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1:28

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下学期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第二中学某班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br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br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br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br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本题中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探究中,变量为光,所以除了光之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鼠妇的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本实验应提供阴暗潮湿和明亮潮湿两个不同的环境形成对照。<br />【考点精析】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br />A.该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r />B.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r />C.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br />D.生物圈里各种生物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A错误;</p><p>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动物的捕食行为,捕食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由体内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p><p>蝉、螳螂和黄雀都是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正确;</p><p>生物圈的某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D正确。</p><p>故选: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还要掌握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br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r />B.转换高倍镜后,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增多<br />C.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r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凸面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A正确;</p><p>换高倍镜后,看到的物体变大,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就越少, B错误;</p><p>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下降;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C错误;</p><p>对光过程中,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D错误。</p><p>故选: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培育出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康康”和“双双”的性状主要与哪只母牛相似(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09189985700_ST/SYS201802231506309189985700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母牛甲<br />B.母牛乙<br />C.兼有甲、乙的性状<br />D.都不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 :如图可知,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康康”和“双双”的模样是相同的,因为提供了细胞核的是甲牛,所以“康康”和“双双”的模样主要与母牛甲相似。</p><p>故选: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以及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解,了解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银杏与桃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br />A.银杏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无种皮包被<br />B.银杏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无果皮包被<br />C.银杏种子外面有种皮包被<br />D.银杏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银杏的最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而不是果皮,因此银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即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属于裸子植物。</p><p>故选: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白羊的后代有1只白羊和2只黑羊,对此推断正确的是(基因用R、r表示)( )<br />A.这一对白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RR、Rr<br />B.这一对白羊再生出黑羊的可能性是25%<br />C.黑色是显性性状<br />D.白色是隐性性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一对白羊的后代有1只白羊和2只黑羊,表明白色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用R、r表示,则白色的基因型是RR或Rr,黑色的基因型是rr。亲代白羊遗传给后代黑羊(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白羊的基因组成都是Rr。这一对白羊再生出黑羊的可能性是25%。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21716957221_DA/SYS201802231506321716957221_DA.001.png" width="30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故选: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上海世博园里,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力克杆(一种密封的玻璃管)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力克杆照亮“种子殿堂”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br />A.氧气、水分<br />B.温度、光照<br />C.氧气、光照<br />D.温度、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 :因为透明的亚克力杆内没有充足的空气和水,空气和水是种子萌发的必要的外部条件,A符合题意;</p><p>因为亚克力杆是透明的,所以有光照,就有温度,种子本身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有可能萌发,B不符合题意;</p><p>有充足的空气,和光照,有生命力的种子,种子能萌发,这不是必要条件,C不符合题意;</p><p>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呼吸作用逐渐增强,温度、水不能控制种子萌发,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 )<br />A.温度降低, 可以减少病虫害<br />B.温度降低, 呼吸作用减弱, 有机物消耗少<br />C.温度降低, 光合作用增强, 有机物积累多<br />D.温度降低, 蒸腾作用减弱, 水分散失的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夜间,降低温度,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p><p>故选: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下列对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更合理地营养<br />B.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女孩来月经、男孩出现遗精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br />C.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萌动,要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谈、交往,心态要阳光<br />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突增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不会增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吸烟和吸毒对人体危害极大,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A正确;</p><p>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B正确;</p><p>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但要努力学习,注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C正确;</p><p>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错误。</p><p>故选:D</p><p>【考点精析】利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列举疾病与患病原因不对应的是( )<br />A.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r />B.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br />C.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或食物中缺碘<br />D.佝偻病-儿童时期体内缺钙</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 :侏儒症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A错误;</p><p>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B正确;</p><p>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C正确;</p><p>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D正确。</p><p>故选: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和维生素的作用,掌握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左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先后顺序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34739107228_ST/SYS201802231506334739107228_ST.001.jpeg" width="195"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Ⅰ→Ⅲ→Ⅱ→Ⅳ<br />B.Ⅳ→Ⅱ→Ⅲ→Ⅰ<br />C.Ⅰ→Ⅲ→Ⅳ→Ⅱ<br />D.Ⅳ→Ⅱ→Ⅰ→Ⅲ</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 :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为:Ⅰ左心房;Ⅲ左心室;Ⅱ右心室;Ⅳ右心房。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此题中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p><p>故选: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心脏的相关知识,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食品卫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不能食用&#xa0;&#xa0;&#xa0;<br />B.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会损坏人体的呼吸系统<br />C.吸食毒品会损坏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还会让人染上毒瘾<br />D.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并导致神经衰弱,所以一滴酒都不能喝</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 :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不足,三聚氰胺只是造成了蛋白质含量高的一种假象,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因此,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不能食用,A不符合题意;</p><p>香烟的烟雾中含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首先损伤人的呼吸系统,B不符合题意;</p><p>吸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同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还会让人染上毒瘾,C不符合题意;</p><p>过量饮酒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并导致神经衰弱。但少了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御寒壮骨,因此,可以少量饮酒,D符合题意。</p><p>故选: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了解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培养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br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r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C.遗传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培养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C正确。</p><p>故选: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一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分析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48201451751_ST/SYS201802231506348201451751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生产者是&#xa0;&#xa0;&#xa0; ,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xa0;&#xa0;&#xa0;成分。<br />(2)该食物网中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共有&#xa0;&#xa0;&#xa0;个环节。<br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xa0;&#xa0;&#xa0; , 数量最少的生物应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生物<br />(2)5,4<br />(3)草,鹰<br />【解析】(1)图示中的“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p><p>(2)图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p><p>生产者植物是第一个营养级,直接吃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动物是第二个营养级,吃初级消费者的动物是第三个营养级,….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它包括了4个营养级。</p><p>(3)生产者(草)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成分决定消费者数量多少,数量最多,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数量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草,最少的生物是鹰。</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对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如图一为其生儿生女图解,图二为其儿子体细胞中控制卷舌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51168307464_ST/SYS201802231506351168307464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B和C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a0;&#xa0;&#xa0; , 1中的性染色体是&#xa0;&#xa0;&#xa0; .<br />(2)A,B,C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是&#xa0;&#xa0;&#xa0; .<br />(3)1和2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xa0;&#xa0;&#xa0;中,最终附着在其内膜上,这是怀孕的开始.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为胎儿,胎儿通过&#xa0;&#xa0;&#xa0;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该结构经母体排出.<br />(4)图二中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xa0;&#xa0;&#xa0; . 人类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该夫妇的儿子表现为能卷舌,据此可堆断不能卷舌为&#xa0;&#xa0;&#xa0;(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已知父亲为不能卷舌,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Y、X,XY<br />(2)23条<br />(3)子宫,胎盘<br />(4)DNA,隐性,DD或Dd<br />【解析】解 :(1)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p><p>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51168307464_DA/SYS201802231506351168307464_DA.001.png" width="379"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B和C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Y、X,1中的性染色体是XY。</p><p>(2)A、B、C均是生殖细胞,根据(1)的解答过程可以判断A、B、C中的染色体数目均是体细胞的一半,即为23条。</p><p>(3)1 和2是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其在子宫内膜上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该结构经母体排出。</p><p>(4)图二中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p><p>人类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该夫妇的儿子表现为能卷舌,基因是Dd,据此可堆断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则卷舌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不卷的舌基因组成是dd。因此父亲为不能卷舌,其基因一定是dd,母亲遗传给卷舌孩子的基因一定是D,父亲遗传给卷舌孩子的基因一定是d,所以卷舌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由此推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和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感受生命律动,聆听花开声音”实验中学开设了作物种植校本课程.同学们在校园“开心农场”种植了辣椒,并对栽培和生长过程做了观察记录。<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57218595967_ST/SYS201802231506357218595967_ST.001.png" width="34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春末,选取一平整地块,施足肥料,适量浇水,疏松土壤,然后种上辣椒种子.疏松土壤这个措施保证了种子萌发所需的&#xa0;&#xa0;&#xa0;。<br />(2)一周过后,幼苗陆续破土而出,你知道吗?首先是辣椒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xa0;&#xa0;&#xa0;。<br />(3)随着辣椒植株的茁壮成长,“开心农场”成了我们的探究乐园.一个晴朗的早上,我们用透明塑料袋套住辣椒的整棵植株,并扎紧袋口,中午时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xa0;&#xa0;&#xa0;作用;傍晚,我们将带火星的细木条伸进了塑料袋,袋内的气体使木条瞬间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xa0;&#xa0;&#xa0;作用;随后,我们再次给植株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将点燃的细木条伸进袋内,细木条熄灭了,原因是&#xa0;&#xa0;&#xa0;。<br />(4)一个月后,辣椒进入开花期,粉白的小花伫立在枝丫间,煞是可爱!我们对花进行解剖(图1),推测[&#xa0;&#xa0;&#xa0;]&#xa0;&#xa0;&#xa0;与种子形成有直接关系。<br />(5)辣椒终于长大啦!红的、黄的小灯笼般挂满枝条.剖开其中一个,发现基部凸起部位密密麻麻挤满了150粒种子(图2),这至少需要&#xa0;&#xa0;&#xa0;个精子参与受精。</p></div></div>
<div><p>【答案】<br />(1)充足的空气<br />(2)茎和叶<br />(3)蒸腾,光合,夜晚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br />(4)3,胚珠<br />(5)300<br />【解析】(1)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所以松土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这个外界条件。</p><p>(2)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p><p>(3)将植株用塑料袋罩住后,塑料袋壁上出现的水珠,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傍晚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塑料袋内能够复燃,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夜晚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天亮后,将点燃的木条伸到塑料袋内,木条会熄灭。</p><p>(4)传粉和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3胚珠发育成种子。</p><p>(5)在受精过程中,每一个萌发的花粉管中都带有两个精子,到达胚珠后,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完成双受精过程。受精后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150粒种子,至少需要300个精子参与受精。</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还要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蓝蓝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图为蓝蓝所用的显微镜及所绘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分析:<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60701423272_ST/SYS201802231506360701423272_ST.001.png" width="296"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的名称。①&#xa0;&#xa0;&#xa0;;④&#xa0;&#xa0;&#xa0;。<br />(2)制作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xa0;&#xa0;&#xa0; , 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xa0;&#xa0;&#xa0;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br />(3)甲图中,选择标有&#xa0;&#xa0;&#xa0;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br />(4)乙图中,蓝蓝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xa0;&#xa0;&#xa0; , 少画了&#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粗准焦螺旋,反光镜<br />(2)盖玻片,碘液<br />(3)40X<br />(4)叶绿体,细胞壁<br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载物台,④是反光镜,,⑤是液泡、⑥是细胞核。</p><p>(2)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再缓缓放平,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为更好地观察细胞,一般用碘液进行染色。</p><p>(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就越大,但看到的数量少,目镜倍数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大倍数的物镜,即40×物镜。</p><p>(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处在细胞的最外面,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图中没有画出。</p><p>【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63083630318_ST/SYS201802231506363083630318_ST.001.png" width="565"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你回答:<br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该注射的是&#xa0;&#xa0;&#xa0;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xa0;&#xa0;&#xa0;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选取的小白鼠的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xa0;&#xa0;&#xa0;。<br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br />A.放弃该实验<br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br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r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br />(3)根据下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63083630318_ST/SYS201802231506363083630318_ST.002.png" width="202"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xa0;&#xa0;&#xa0;(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br />②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5%葡萄糖,铅(或醋酸铅),控制单一变量<br />(2)B<br />(3)能,越低<br />【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铅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实验变量是铅,所以甲组应注射5%葡萄糖溶液,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所以实验前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或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没有影响。选取的小白鼠的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p><p>(3)①比较曲线坐标图可知:由甲和乙曲线可知,甲小白鼠体内无铅血红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乙小白鼠体内含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说明铅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68097438927_ST/SYS201802231506368097438927_ST.001.png" width="456"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蛋白质、脂肪和&#xa0;&#xa0;&#xa0;。<br />(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xa0;&#xa0;&#xa0; , 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xa0;&#xa0;&#xa0;。在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xa0;&#xa0;&#xa0; , 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xa0;&#xa0;&#xa0; , 脂肪最终消化成 甘油和&#xa0;&#xa0;&#xa0;才能被吸收。</p></div></div>
<div><p>【答案】<br />(1)糖类<br />(2)肝脏,小肠,胃,Z,脂肪酸<br />【解析】(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p><p>(2)能够分泌胆汁的是肝脏,能分泌胆汁;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p><p>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淀粉在口腔和小肠内被消化。咽、食道、大肠和肛门没有消化功能。由图示可以看出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Z,脂肪最终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882c2c30/SYS201802231506370420216156_ST/SYS201802231506370420216156_ST.001.jpeg" width="43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本探究方案中,提出的问题是&#xa0;&#xa0;&#xa0;?上述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xa0;&#xa0;&#xa0;。<br />(2)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xa0;&#xa0;&#xa0;。<br />(3)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xa0;&#xa0;&#xa0;值。<br />(4)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xa0;&#xa0;&#xa0;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p></div></div>
<div><p>【答案】<br />(1)“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吗,乙鼠<br />(2)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br />(3)平均<br />(4)胰岛素<br />【解析】(1)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科技小组设计了上述方案,实验变量是“优糖米”,因此,本探究方案中,提出的问题是:“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吗?饲喂“优糖米”的家鼠是实验组,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乙鼠。</p><p>(2)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优糖米”有降低血糖的功能.</p><p>(3)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平均值。</p><p>(4)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激素调节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br />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传播.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中国人。<br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xa0;&#xa0;&#xa0;。<br />(2)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引起人体出现&#xa0;&#xa0;&#xa0;症。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xa0;&#xa0;&#xa0;。疟疾这种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xa0;&#xa0;&#xa0;的特点。<br />(3)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消除按蚊的孽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控制传染源<br />(2)贫血,病原体,流行性<br />(3)切断传播途径<br />【解析】(1)疟疾患者属于传染源,因此“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控制传染源.</p><p>(2)“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引起人体出现贫血症。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疟疾这种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p><p>(3)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消除按蚊的孽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南通市八级下学期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