但是仍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故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蚯蚓存活时间最长,可见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渡渡鸟灭绝后,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br />A.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br />B.产生粪便供树生长<br />C.有助于大颅榄树种子萌发<br />D.保护不被其他动物伤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渡渡鸟吃大颅榄树的果实,果实在渡渡鸟的消化道中经过消化把果皮消化了,种皮也受到一部分消化,种子被排出体外后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因此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其种子催生有利萌芽。</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见张良用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 ”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蚂蚁能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大字,此行为是动物的( )<br />A.学习行为<br />B.迁徙行为<br />C.取食行为<br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br />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可见A不符合题意。<br />B、迁徙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C、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取食物、维持生存的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题中张良先用蚂蚁爱吃的糖溶液在地上写下“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蚂蚁去取食糖,自然就排成了这六个字,因此这是蚂蚁的取食行为,可见C符合题意。<br />D、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利用动物行为的类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br />A.腔肠动物<br />B.节肢动物<br />C.软体动物<br />D.环节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分节的特征使它们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外骨骼的存在使它们更加适应陆地生活;灵敏的感官帮助它们躲避敌害,这些特征使节肢动物的分布最广泛;现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除了有昆虫类之外,还有多足类(如蜈蚣)、蛛形类(蜘蛛)、甲壳类(虾、螃蟹等)等因此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故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海中之花”之称的生物是( )<br />A.海葵<br />B.海藻<br />C.海带<br />D.紫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海葵,六放珊瑚亚纲的一目,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换句话说,它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有“海中之花”之称。</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br />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br />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br />C.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br />D.学习行为和领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br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br />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br />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br />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br />所以不从个体角度说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是动物的防御行为,而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可见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经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br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br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br />C.青蛙之间争夺食物加剧<br />D.人类的大量捕杀</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蛙类减少的原因:人类的大量捕杀,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因此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故A、B、D都是造成蛙类减少的主要原因,C不是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草食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 ( )<br />A.犬齿发达<br />B.消化道长<br />C.盲肠发达<br />D.臼齿发达</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犬齿发达,更有利于肉食性哺乳动物,因为犬齿的主要作用是撕裂食物,A符合题意;<br />B、由于他们不吃迅速腐败的食物,并且他们的食物可在消化管道内停留较长的时间,所以他们拥有较长的消化系统,他们的肠子是身体的十倍长,B不符合题意;<br />C、盲肠主要消化草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C不符合题意;<br />D、草食动物拥有二十四颗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这是不同于肉食动物上下的动作,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1958年,我国著名医学家余贺,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成为我国微生物学界的一段佳话.下列关于噬菌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体内<br />B.噬菌体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r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br />D.噬菌体是一种病毒</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体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A正确;</p><p>B、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B错误;</p><p>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C正确;</p><p>D、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D正确.</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金鱼的故乡在中国,我国自南宋开始家化喂养,现在全世界种类繁多的金鱼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金鱼的品种多样性体现了( )<br />A.物种多样性<br />B.遗传多样性<br />C.环境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同种个体间因为人们需要的不同,经历长时间的人工选择所产生的结果。如金鱼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是因其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致,故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而不是物种多样性。</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鹅最发达的肌肉是( )<br />A.胸肌<br />B.腹肌<br />C.两翼的肌肉<br />D.腿部的肌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天鹅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天鹅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可见A正确.</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狗、猫、虎、狮等动物的分类图解)回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a101b682/SYS201802240111108224723978_ST/SYS201802240111108224723978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r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br />C.猫与狮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br />D.虎与狮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br />A、猫与狗同目,猫与豹同科,目比科大,因此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较远,猫与豹的亲缘关系较近,故A不符合题意。<br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br />C、猫和狮属于同科但不同属,猫和狗属于同目,目比属小,所以猫与狮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故C符合题意。<br />D、虎与狮同属,虎与猫同科,属比科小,因此,虎与狮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故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r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r />B.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br />C.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br />D.对某些珍稀动物进行就地保护吋还要进行迁地保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迁地保护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是( )<br />A.青蛙<br />B.蜥蜴<br />C.昆虫<br />D.蝾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D青蛙、蝾螈属于两栖类,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AD不符合题意;</p><p>B、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p><p>C、昆虫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br />B.胸肌发达,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br />C.骨骼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br />D.完全靠气囊呼吸,保证了充足的氧气供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A正确;胸肌发达,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B正确;鸟类的骨有的中空,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但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正确;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能时行气体交换;D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br />A.草鱼<br />B.天鹅<br />C.熊猫<br />D.青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蛙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属于两栖动物,而草鱼不管幼体还是成体都用鳃呼吸,天鹅属于鸟类用肺呼吸,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0694520/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001.png" width="96" height="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0694520/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002.png" width="98"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0694520/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003.png" width="110"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0694520/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SYS201708151209436168128753_ST.004.png" width="110" height="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该图是蚯蚓,蚯蚓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br />B、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r />C、该图是昆虫的幼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br />D、该图是蜈蚣,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多足纲;<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软体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行植物分类时,小刚将玉米、向日葵、油松归为一类,将肾蕨、葫芦藓、水绵归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br />A.是否有根<br />B.是否有茎和叶<br />C.能否产生种子<br />D.能否形成果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肾蕨、葫芦藓、水绵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br />玉米、向日葵、油松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br />因小刚将玉米、向日葵、油松归为一类,将肾蕨、葫芦藓、水绵归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能否产生种子.<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依据与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br />A.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br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br />C.大山雀偷喝牛奶<br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刚出生的小袋鼠生下来就能爬往母袋鼠的育儿袋吃奶、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选项C大山雀偷饮牛奶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br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br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蘑菇属于多细胞的真菌,进行孢子生殖,A不正确,<br />B、蘑菇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不正确;<br />C、蘑菇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菌丝形成子实体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故C正确;<br />D、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D不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